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教育頻道>教育資訊
分享

“港漂”是香港近年來愈漸壯大的一個群體,來自內(nèi)地的人才貫穿了香港的各個行業(yè)。其中,教師這個群體,也在用潛滋暗長的力量助推著香港的發(fā)展。其中,就有一名來自溫州瑞安的媛子兒鄭媛,2006年帶著教師夢到香港求學,如今成長為一名在港任教的教師。

近日,由新香港青年教育論壇組委會主辦的“優(yōu)秀新香港青年教師”線上評選活動正在舉行,鄭媛入圍。讓我們來傾聽她在香港十來年故事。

在鄭媛的成長經(jīng)歷中,老師一直在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由于父母工作繁忙,鄭媛在瑞安飛云讀小學時,是寄宿在老師的家中,與老師的接觸和交流都比同齡人要多。“所以,我從小對老師這個職業(yè)有著天然的好感。”

鄭媛說,有兩件事讓她至今依然感觸頗深。一次是她剛上小學不久的一個晚上,由于父母均有事不在家,于是把她寄宿在老師家中。結果,鄭媛突發(fā)高燒,老師在睡前發(fā)現(xiàn)了她這一情況。

“其他事情我已經(jīng)記不太清了,只知道老師馬上幫我穿上衣服,把我抱在懷中,跑到附近的診所就診。”鄭媛說,“這一路上,我很難受,但當時聽著老師的喘氣聲,又感覺很溫暖,老師就像是我的媽媽一樣。”

另一件事,是1999年,當時鄭媛上小學三年級,她轉學到瑞安當?shù)亓硗庖凰W。當時正值澳門回歸,學校里舉行“慶澳門回歸知識競賽”。新班級的班主任選擇讓剛轉學過來的鄭媛參賽,鄭媛也不負眾望,拿下競賽的一等獎。

鄭媛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非常疑惑,為什么老師會讓一個陌生的插班生參加競賽呢?“后來,我漸漸有點明白老師的用意。”鄭媛說,“為了讓內(nèi)向的我更快融入新的集體,老師多給我一些機會展示自己,多給我一些關愛,讓我建立自信心。”

“在一個學生的成長經(jīng)歷中,老師扮演著一個極其重要角色。”鄭媛說,從小到大,她得到了這么多老師的關愛和幫助,于是她也想成為一名老師,幫助更多的小孩子。

2006年,懷著教師夢的鄭媛來到香港教育大學求學,一步步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2008年,赴美國德拉瓦大學交流,并在美國當?shù)匦W進行了為期一學期的觀課實踐。

2010年,鄭媛通過香港考評局英文和普通話教師語言能力評核,成為香港教育局正式注冊教師,此后在香港一所小學任教。

2010年至2015年期間,鄭媛連續(xù)五年擔任班主任,任英文和普通話兩門學科的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全港英文及普通話朗誦比賽、中國舞比賽屢獲獎項。同時,鄭媛還擔任學校課外活動組核心成員,負責校際活動和校內(nèi)外表演比賽。此外,她還兼任學校社會服務學習小組成員,帶領學生深入社區(qū),服務社群。

在鄭媛看來,在這五年的教學生涯中,最讓自己自豪的不是上述這些成績,而是她真正幫助到了她的學生。

鄭媛說,任教期間,她班上有一名學生叫阿陳(化名),非常聰明,知識豐富,中文閱讀能力極強,但有明顯的社交障礙、溝通障礙及固執(zhí)行為(亞氏保加癥)。當他遇到不會寫的題目,或是聽不懂老師講的話時,就會莫名煩躁,會吵會鬧,甚至打自己的頭,抓自己的手臂。“當時分班時,很多老師不敢接這個班,但我接了,我相信自己能處理好這個學生的問題。”

鄭媛在正常教學之外,利用自己休息時間給阿陳“開小灶”,提早給他預習課程,輔導難題。在頻繁的接觸中,鄭媛逐漸取得了阿陳的信任。“有時候,看到他的狀態(tài)不對,我和他對視下,他一看到我的眼睛,就會平靜下來。有時候,我在講臺上說一些安慰的話,其實就是講給他的,他也都能心領神會。”鄭媛說,“后來情況也越來越穩(wěn)定,成績也不錯。去年阿陳小學畢業(yè)了,考上了香港知名的中文中學! ”

鄭媛相信,她做的這些,能讓自己在阿陳的成長經(jīng)歷中留下足跡,就像她的老師們曾經(jīng)做的那樣。

擔任“文化交流大使”,在兩岸三地交流教育經(jīng)驗

在香港的官立小學任教的同時,鄭媛還于2012年獲香港大學教育碩士學位及國際課程(IB)教師證書。2015年開始,她在香港就職Les Petits Lascars國際學校,教授中文。

就職國際學校后,作為唯一的全職中文老師,鄭媛為學校開創(chuàng)了中文課程。同時,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教師一起,將西方和東方的幼兒教育理念進行融合并付諸實踐。

鄭媛結合中國傳統(tǒng)文化,提煉出許多趣味化的中文教學法。“例如,運用十二生肖、傳統(tǒng)節(jié)假日、中華美食、中國舞、書法、中國功夫、兒歌,名著里的典故等載體,讓孩子們認知簡單的中文。”鄭媛說,“借著語言,向學校師生推廣中國傳統(tǒng)文化。”鄭媛開設的中文課程,帶動了學校師生的中文學習氛圍,掀起了中文熱。

其實早在大學學習期間,鄭媛就擔任類似“文化大使”的角色。那時候作為學生代表,她時常參加兩岸三地大學生交流,先后赴北京大學、臺灣大學和浙江大學等多所名校參與學習交流。每年暑假,鄭媛會赴瑞安、麗水和臺州等地的偏遠山區(qū)學校支教。

在香港的官立小學工作期間,鄭媛還接待了來自內(nèi)地不同省市的校長考察團和師生游學團,向他們展示了英文示范課,帶領他們開展戶外考察及交流活動,搭建他們與香港師生溝通的橋梁。2017年至今,鄭媛作為在港的溫州新生代,也常赴家鄉(xiāng)溫州交流并為家鄉(xiāng)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著自己的智慧。

鄭媛說,在港12年,她盡己所能做三件事:對內(nèi)地,推廣前沿的英語教學理念;對香港,促進普通話教學和國情教育;對國際,不遺余力地推廣中文和中國文化。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wǎng)登載內(nèi)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nèi)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首部全品類老茶研究專著《中國老茶淺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