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性手拿一張打印的男性照片擋在自己臉前,對著某品牌人臉識別門禁打卡機打卡,居然成功地被識別為這位男員工——這是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shù)據(jù)研究所(以下簡稱信通院云大所)測試團隊,在真實場景下進行的一項人臉識別測試。
很多人都覺得人臉識別非常方便,且潛意識里認為人臉信息是唯一的、不可更改的,因此是最安全的。但在互聯(lián)網(wǎng)安全專家看來,將人臉識別作為唯一且重要的安全密碼,是非常危險的。越是重要的應用,例如銀行卡、家庭門鎖等,用刷臉來做密碼,就越發(fā)不安全。
人臉識別技術良莠不齊
拿起手機不到一秒鐘,就自動解鎖;湊近智能門鎖,門就自動開了;使用銀行APP時抬起手機,就能自動登錄……如今,人們已經(jīng)對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人臉識別應用習以為常。
信通院云大所相關負責人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說,自2021年6月起,該所啟動了對可信人臉識別評測,上述以男性照片騙過門禁卡的實驗,就是測試項目之一。
其實,人們早就對刷臉技術的安全性產(chǎn)生了擔憂。2019年10月,浙江嘉興上外秀洲外國語學校的同學們在一次課外科學實驗中發(fā)現(xiàn),只要用一張打印照片就能代替真人刷臉,騙過小區(qū)的豐巢智能柜取出快遞件。當時有媒體記者驗證后發(fā)現(xiàn)確實如此。
“像支付寶或者銀行的人臉識別系統(tǒng),應該是屬于技術或安保程度比較高的,但也發(fā)生過問題。曾有被告人用別人的人臉信息,輕易繞過支付寶的人臉認證系統(tǒng),順利開設了賬戶,而被告人并不是什么高級黑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石佳友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說。
“說實話,人臉識別并沒有那么準確和安全可靠。”石佳友說,“從純技術角度看,人臉識別算法的品質(zhì)本身差異就會非常大;鏡頭所拍攝照片的質(zhì)量對匹配的精度也有顯著影響。此外,識別度有一個置信度閾值(Confidence thresholds),如果識別度過高,可能會導致更多的漏網(wǎng),識別度過低,又會誤識別一大片,準確率又太低,這本身就是一個矛盾。”
據(jù)信通院云大所相關人士介紹,目前市場上人臉識別系統(tǒng)安全防護能力良莠不齊,一些人臉識別技術或產(chǎn)品存在明顯的安全漏洞,在當前人臉識別技術廣泛應用的背景下,給消費者的人身財產(chǎn)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風險。
智能騙臉技術門檻低
做過人臉識別錄入的用戶都知道,被采集者需要通過眨眼、轉(zhuǎn)頭、張嘴等動作來配合采集“活體信息”。
“一張照片用那種活化程序,普通人都能夠做到讓照片搖頭、眨眼睛。”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勞東燕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說,“那種軟件技術層級比較低。”
“過去人們常說有圖有真相,但在智能換臉術面前,別說圖了,連視頻都不可信。”奇安信集團行業(yè)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裴智勇博士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說,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將一張普通的靜態(tài)照片(正面、側(cè)面均可),轉(zhuǎn)化生成一張表情生動的人臉,甚至可以輕松地貼在另一個人的臉上,隨著另一個人的動作和表情自動變化。
裴智勇說,以2017年左右的技術水平,已經(jīng)完全有能力騙過絕大多數(shù)人臉識別系統(tǒng),不過當時能夠掌握這種技術的主要是人工智能專家。而隨著技術的成熟,各種軟件層出不窮,現(xiàn)如今這種“操作”普通人也能輕易做到。
勞東燕認為,雖然所有的個人信息泄露后都有風險,但人臉識別技術有其特殊性。其他的個人信息可能需要結合另外一些個人信息,才能識別到具體的某個人,而人臉本身就具有單一的可識別性,即用人臉信息直接就可以識別到特定的個人,因此風險更大。
“智能換臉的技術門檻比絕大多數(shù)人的想象要低得多,”裴智勇說,“我們既然可以通過滿大街的攝像頭輕易捕捉到動態(tài)的人臉,那么用人工智能技術給這張臉換一套皮膚也不是什么難事。”
人臉信息不符合密碼規(guī)則
“我個人是非常反對生物特征的人臉識別作為用戶的密碼,去訪問一些重要服務的。”科大訊飛副總裁、大數(shù)據(jù)研究院院長劉鵬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說,“人臉作為密碼去訪問服務,除非是非常小額的支付,或者是無關緊要的一些登錄。從人臉識別的生物特征看,它是違反密碼基本原則的。密碼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用戶可以隨時更改,而人臉改不了。”
