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獎
我的“老家”—— 福建省圖書館
高蘇寧
在那可愛的家鄉(xiāng),有我親切的老家,我的老家在上世紀70年代(1971年)就住在三坊七巷的安民巷一號。因為我從小到大在那里生活,所以感到很親切。
我家距東街口只有幾步之遙,省圖書館就位于東街28號,我兒時經(jīng)常跑到那里看書。因此,它也是我的家,它讓我在知識海洋里翱翔,同樣有著非常溫馨的“家”之感。
上世紀70年代(1972年)我在兒時喜愛在“省圖”閱讀“小人書”(連環(huán)畫),從中增加不少知識和樂趣。青少年時,主要愛閱讀小說、報刊、畫冊等,使我的閱讀能力很升華,尤其看小說,有時一直看到閉館鈴聲響起,這時才戀戀不舍放下書。
曾記得粉碎“四人幫”后,1977年又重新恢復高考制度,那時青年們噴發(fā)出求知熱情,想找一個好的出路。為國家建設出力,誓把過去遺忘的知識重新補回來,他們在省圖如饑似渴地找資料,復習文化課程,省圖一時火了起來,座位顯得非常緊張,遲來幾分鐘就沒有座位,只能站在走廊或空地里,閱讀和查找各種資料。那時“省圖”造就多少高考尖子,高考狀元。成就了多少國家棟梁,成就不少人后來專家、學者。
曾記得作為79屆考生的我,在這里所度過的復習功課的時光,我偶爾也開小差,在幻夢中的自己已成為大學生,成為當代的“文學家”。
曾記得當時由于館內(nèi)面積限制,省圖不得不作出無奈之舉,不準讀者夾帶非館內(nèi)的書進閱覽室,我就是靈機一動,我先向閱覽室借閱一、二本小說之類書籍,然后等工作人員不注意,悄悄地把復習資料拿出復習。
曾記得我的高考名落孫山,我失落、痛苦、傍徨,我無意中在這里找到勵志書籍,從中懂得了“失敗是成功之母”的真諦,人的一生都會遭受或大或小的挫折,只有迎著暴風雨,陽光總在風雨后。
曾記得我參加工作后,為了盡快適應新的環(huán)境,盡快掌握一技之能,我努力翻閱省圖專業(yè)書籍,為了我今后的技能提高和進步打下良好基礎(chǔ)。
“彈指一揮間”,輪轉(zhuǎn)到21世紀(2007年),我也從鼓樓區(qū)安民巷一號搬遷于臺江區(qū)長汀路。我由于創(chuàng)作緣故,我又回到省圖查尋資料,這時省圖早已搬遷湖東路,它的面積比原來增加好幾倍,借閱人數(shù)逐年翻番,并且室內(nèi)安裝空調(diào)、電風扇等,夏日必備電器。還開辟自修室,讓那些不想借書的讀者,也有“家”的感覺。如今,不僅開辟電子閱覽室、音像閱覽室等,還有了像模像樣的食堂,為廣大讀者服務,并且開放時間也延長許多,還建立自助借閱機,免費辦理借閱證等。這可謂“千里來尋書館,舊貌變新顏”,省圖變化太大了!
在這里每周還根據(jù)讀者需求,邀請名人名家來講課,我們可以面對面向?qū)<易稍?、請教、答疑解惑。這時,我又覺得有回“老家”的感覺。家永遠是避風、躲雨、休閑、生活的港灣,老家的流金歲月,給我?guī)砹嗣篮玫幕貞洝?/P>
老家陪伴著我從童年、少年、青年,一直到如今中年,我依然愛著這個家,說老家親切就親切在這里。這是一種情詰,更是一串思念。
在這省圖一百周歲生日之際,祝愿您越辦越好,成為全國著名的省圖,成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重要窗口,讓我們的齊心協(xié)力,努力吧!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