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專題地圖>專題要聞
分享

中國青年網(wǎng)仙桃9月28日電(見習記者 張潼) 仙桃市,這座舊稱為沔陽的“漢江明珠”,以傳統(tǒng)美食“沔陽三蒸”而聞名荊楚大地。沔在古代就是漢江的代稱。漢江穿仙桃而過澤被兩岸,與當?shù)刎S沛的雨水和溫和的氣候共同孕育出江漢平原這片“魚米之鄉(xiāng)”。

味蕾上的“沔陽三蒸”

沔陽三蒸博物館是湖北第一家飲食文化博物館。中國青年網(wǎng)見習記者 張潼 攝

一方水土一方人,這片被上天眷顧的土地所產(chǎn)的秈米,不僅養(yǎng)活了沿岸的人民,更成為“沔陽三蒸”的點睛之筆。所謂的“蒸”即為“粉蒸”,粉則是用當?shù)爻霎a(chǎn)的秈米精磨而成的米粉。這種秈米磨成的粉疏松適度,不黏不散,用其包裹食材,既能吸收食材的多余水分,又能保持綿糯口感。

“一年雨水魚當糧,螺蝦蚌蛤填肚腸”是江漢平原人民飲食的完美寫照,豐富的物產(chǎn)意味著豐富的食材。沔陽三蒸雖然以粉蒸肉、粉蒸魚、粉蒸青菜為分類,但細分到每類,已經(jīng)發(fā)展到“無所不蒸”的特點。

味蕾上的“沔陽三蒸”

正在講解沔陽三蒸做法的李和鳴是沔陽三蒸代表性傳承人,從事沔陽三蒸烹飪已40年有余。中國青年網(wǎng)見習記者 張潼 攝

中國青年網(wǎng)記者走進沔陽三蒸博物館時,沔陽三蒸的代表性傳承人李和鳴正在演示沔陽三蒸的經(jīng)典做法。這位頭頂“中國烹飪大師”“仙桃市烹飪協(xié)會會長”等眾多頭銜的傳承人,做“沔陽三蒸”已經(jīng)40余年。

一塊肥瘦相間的五花肉被置于砧板上,李和鳴手起刀落間,五花肉已被切為薄厚均勻的肉片,隨后的調味、上粉、入籠一氣呵成??此坪唵我讓W,其實,從選材到調味、上粉各有乾坤。

味蕾上的“沔陽三蒸”

沔陽三蒸以“粉蒸”為特點,主要分為三類,水產(chǎn)類、禽畜類、蔬菜類,代表品種有粉蒸肉、粉蒸魚和粉蒸蔬菜。圖為沔陽三蒸代表性傳承人李和鳴將上好粉的五花肉擺放在籠屜中。中國青年網(wǎng)見習記者張潼 攝

李和鳴介紹到,蒸菜的調味根據(jù)不同食材的特點,一般采用淋、醮、拌、燴等方式為主。其中,淋、醮多用于肉類原料。而上粉則更加講究。蒸禽畜類要用五香熟米粉,即將秈米洗凈控干,與八角、丁香入炒鍋共同翻炒,待秈米微黃后盛出,再磨成魚籽大小的粉粒。蔬菜類、水產(chǎn)類則要用比五香熟米粉更細膩的生米粉。

味蕾上的“沔陽三蒸”

魚類的上粉方式不同于禽畜類,主要用醮的方式,上粉要薄,保持魚肉本身的水分。中國青年網(wǎng)見習記者 張潼 攝

米粉準備好了,上粉的手法又分拌、醮、簸、滾四種,根據(jù)不同食材而異。肉類、菜葉類更適用于拌,而對待肉更細嫩的魚類,醮才是上選。當天,李和鳴準備的第二道蒸菜就是“青魚甩水”。食材選用青魚尾,沿魚骨縱切為細長魚柳,調味,醮取薄薄一層生米粉,碼放入籠,起蒸。

“沔陽三蒸一定要趁熱吃。”李和鳴指著剛剛上桌的粉蒸肉和“青魚甩水”,催促中國青年網(wǎng)記者趕緊吃。一片片碼在荷葉中間的粉蒸肉,米粉包裹均勻,夾一筷入口,肥而不膩。米粉吸收了肉的油脂和香味,軟糯綿滑,而五花肉則吸收了米的清香,兩味食材相得益彰。

味蕾上的“沔陽三蒸”

一片片碼在荷葉中間的粉蒸肉,米粉包裹均勻,夾一筷入口,肥而不膩。中國青年網(wǎng) 見習記者張潼 攝

“青魚甩水”造型獨特,取一塊魚肉品嘗,鮮嫩多汁、肉質肥美。“我們現(xiàn)在做的沔陽三蒸,比以前提升了,品種也豐富了。今天做的粉蒸‘青魚甩水’,選料就更加精致。過去魚尾巴、魚頭都混在一起蒸?,F(xiàn)在一條草魚或者青魚,會分成魚頭、魚肉、魚尾蒸,給不同喜好的食客。造型上也在創(chuàng)新,更精致。”李和鳴聊到“沔陽三蒸”的今昔對比時說道。

味蕾上的“沔陽三蒸”

如今,沔陽三蒸的做法更加細膩。李和鳴創(chuàng)新了粉蒸魚的做法,獨取青魚尾制作“青魚甩水”。中國青年網(wǎng)見習記者張潼 攝

作為經(jīng)典的地方菜,仙桃當?shù)厝思?,家家都會做沔陽三蒸?ldquo;過去,雖然家家都會做,但是平常吃不到。我們只在過春節(jié),家里來貴客時才會做蒸菜。鄰居從我們家門口路過,聞到蒸菜的味道,就知道我們家來了貴客。”李和鳴感嘆現(xiàn)在的生活條件好了,蒸菜能天天吃到。

味蕾上的“沔陽三蒸”

沔陽三蒸中的蒸蔬菜,白色為蘿卜,橙黃色為南瓜。中國青年網(wǎng)見習記者 張潼 攝

當天,最后一道菜是蒸蔬菜。蘿卜和南瓜成為這道蒸菜的原料,兩種食材各自蒸熟后搗成泥狀,造型,再重新上屜。待上桌時,一道橙白相間、清淡細膩的蔬菜太極圖已勾起了食客的食欲??谖毒?、不膩不寡,或許這就是沔陽三蒸的獨特氣質。返璞歸真,用最本土的糧食,配以最新鮮的食材,擯棄過多的調味和烹飪手法,讓食物回歸它原本的滋味,這是幾百年來沔陽人對質樸生活的追求,更是對自然饋贈的最好報答。

責任編輯:黃仙妹

相關閱讀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精心打磨故事 《博德之門3》開發(fā)商開發(fā)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