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芝展示蜀繡作品及材料
“芙蓉城三月雨紛紛,四月繡花針。”2015年央視春晚,一曲《蜀繡》讓全國觀眾了解到四川成都這門非遺技藝的獨特魅力。在近日公布的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名單中,蜀繡傳承人孟德芝位列其中。
40年來,孟德芝創(chuàng)作了大量精美的單面繡、雙面繡、異形繡和巨幅蜀繡作品,不斷地積累和堅持讓她逐漸從一名下崗工人成長為蜀繡大家。
1980年,孟德芝作為團隊中最年輕的一員,參與繡制大型雙面繡《芙蓉鯉魚》,作品現陳列于北京人民大會堂四川廳。2012年,她又帶領34名技藝嫻熟的繡工,耗時109天,繡制了長7.5米、高3.4米的《秋色高原》。該作品與蘇繡《江南春早》、粵繡《夏日海風》、湘繡《北國冬雪》一起作為“四大名繡”的新代表作品走進了人民大會堂。
2005年,成都蜀繡廠改制,全廠職工買斷工齡下崗,各奔東西,很多繡工另謀職業(yè),蜀繡行業(yè)進入發(fā)展的低谷。為了生活,孟德芝租了一個8平方米的小門面,招收愿意學習蜀繡的學生。同時,為了展示繡藝,她經常騎著自行車奔走在蓉城的大街小巷;為了按時完成第一批訂單,她和學生們連續(xù)一個月每天工作到半夜;為了宣傳蜀繡,她隨民間藝人到山區(qū)表演刺繡,扛著繡花繃子走十幾里的山路……
隨著非遺保護工作的深入開展,2006年蜀繡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遺名錄。孟德芝懷著對蜀繡的熱愛,帶著政府支持下崗工人創(chuàng)業(yè)的7萬元,建立了成都夢苑蜀繡工藝品有限責任公司。經過幾年的艱苦奮斗,一幅幅精美的蜀繡從兩間簡陋的出租屋流通到市場上,公司也由最初的5人發(fā)展到現在的百余人,年產值由幾萬元上升到400多萬元。
眼見公司的經營狀況蒸蒸日上,孟德芝也開始思考蜀繡的傳承發(fā)展。近年來,孟德芝先后招收了數百名學生,并在成都文殊坊、黃忠社區(qū)、郫縣團結鎮(zhèn)和綿竹等地建起了傳承基地。
在孟德芝成功經驗的啟示下,成都市有關部門推廣“靈活就業(yè)”和“婦女居家就業(yè)”項目,支持和帶動了成都地區(qū)上千名農村婦女、下崗婦女和殘疾人學習蜀繡,使蜀繡的發(fā)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除了人才培養(yǎng),孟德芝在蜀繡技藝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道路上從未止步。其2011年創(chuàng)作的《荷花鯉魚》就采用了蜀繡中最為精絕的雙面異色異形繡,最大程度地體現出蜀繡的工藝價值。據介紹,《荷花鯉魚》的荷花、荷葉采用的是雙面繡針法,3條正反變色的鯉魚采用雙面異色繡針法。該繡品除采用蜀繡傳統的運針、切針、蓋針、鋪針、沙針外,還采用了蜀繡高難度的別針針法。
如此復雜多變的傳統手工藝在如今快節(jié)奏的工業(yè)化時代,如何才能傳承下去?孟德芝表示,不管自己是否享有傳承人的榮耀,40年的刺繡生涯已經讓傳承與創(chuàng)新蜀繡技藝融入自己的血液中。除了繼續(xù)創(chuàng)新研發(fā)高精尖的蜀繡工藝品以外,孟德芝已經著手與高校合作,希望通過吸納新鮮創(chuàng)意,幫助創(chuàng)業(yè)者孵化項目,創(chuàng)作出更接地氣的蜀繡作品。(駐四川記者付遠書)
責任編輯:趙睿
- 漳州非遺進校園展演在平和崎嶺彭溪小學舉行2018-06-14
- 當非遺面臨絕跡:“活態(tài)”傳承難在哪兒?2018-06-14
- 江西非遺展現美好生活2018-06-14
- 58項非遺代表性項目匯聚大運河文化帶非遺大展2018-06-14
- 國家級“非遺”婺劇首次亮相新疆2018-06-12
-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福建系列活動啟動2018-06-10
- 蝦油味“非遺”秀 中小學生成主角2018-06-10
- 2018年“魅力晉安 多彩非遺”活動成功舉辦2018-06-10
- 中國當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保護非遺政府間委員會委員國2018-06-07
- 四川民間民俗精品節(jié)目展演 非遺傳承生如夏花2018-06-06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漳州非遺進校園展演在平和崎嶺彭溪小學舉行2018-06-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