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娛樂資訊
分享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人人都可以在網(wǎng)上發(fā)言,一些“群體觀念”得以更方便地顯現(xiàn)出來。在一些社交平臺上,人們可以從網(wǎng)絡評論中窺見一部分“社會真實”。

這個周末,讓人吃驚的一個熱門話題是關于已經退居二線的央視主播張宏民。29日,一段由幾張照片組成的僅9秒視頻發(fā)布在網(wǎng)上,其中一張是張宏民坐在長椅上,一個人吃著雪糕。這本來平淡無奇的一幕,卻引來網(wǎng)友熱議,張宏民一下子成了部分網(wǎng)友眼里“無兒無女”的“失敗者”,諸如“晚景凄涼”“無兒無女無貢獻”“不是好兒子”等網(wǎng)上評論不斷發(fā)酵。

即便是有代表性的“正面評價”,畫風也是這樣的:“如此人生,無牽無掛,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也是一種幸福”。一個“也”字,似乎暴露出“正面評價”有些勉強?;蛟S在這些網(wǎng)友心中,更主流的幸福,大概就是子孫滿堂吧。

看這樣的評論,讓我想起去世多年的祖母。我小時候常在她身邊,偷聽她和村里的幾個太婆閑聊,誰家媳婦不能生或者只生女兒……但是,祖母她們其實也知道,自己的看法并沒有力量,現(xiàn)在已經不是她們舊觀念的時代了。

對張宏民的嘲諷攻擊,讓人懷疑,有一部分的人觀念正在變得保守和陳舊。這樣的“攻擊”不是偶然的,事實上那張吃雪糕的照片此前就流傳在網(wǎng)上了。此類內容時有出現(xiàn),比如曾有自媒體發(fā)文“57歲張宏民依然沒有結婚”“58歲仍孑身一人”“59歲……”一個主播的私人生活引起人們的好奇并不是追星和羨慕,而是一種帶有優(yōu)越感的指責,仿佛張宏民必須結婚生子,這個話題才能結束。

這種對公共人物私生活的指責,并不是孤立的個案。就在不久前,知名舞蹈家楊麗萍也引來一些攻擊,有網(wǎng)友評論她“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所謂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

這樣的指責,其觀念讓用我小時候在書上經??吹降脑~來形容,就是“太封建”。從100年前的五四新文化運動開始,有識之士就在為婦女兒童的權益而奔走,為人們的婚姻、生育自主權而呼吁。先賢們哪里能想到,在2020年,一個人還會因為不生孩子而受到一些人的惡評。

這一部分網(wǎng)友的留言,看起來很簡短,但是他們的觀點倒比較清晰,判斷人生成功的標準似乎只有一個:“兒孫繞膝”“傳宗接代”。如果你是一個人,就是“孤零零”的、讓人同情的。他們不知道,在現(xiàn)實生活中,張宏民和楊麗萍,都非常努力,也為自己的行業(yè)做出了很大貢獻,其個人生活也可能是非常幸福的。就算是一個中年男人獨自吃雪糕,這難道就不是一種甜蜜嗎?

過去數(shù)十年我們的社會取得巨大進步,其中相當重要的一點就是已經形成一種共識:判斷一個人是否成功,標準是多樣的;在不影響他人和社會的情況下,一個人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這樣的進步觀念,其實鼓勵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以自己的方式去努力,最終也會推動社會和經濟的發(fā)展。

那些熱衷于在生育問題指責他人的,更應該關注的是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懷著莫名其妙的道德優(yōu)越感。過于強烈的攻擊性,可能暴露出他們內心的不自信,比如自己在別的方面是否已經乏善可陳?個人當然可以有發(fā)表觀點的自由,但對整個社會來說,這種保守、封閉和有攻擊性的“觀念回潮”,必須警惕。

張宏民,中國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主持人。1982年畢業(yè)于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其聲音純厚,外形帥氣,主持風格親切近人。

2009年獲得全國播音員主持人“金話筒獎”。

2014年5月28日張宏民搭檔李瑞英證實,表示確實將與李瑞英退居幕后,去央視播音員主持人業(yè)務指導委員會,從事培訓工作,告別《新聞聯(lián)播》。

責任編輯:黃小群

       特別聲明:本網(wǎng)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娛樂資訊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廈門金門同放焰火共慶新春 傳遞美好祝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