順德一位共產(chǎn)黨員一年多連續(xù)助養(yǎng)了3名懷集孤兒、5名青海玉樹的藏族孤兒……
每天早上6時,順德倫教雞洲總有一個大人帶著8個孩子打太極,這已經(jīng)成為當?shù)氐囊坏里L景。
這是雞洲一個特殊的家庭。說其特殊,不是因為小孩多,而是這8個孩子來自天南地北,有漢族、也有藏族,而且都是孤兒。
這些孩子是怎么來到順德的?這個“家庭”有著怎樣的故事?上周六,記者探訪了這個特殊的家庭。
“這是共產(chǎn)黨員應該做的”
這個特殊家庭的“一家之主”是順德中專技工學校的一名普通教師。
鐘老師不愿意透露名字。為了給孩子們一個好的生活環(huán)境,鐘老師特地租了一棟單家獨戶,用于孩子們的生活與教育。鐘老師的穿著與眾不同,身上穿的T恤上,正面寫著“和諧社會、禮義之邦”,背后則寫有“和諧社會、從我做起”。
孩子們也有相似的T恤,衣服正面是“父母呼、應勿緩”,背后寫有“知恩報恩”四個字?!皶r時刻刻將這些貫穿在對小孩的教育當中?!辩娎蠋熣f,不是讓他們報自己的恩,而是讓他們感謝這個社會。
走進屋內可以看到,一樓是孩子們的食堂。二樓是生活與教育區(qū),大廳內擺了四張大桌子,他們平時上課就在這里。“叔叔好?!眮淼蕉菚r,孩子們正在整理內務,見到有客來訪,都大方地過來問候。對于鐘老師,孩子們也習慣地叫:“大鐘老師好。”
仔細打量這間課室兼生活區(qū),可以看到,墻上貼著這個特殊家庭的公約《悌家》,里面寫到:用人物需明求,借人物及時還;兄道友、弟道恭,互相幫助、互相愛護……鐘老師將自己對孩子們的期望都寫在這份公約中。
二樓兩旁的兩間小屋是孩子們的宿舍,每間住4個人。為了讓孩子們的生活充滿朝氣,他給所有孩子安排的雖是雙層架子床,但每張床基本上都是1米8左右的大床,蚊帳則是溫暖的紅色。
鐘老師說,“做這些事情是長期的不是一次性的。每一個正直善良的人都會去做的。自己是共產(chǎn)黨員,這是一個共產(chǎn)黨員應該做的事情。”
鐘老師的家庭也非常支持他的善舉,妻子經(jīng)常給孩子們做飯。即將讀初中的孩子也經(jīng)常來這里幫忙,用行動表示對父親的支持。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