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吉林省成立了全國首家二人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傳習所匯集了東北三省的二人轉藝術名家,將以深入挖掘和培養(yǎng)二人轉人才為己任,確保二人轉事業(yè)后繼有人。
二人轉是扎根于黑土地的民間藝術,距今已有300年的歷史。多年來,吉林省在傳承、保護二人轉的工作上做出了諸多努力。2006年,吉林省的東北二人轉被首批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2年來,二人轉在吉林省傳承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道路上,始終保持著前進的勢頭。隨著吉林省二人轉博物館的建立和兩年一屆二人轉·小品匯演的舉辦,二人轉這支綻放在關東黑土地上的民間藝術之花更加燦爛奪目。無論是全國巡回演出,還是多次進京匯報展演,吉林省二人轉所到之處都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和各界人士的好評。為了讓二人轉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fā)展,吉林省二人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應運而生。
3月26日下午,吉林省二人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在省戲曲劇院吉劇團正式掛牌成立。省戲曲劇院吉劇團團長羅成金受聘為吉林省二人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所長,王忠堂、董孝芳、韓子平三位國家級二人轉傳承人受聘擔任榮譽所長,還有十余位來自東北三省的二人轉名師受聘擔任傳習所的顧問和講師。
作為榮譽所長,今年已經70歲的韓子平感到肩上的擔子很重,他說:“二人轉傳習應該站在徹底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不斷出新,不斷跟著時代的腳步前進,跟著人民欣賞口味的改變而不斷修正自己的舞臺表演。”同時他也表示自己要盡最大能力承擔起傳承二人轉藝術的責任擔當,“只要我身體行,招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能勝。”韓子平的老搭檔董瑋受聘為吉林省二人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的顧問,對于二人轉,董瑋內心也充滿感情。她說:“真正的二人轉以唱為主,用美的語言和音樂唱出一個故事,里面形形色色的人物用二人轉特有的表演藝術風格演繹出來。”她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把真正的二人轉世世代代傳下去,“真正的藝術要傳承下去,這個責任我們要擔起來,一定要把真正的二人轉藝術傳下去。”董瑋說。
吉林省二人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的成立也令年輕一代的二人轉學員頗感興奮。正在吉林藝術學院吉劇系學習的王冬晴說:“今后能得到這么多名師的言傳身教,我覺得自己一定能在二人轉藝術之路上有更長遠的發(fā)展。”
據(jù)羅成金介紹,此前省吉劇團在民間發(fā)現(xiàn)一些好苗子,挑選到團里培訓后,再送到吉林藝術學院經過四年的本科培養(yǎng),已經有很多人相繼在二人轉舞臺上“綻放”了。此次成立傳習所,標志著吉林省二人轉培養(yǎng)人才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傳習所成立后,將深入挖掘吉林省民間及有潛質的二人轉人才,對20—35歲的青年演員進行重點培養(yǎng)。同時,我們要充分挖掘老一代二人轉表演藝術家們身上的寶貴財富,讓他們發(fā)揮余熱,把經典的東西傳承下來。”羅成金說。(記者李卓林)
責任編輯:趙睿
- 一個非遺傳承保護項目的啟示2018-03-28
- 襄陽市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達到7人2018-03-28
- 專家巴莫曲布嫫:青年賦權與參與式發(fā)展 促進可持續(xù)非遺保護2018-03-27
- 周憶軍:VR技術“撞上”文化傳承 過程比結果更有趣2018-03-21
- VR遇上“老藝人” 碰撞傳承新火花2018-03-21
- 代表帶著“非遺”上兩會:非遺傳承要“動起來”而非“凍起來”2018-03-20
- 湖北文藝工作者春節(jié)期間應邀赴多國演出 荊楚文化大放異彩2018-03-20
- 廣州動漫學子跨界玩非遺為傳統(tǒng)工藝注入新鮮血液2018-03-15
- 品味非遺 珠海斗門民間藝術大巡游“開戲”2018-03-14
- 喜訊!第四批省級非遺傳承人名單公示!鯉城區(qū)3人入選!2018-03-13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吉林省成立全國首家二人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2018-03-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