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海峽兩岸>臺灣新聞
分享

中國臺灣網3月23日訊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延續(xù)數千年的清明文化讓中華兒女無論身處何地,都要祭祀祖先,慎終追遠。清明節(jié)將至,兩岸專家學者20日匯聚線上,共同探討如何通過清明文化的創(chuàng)新,增強兩岸民眾的民族認同感。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第八屆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以視頻會議方式召開,近百位兩岸文化研究學者就“清明文化的生命關懷”“清明文化與民族認同”“清明文化永續(xù)傳承”等議題展開探討。

上海市公共關系研究院院長陳士良表示,在臺灣鄉(xiāng)間,各種大大小小的宗祠隨處可見,這些宗祠都清楚地記錄了他們的大陸原鄉(xiāng),記錄了他們與大陸的血脈連接。這幾年,兩岸人員往來更加密切。一些大陸人到臺灣,變成了新臺灣人,每到清明節(jié),就會拜祭大陸的先人,或者直接回大陸來掃墓。也有一些臺灣人到大陸,變成了新上海人、新北京人……每到清明節(jié),他們也會回臺灣掃墓,拜祭在臺灣的先人。由此可見,兩岸民眾通過清明文化,始終保持著血脈連結。

臺灣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前院長劉阿榮指出,兩岸對清明節(jié)都非常重視,臺灣民間不同族群掃墓的時間與儀式略有差異,但到墓地去掛紙及拜墓,在家中祭拜神明及祖先是兩項最普遍的儀式,這與大陸極為相似,實際上這些習俗或儀式里具有兩岸共通的文化意涵。

臺灣陳守仁孫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賴榮偉認為,清明節(jié)具有兩岸民眾的共同核心生活信念。掃墓、踏青蘊含民眾對于生活、生命的觀念、態(tài)度和價值。此等具有歷史延續(xù)性的習俗,雖因不同地域與不同民族(族群)而有著多樣性,但此等清明節(jié)的核心要素卻反映著兩岸民眾彼此的相互理解與期待。換言之,清明節(jié)對兩岸民眾可以有著形塑中華民族集體認同的深層意義。

此外,與會學者紛紛呼吁,要加快推動清明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讓清明文化能夠永續(xù)傳承,讓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更加緊密醇厚。

陜西省榆林市清明文化研究會會長賀國銀表示,清明文化是開啟兩岸同胞活動交流的鑰匙,因此在發(fā)揮好清明節(jié)祭拜作用,保留清明文化傳統(tǒng)要素的同時,還要適時注入新鮮“血液”,充分對接新時代“需求”,凝集匯聚推進兩岸民眾認同的強大動力。(中國臺灣網、上海市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建晴冷持續(xù)控場 下一波冷空氣已預約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