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IT科技>科技前沿
分享

進入血液參與代謝,是多種疾病的“幫兇”

反式脂肪酸為何會讓大腦慢慢變傻?

“這一機制目前還沒有徹底搞清楚,但學界對于反式脂肪酸致阿爾茲海默癥的機理提出了多種假說。如反式脂肪酸可增加腦內Aβ蛋白沉積、引發(fā)腦神經細胞氧化損傷等。”李鵬表示。

老年斑是阿爾茲海默癥的主要神經病理特征,而Aβ蛋白是老年斑的主要組成成分。有研究顯示,反式脂肪酸會增加Aβ蛋白含量,升高總膽固醇量,加快大腦的動脈硬化。還有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可以抑制細胞增殖,通過降低特定酶的活性,造成神經細胞氧化損傷。而細胞的氧化損傷往往與衰老、功能退化有關。

除了癡呆癥,反式脂肪酸還是很多類疾病的“幫兇”。中日友好醫(yī)院胃腸外科副主任醫(yī)師孟凡強博士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以往的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攝入過多可能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患病風險。”

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官網顯示,反式脂肪酸會增加低密度膽固醇的水平,同時會降低高密度膽固醇水平。高密度膽固醇可在動脈中清理膽固醇并將其運至肝臟,然后分泌到膽汁中;而低密度膽固醇則是學界公認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生物標志物之一。如果攝入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患心臟病風險將增加21%,死亡率風險增加28%。另外,有證據表明反式脂肪酸可加劇炎癥和內皮功能障礙。

“反式脂肪酸會進入血液,參與人體代謝。因此,與血液、代謝相關的疾病都應該警惕反式脂肪酸可能存在的不良影響。”孟凡強指出,反式脂肪酸的多量存在會增加人體血液的黏稠度,增加血栓形成可能;由于反式脂肪酸易于在機體沉積,從而導致腹型肥胖等,而肥胖又可以引發(fā)多種疾病。

李鵬告訴記者,孕期或哺乳期的女性過多攝入反式脂肪酸,會通過胎盤或乳汁傳遞給胎兒,影響胎兒和嬰兒的生長發(fā)育。青少年如攝入過多,也會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造成不良影響。

沒有任何健康效益,主要源于加工食品

“反式脂肪酸沒有任何已知的健康效益。”世界衛(wèi)生組織官網顯示。

既然反式脂肪酸“罪狀”多、危害大,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過多攝入?

首先要搞清楚的問題是反式脂肪酸的來源。“某些天然食品中也含有反式脂肪酸,但其主要來源于加工食品。”孟凡強表示,天然存在的反式脂肪酸來自牛羊等反芻動物。反芻動物攝入飼料后,在胃內發(fā)生生化反應產生反式脂肪酸,吸收后進入動物體內。因此牛羊肉、牛奶、乳制品的脂肪中會含有少量的反式脂肪酸。

有研究提示,加工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產生于給油脂加氫,使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形成“部分氫化”油的生產過程。氫化植物油是反式脂肪酸主要的來源。與普通油脂相比,氫化油脂更穩(wěn)定,不易變質,且在室溫下能保持固態(tài)形狀,可以讓加工食品變得更“有型”,運輸和儲存更加便利。此外,氫化油脂還能夠增加食品的口感和美味,牢牢抓住消費者的胃。而所有含有“氫化油”或者使用“氫化油”油炸過的食品都會含有反式脂肪酸,如人造黃油、人造奶油及相關制品,使用“氫化油”烘焙、油炸的食品等。

據統(tǒng)計,全球每年約有54萬例死亡與攝入工業(yè)生產的反式脂肪酸有關。2010年全球反式脂肪平均攝入量占總能量攝入的1.4%,各國之間從0.2%到6.5%不等,在每天2000卡路里飲食中占0.13—4.3克。根據現(xiàn)有少量信息,北美、拉美和北非/中東地區(qū)的攝入量最高,而且年輕人的攝入量一般而言更高。

以每天攝入2000卡路里總能量計算,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將每天反式脂肪酸攝入量限制在2.2克以內。根據我國食品安全相關要求,食品包裝上應標注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民眾購買時可做參考。

“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應盡可能少攝入反式脂肪酸,保持健康的飲食方式和習慣很重要。”孟凡強表示,希望未來反式脂肪酸所帶來的危害會得到很好的預防和控制。(實習記者 于紫月)

責任編輯:楊林宇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敏言細讀》入選2024年度影響力圖書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