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4月27日據媒體報道,江西贛州于都縣寬田鄉(xiāng)楊公村一處工地上,挖掘機挖出了10枚碗口大小的橢圓形“石疙瘩”。經專家鑒定,這些“石疙瘩”為白堊紀時期的恐龍蛋化石,目前已被收入于都縣博物館館藏。

網友評論

網友:看起來就像普通的石頭

注意,恐龍蛋化石可不能私挖哦。

有些 恐龍蛋化石 具有極強放射性

“私藏 恐龍蛋化石不僅違法,而且還會對市民的身體健康帶來不利因素。”現已退休的河源恐龍博物館原館長黃東告訴記者, 因為地下埋藏或已出土的恐龍蛋化石,其蛋殼、蛋碎表面含有不同成分的礦物質元素,其中有些礦物質極有可能含有穿透人體的強放射性,私藏恐龍蛋化石并長期置身于其中,對私藏者及其家人的身體健康會構成威脅,會引發(fā)類似白血病及其他癌癥的疾病。黃東稱,家有 恐龍蛋化石的私藏者,最好的辦法就是主動將 恐龍蛋化石上交河源恐龍博物館統(tǒng)一館藏,這樣做既利人利己,而且對社會也作出了貢獻。

杜衍禮告訴記者,按《文物法》第二條規(guī)定,古脊椎動物化石出土就是文物,受《文物法》保護,任何人均不得盜掘和倒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28條規(guī)定, 盜掘國家保護的具有科學價值的古人類化石和古脊椎動物化石,依照盜掘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論處,可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

責任編輯:黃小群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時政微觀察丨100多份雙邊合作文本,彰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