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IT科技>科技前沿
分享

科技日報北京5月16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科學家開發(fā)出了一種新工藝,利用工業(yè)電石渣和尿液中的尿素這兩種常見的廢料來制造生物水泥,新方法能使生物水泥變得更環(huán)保及更可持續(xù),有望在土壤改良、控制海灘侵蝕以及文物雕像修復等方面“大顯身手”。相關研究發(fā)表于《環(huán)境化學工程雜志》。

研究人員指出,他們新研制出的生物水泥由生產乙炔氣產生的廢料工業(yè)電石渣和哺乳動物尿液中的尿素這兩種廢料制成。首先,他們用酸處理電石渣,產生可溶性鈣,隨后將尿素添加到可溶性鈣中,形成膠結溶液,接著在溶液中加入細菌培養(yǎng)物,細菌分解溶液中的尿素,形成碳酸鹽離子。碳酸鹽離子和可溶性鈣離子發(fā)生反應的過程被稱為微生物誘導方解石沉淀,當這種反應在土壤或沙子中發(fā)生時,生成的碳酸鈣將土壤或沙子顆粒黏合在一起,以增加其強度,并填充它們之間的孔隙,從而減少水滲透進材料中。

最新研究負責人、土木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院長楚劍教授表示:“生物水泥是傳統(tǒng)水泥的可持續(xù)可再生替代品,極具應用潛力。我們使用兩種廢料作為原材料,使生物水泥更具可持續(xù)性。從長遠來看,這不僅會降低生產生物水泥的成本,還將降低廢物處理的成本。”

結果顯示,使用生物水泥加固的土壤無側限抗壓強度高達1.7兆帕,高于使用等量水泥處理的相同土壤的無側限抗壓強度,使用這種生物水泥適用于土壤改良項目,如加固地面或減少滲水,或控制海岸線侵蝕等。另外,細菌培養(yǎng)液和膠結液都是無色的,當涂在巖石上時,其原始顏色得以保留,這使新研制出的生物水泥對修復古老的巖石遺跡和文物很有用。

楚劍表示:“在生產水泥的過程中,人們需要在超過1000攝氏度的高溫下燃燒原材料,這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但我們的生物水泥在室溫下生產,不燃燒任何東西,是一種更環(huán)保、能耗更低、碳中性的工藝。”

該團隊目前正與新加坡的相關國家機構合作,對這種新型生物水泥開展試驗,也在探索其進一步大規(guī)模應用,如通過密封裂縫修復道路、密封地下隧道的縫隙以防止?jié)B水等。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媽祖聯(lián)名新品發(fā)布 金門高粱酒推出“富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