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的片尾
風靡全國卻沒得過獎
1987年,《黑貓警長》拍到第五集,原著的內容都拍完了,新的內容戴鐵郎不是沒有想過,但因為做這個動畫積累了諸多“不開心”,所以沒有下一稿的劇本出來。按照那則知乎熱帖和印希庸的說法,戴鐵郎在美影廠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甚至長期坐冷板凳。
據印希庸透露,戴鐵郎當年灰心的原因之一就是《黑貓警長》空有社會反響,但沒什么獎項,也很少走出國門。
美影廠當年是中國電影的“創(chuàng)匯大戶”,因為動畫片的政治因素比較淡,所以成為出口最多的片種,但風靡全國的《黑貓警長》幾乎沒怎么被出口。印希庸說:“這個片子那么走紅,老百姓那么認可,可是從來沒有得過什么獎,廠里壓根就沒有上報。那個年代不是今天看市場的年代,獎項在老一輩藝術家心目中還是有分量的??墒钱敃r廠里根本就沒把這部片子往上報。戴老另一部獲得意大利國際兒童和青年電影節(jié)總統銀質獎章的動畫片《我的朋友小海豚》,也是陰差陽錯之下誤寄而得到的。”
無法得到應得的榮譽令戴鐵郎灰心,因此在制作《黑貓警長》第五集的時候,他曾企圖下“殺手”,讓黑貓警長把反派“一只耳”打死,讓故事徹底完結,還是印希庸攔住了戴老,讓他“留個懸念”。
至于令觀眾們念念不忘的“請看下集”,印希庸說只是慣性地使用了之前幾集的片尾。“以前所有的動畫片片尾都是一個形式,就是一個大大的‘完’字。我們想玩出點新意,不要用‘完’。結果這個片尾給大家的印象很深。”
對于評獎的事情,《雪孩子》的動畫設計、1980年代后期任美影廠廠長的常光希,透露了當時廠里送選出口和評獎影片的一些考慮,“從出口來說,它(《黑貓警長》)和大多數美影廠出品的作品不同,并不是一個特別具有民族傳統風格的東西,科普性比較強,但藝術性并不是陽春白雪的那一類。而且它作為一個系列片,更新潮,但在評獎方面并不是太符合那個年代單集影片評獎的一些規(guī)范。”
常光希說,廠里出于一些客觀情況的衡量,而且那個時候還是集體主義至上,可能忽略了戴老本人的一些感受。
責任編輯:楊林宇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蘋果發(fā)行債券融資 坐擁2000億美元現金融資70億2019-09-06
- 中國天眼首次探測到“宇宙深處的神秘射電信號”2019-09-06
- 人臉識別打擊黑車等30項措施實施 北京南站整治見成效2019-09-06
- 最新動畫資訊 頻道推薦
-
96.4%受訪者對國產動畫電影未來充滿信心2019-09-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