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晚,侗族大歌音樂詩劇《行歌坐月》在國家大劇院首次上演,演出現(xiàn)場座無虛席。楊承鴻 攝
當代先鋒網訊(記者 姚遠)1月8日晚,侗族大歌音樂詩劇《行歌坐月》在國家大劇院首次上演。這是繼苗族歌舞劇《仰歐?!分?,由中央民族樂團與貴州省黔東南州聯(lián)合推出的又一項民族文化精品,也是首個登上國家大劇院的侗族大歌題材劇目。
《行歌坐月》改編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侗族民間文學作品《珠郎娘美》,講述侗族“歌仙”娘美與侗族小伙珠郎凄美的愛情故事。在劇中,侗族大歌首次與民族管弦樂結合,融入侗族舞蹈、服飾、樂器、民俗等元素,為1700余名觀眾呈上了一出視聽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演出,除了有中央民族樂團、中央民族樂團合唱團、黔東南州歌舞團、從江縣民族藝術團等選派的精兵強將,還有一支特殊的隊伍:從江縣小黃村村民組建的侗族大歌隊。
1月8日晚,侗族大歌音樂詩劇《行歌坐月》在國家大劇院首次上演。圖為展現(xiàn)生活場景。楊承鴻 攝
60人的歌隊,年齡最大的超過80歲,最小的不到10歲,有的父女齊上陣,有的姐妹共亮相,還有的是三代同堂演出。他們共演唱了《夏蟬之歌》等三首侗族大歌,以及《侗族勞動歌》、《娘美傳歌》等近十首傳統(tǒng)曲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的“天籟之音”,引得觀眾掌聲不斷。
除此之外,牛腿琴、侗琵琶等民族樂器也成為演出的一大亮點。特別是牛腿琴與交響樂隊的合奏,曲聲悠揚,音色明亮,讓觀眾贊譽有加。
“牛腿琴的領奏太棒了!”北京市民宋先生與老伴都是中央民族樂團的忠實粉絲,這是他們第一次欣賞侗族大歌音樂詩劇,也是第一次見到牛腿琴。“牛腿琴可以采用獨奏的形式,應該讓更多人聽到這么美妙的音樂。”
1月8日晚,侗族大歌音樂詩劇《行歌坐月》在國家大劇院首次上演。圖為男女主角。楊承鴻 攝
“推出《行歌坐月》,為的是展現(xiàn)侗族兒女的真、善、美,展現(xiàn)侗族文化的多姿多彩。”黔東南州歌舞團藝術總監(jiān)蔣步先,不僅是《行歌坐月》的編劇,也是牛腿琴演奏的表演者。他表示,希望通過音樂詩劇的形式、通過國家大劇院的平臺,讓侗族文化走出去,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侗族文化的魅力。
事實上,《行歌坐月》“走出去”的成效已經開始顯現(xiàn)。演出當晚,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座無虛席,演出前幾天,1725張票已經被搶購一空。并且,來觀看演出的觀眾,有很大一部分是年輕人。北京市民趙小姐說,她通過網絡早早預訂了門票,看完演出覺得非常值得。“不僅看到了珠郎與娘美的愛情,還看到了侗族文化的豐富多彩,受到了民族藝術的熏陶。特別是劇中展現(xiàn)的紡織、種地、對歌等侗族同胞生活的細節(jié),讓我印象深刻。”
來自墨西哥的留學生約瑟芬,是第一次接觸這個“神秘的民族”。侗族大歌讓她沉浸其中,連連稱贊,“好聽、好看,我也希望到貴州去看一看”。
這樣的演出效果,對于中央民族樂團團長席強來說,并不意外。他表示,中央民族樂團與黔東南州歌舞團攜手合作,已經有了較為豐富的經驗。《仰歐?!泛汀缎懈枳隆返某晒ι涎?,說明貴州的民族文化有很大的市場。“我們和黔東南州還要進一步合作,通過改編加工,創(chuàng)作出一臺非遺特色的民族器樂音樂會。”
下一步,《行歌坐月》將在全國巡回演出,2016年還將到其他國家和地區(qū)表演。“最終,《行歌坐月》將打造成為文化旅游精品項目,落戶從江縣長期演出,實現(xiàn)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黔東南州歌舞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常海介紹。
責任編輯:趙睿
- 萬人齊聲合唱侗族大歌 創(chuàng)吉尼斯紀錄之最2017-12-19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世界遺產武當山,冰雪奇緣正在上演!2018-01-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