劉鵬認為,除了識別技術本身良莠不齊外,計算機的人臉生成技術如今已經(jīng)相當成熟,因此,人臉信息作為密碼本身就有風險。“目前還沒有一個兜底的方案,來保證它的安全性。”
劉鵬明確表示,“我非常支持《個人信息保護法》里把人臉識別這種生物信息,明確界定為用戶敏感信息。”
“人臉識別是一種非常方便的驗證方式,隨身攜帶,不易丟失,但從網(wǎng)絡安全角度看,人臉識別不適合單獨使用或作為唯一的安全驗證方式。”裴智勇也持同樣的觀點。他認為,人臉信息一旦泄露,無法追回更無法“換臉”,這不僅會讓犯罪分子鉆空子,在各種場合冒用身份,還有可能因此泄露當事人的行為軌跡及更多隱私信息。
“人臉信息泄露之后,很難進行有效補救。”勞東燕說,“手機信息泄露了,你可以選擇換一個手機號;住址泄露了,你甚至還可能換一個住址。如果你的人臉泄露了,即便犯罪嫌疑人最終被抓到,但泄露了就是泄露了。”
“在安全工作者的眼里,人臉、指紋、聲紋、虹膜等生物識別技術所識別的生物特征,都是靜態(tài)的、可復制的信息,本質(zhì)上和一串復雜的字符口令沒什么區(qū)別,安全性也不會高到哪兒去,只是可以很方便地隨身‘攜帶’而已。”裴智勇表示,盡管有些公司聲稱可以識別出真人和照片,那其實也不過是增加了信息復制或模仿的難度而已,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生物特征可以被復制、且很容易被復制的本質(zhì)。
人臉信息應用要設置前提
“在遠程身份認證的場景下,幾乎所有的生物識別技術都不適合單獨使用。”裴智勇說,“刷臉雖方便,但并不是哪里都可以用。從純粹安全工作的視角來看,人臉信息用作身份認證一定要結合應用場景。”
他認為,綁定設備本身既是一種使用場景限定,也是一種輔助驗證方法。在如刷臉支付、手機驗證等遠程驗證場景下,則需要配合手機綁定、短信驗證碼、大數(shù)據(jù)驗證等輔助手段進行組合驗證。如綁定手機支付,用自己的手機刷臉可以,用別人的手機就不行。從使用環(huán)境角度看,最好有人值守,如機場、火車站、小區(qū)、辦公樓等,有保安人工值守或監(jiān)控值守,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有人利用照片、假臉或數(shù)字仿真等方法欺騙識別系統(tǒng)。同時,必須要配合必要的網(wǎng)絡安全保障措施,如身份管理、數(shù)據(jù)加密、威脅監(jiān)測、運營監(jiān)控等,以防系統(tǒng)被入侵、篡改和泄露。
“配合其他安全措施共同使用,人臉識別完全可能做到既方便又能保障安全。”裴智勇解釋道,“比如刷臉支付,如果用戶裝有支付APP的手機原先一直在北京活動,某一天刷臉行為突然發(fā)生在廣西,支付系統(tǒng)就應阻止驗證被通過,這就是大數(shù)據(jù)安全驗證模型保障用戶賬戶安全的例子。支付機構使用的輔助認證技術還有很多,只不過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是隱形的,不易被感知罷了。”
相關鏈接
新城億恒售樓處裝“人臉識別”系統(tǒng)被罰
電話、家庭住址、人臉信息等個人信息關乎消費者人身及財產(chǎn)安全,但部分不法商家為了謀取不當利益,非法搜集、買賣、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并利用大數(shù)據(jù)“殺熟”,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近日,天津市市場監(jiān)管局公布一批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的違法案件。其中包括天津新城億恒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案。
2021年7月至8月,當事人在其營業(yè)場所新城泊閱項目售樓處安裝人臉識別攝像系統(tǒng),其間,當事人未經(jīng)消費者同意共采集消費者人臉信息907條,并對其中的89條人臉信息進行比對使用。該公司收集并使用消費者人臉信息時,未取得消費者同意。
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guī)定,被處以罰款5萬元。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wǎng)登載內(nèi)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nèi)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cè)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福州市消協(xié)提醒消費者細看交易規(guī)則免糾紛2022-01-19
- 輸贏崔龍和貝爻爻是什么關系 輸贏方威與趙穎結局如何是什么2022-01-19
- 《對手》丁美兮為什么刷牙 代號花蓮的丁美兮結局是好是壞2021-12-23
-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
Meta開發(fā)AI超級計算機 也許能成為世界最快2022-01-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