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wǎng)大同9月23日電(呂瑋 記者 王子瑞) “總要有人在堅守,這個手藝要一代代傳下去,不能斷代”,25歲的王燕剛剛畢業(yè)第二年,就進入大同天藝昌工藝品廠,為即將“出走”四面八方的大同“名角”銅火鍋上的花紋,提前畫出小樣。
大同銅器制作工藝現(xiàn)場。中國青年網(wǎng) 呂瑋 攝
9月22日,中國青年網(wǎng)記者跟隨“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大型網(wǎng)絡傳播活動采訪團,來到山西省大同市,參訪當?shù)刈钣忻膰壹壏沁z手工藝——大同銅器制作工藝。
制作現(xiàn)場。中國青年網(wǎng) 呂瑋攝
穿行過逼仄的市井小道,蜿蜒處拐角一座老舊院子里,便是王燕的工作場所,不同程度敲擊聲,八名不同年齡段工作人員埋首低頭,“經(jīng)營”著手中的活計。見有來人參訪,抬眼看一下,繼續(xù)低頭忙活。王燕始終盯著手里的筆和筆下的花紋,生怕有所紕漏,仿佛外界與自己無關,與手中的筆融為一體。
現(xiàn)場成品。中國青年網(wǎng) 呂瑋 攝
在山西當?shù)匾恢绷鱾髦?ldquo;五臺山上拜佛,大同城里買銅”的民諺。據(jù)大同銅器第四代非遺傳承人李安民,過去歷朝歷代皇宮里用的銅器,都出自大同銅匠之手,最著名、最暢銷的就屬銅火鍋。
北魏時,鮮卑人在大同建都。一批能工巧匠匯聚于此,并在安家長居。其后代子承父業(yè),一代代傳承,將制銅手藝流傳至今。李安民說:“這里不產(chǎn)銅,主要是老匠人們的不斷改進并堅守,大同也成為當時金銀銅飾品制作產(chǎn)業(yè)集散地,銷往全國,也因銅而聞名天下。”
大同天藝昌工藝品廠。中國青年網(wǎng) 呂瑋 攝
火鍋無論大小,無論材質,大多都以鑲嵌、浮雕、勾線、鎏刻等精細手法制作。一件件作品要經(jīng)過熔銅、鍛造、焊接、雕塑、掛錫、拋光道工序才能完成。
李安民說,一個合格技師,需要磨礪數(shù)年甚至于數(shù)十年才能熟練掌握每道工序。其中,以鍛造、焊照、掛錫和雕鏨四道工序最能體現(xiàn)技師能技術水平。要能沉下來磨練自己的功夫,“慢工出細活”。
然而,新中國成立后,大同銅器傳承曾面臨“兩次危機”。“文革時期,一批老匠人因受到迫害而該行。1998年國企改革時,一批人因廠子拆遷破產(chǎn),而終身放棄這個行業(yè)。”
當時,李安民已經(jīng)退休??粗飘a(chǎn)后的徒弟們沒有出路,又將他們重新組織起來,重操舊業(yè)。
王燕的父親就是李安民一手帶出來的徒弟,從小跟著家人在此玩耍長大,“耳濡目染”。兒時就覺得,自己的人生將來一定與銅器有關。
大學畢業(yè)后,自然而然地和父親當起了同事。目前,這個美術專業(yè)畢業(yè)的年輕女孩,大部分時間都在和比自己年齡大些許、從小看著她長大的叔叔阿姨一起,為了設計繪出將來雕刻在銅器上的花紋、圖案,一坐就是一天。
除了手,其他的身體部位幾乎一動不動,且大部分時候要全神貫注。王燕卻說,并不孤獨,從小的愿望就是能像父輩一樣,制出像樣的作品。
“這個過程是讓人享受,且美好的。”這個看起來有些文靜的女孩認為,世界本就是該在嘈雜中,尋找到自己的安靜的。
李安民坦言,大部分年輕人很難適應這樣的工作,枯燥、乏味、寂寞。王燕則說,總要有人來傳承,在寂寞中穿行,那就讓我來吧。
王艷覺得,能堅持做這件很少人能做到的事情,“是幸運的”。她從未想過將來的工作能與這些老匠人分離,“就看我的眼睛能熬多久吧,我希望可以到老。”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武林高手”同安切磋技藝 騰空飛腳等高招引喝彩2017-02-13
- 華晨宇“火星”演唱會收官 方大同助陣嗨唱深圳灣2016-09-18
- 方大同新歌聯(lián)手弦樂大師 首波主打《悟空》帶來極致蛻變2016-08-23
- 因與保護規(guī)劃沖突 大同古城墻旁爆破90米高樓2016-08-10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全國百位網(wǎng)絡媒體人走訪廣州 感受宜居宜業(yè)宜2017-11-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