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孩子當提款機,讓人頓生無奈
今年暑假,趙先生給女兒報了一個赴美的游學項目,費用3萬多元。結(jié)果,女兒從大洋彼岸剛回到家沒幾天,發(fā)現(xiàn)學校又在組織新加坡游學。女兒興奮地“通知”父母,“太好了,又可以去新加坡了,剛好接上?!?/P>
“家里不是出不起這筆錢,但女兒的態(tài)度讓我覺得不是個滋味。”趙先生說,她都不問一下新加坡游學要花多少錢,父母愿不愿意讓她去。
孩子把父母當提款機,甚至把長輩當提款機,這是一些家長的體會。
李小姐最近剛接待了來杭州畢業(yè)旅行的侄子,除了他,還有四個與李小姐非親非故的女同學。從回程火車票,到酒店住宿,再到去古鎮(zhèn)的交通,李小姐跑了幾趟,一一打點好。
“我家的侄子我招待,這是理所當然的??赏瑢W們算我哪門子親戚,這群孩子壓根沒提費用的事?!崩钚〗阍僖淮蚵?,他們?nèi)巳藦母改高@里討來信用卡,提款花光,該享受地一樣沒落下?!拔页鲥X又出力,連聲謝謝都沒撈著。”
老師建議
獎勵不是萬能的
要讓孩子了解家庭收支狀況
杭高的許濤老師當了多年的班主任,他分析,現(xiàn)在有些家長在對孩子的消費理念上存在誤區(qū)。
“有些家長認可孩子要‘富養(yǎng)’,生活條件好了就不愿孩子吃苦。但‘富’不是指充裕的物質(zhì)生活,而是孩子情調(diào)的提升、氣質(zhì)的熏陶?!?/P>
他認為,如果是對孩子成長、精神的提升有幫助的,家長可以滿足?!氨热缥医佑|過一個家長,他的孩子很希望以后去海外讀大學,想去名校走走,如果家庭負擔得起,他就很愿意出這筆費用”。但如果單純是物質(zhì)上的盲目攀比,家長就需要考慮一下,好好引導孩子。
啟正中學的莊榮生老師認為,孩子讀初中了,父母就應該讓他對家庭收支狀況有所了解了,這能幫助他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比如,買個手機,要花掉父母多大比例的工資。孩子對這些有概念了,在向父母要東西時就會更仔細地考慮。
“孩子用錢沒概念,花錢大方,還是和家長的態(tài)度很有關(guān)系。有些家長很容易滿足孩子,在可買可不買的情況下,往往選擇遷就孩子。而且很多家長帶孩子去買東西,刷個卡就行了,孩子很難有較深印象的體會?!?/P>
莊榮生舉了個例子,比如有道考小學生的常識題,一支鉛筆售價0.2(),在后面填元、角、分的都有。另外。很多人習慣在逢年過節(jié)送親戚家的孩子貴重禮物,一定程度上讓孩子覺得物質(zhì)來得容易。
大關(guān)中學蔡鳳毛老師分析說,家長使用“獎勵”方式愈來愈普遍也是一個問題:“獎勵措施在一定時間段會對孩子有鼓勵和刺激作用,但動不動以物質(zhì)刺激,會讓孩子的興奮勁越來越少,帶來正面的效應也會越來越弱?!?/P>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