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日前,教育部印發(fā)了《關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在促進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公平方面,通知提出,各地各校要嚴格執(zhí)行教育部核定的本科招生計劃和備案的高職(??疲┱猩媱?,不得隨意更改招生計劃。

中央部門所屬高校要合理確定分省招生計劃,嚴格控制屬地招生計劃比例,繼續(xù)向中西部地區(qū)和考生大省傾斜。

教育部要求各部屬高校今年面向中西部地區(qū)的招生計劃不得低于去年,各部屬高校在屬地的招生計劃比例一律不得提高,超過30%的應逐步回調至30%以內。 

部分高校屬地招生比例偏高 

北京大學招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北大在京招生比例從未超過30%。北京郵電大學招辦有關負責人也表示,該校在京招生也沒有超過30%的比例。

有統(tǒng)計顯示,2004年北大在京的招生名額占總數(shù)27%,復旦在滬招生占總數(shù)40%,武漢大學在湖北招生占總數(shù)50%,浙江大學在浙江招生占總數(shù)70%。

有人呼吁,要警惕部屬高校招生屬地化。 

在北京的一位部屬高校招辦負責人分析說, 現(xiàn)在出臺這個政策,說明教育部對這個問題的重視 

他認為,在所屬地區(qū)招生比例過大,這就會讓外省市的考生進入這些大學學習的機會減少, 從教育公平上講,這就是不公平的。 

不得接受地方劃轉招生計劃 

教育部還表示,未經(jīng)批準,各部屬高校不得自行調整招生計劃總規(guī)模,也不得接受地方劃轉的招生計劃。

獨立學院的招生計劃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安排下達。

教育部表示,未經(jīng)批準或備案的專業(yè)不得安排招生。 

在省屬高校方面,教育部還要求,各省(區(qū)、市)2008年跨省計劃總量得低于2007年本省(區(qū)、市)安排的跨省計劃總量,其中對中西部地區(qū),尤其是對山西、內蒙古、安徽、河南、貴州、云南、甘肅、寧夏、新疆等9省(區(qū))安排的來源計劃不得減少,各地區(qū)計劃增量部分應重點向上述地區(qū)傾斜。 

教育部明確高考改革方向:多元化考試評價制度和多樣化選拔錄取制度 

教育部近日就深化高招考試改革,提出指導意見,要求建立和完善對普通高中學生的綜合評價制度,并逐步納入高校招生選拔評價體系。

教育部明確了在國家統(tǒng)一考試錄取基礎上的全面、綜合、多元化的考試評價制度和高校多樣化的選拔錄取制度的高考改革方向。 

高招改革與課程改革結合 

教育部日前下發(fā)了《關于普通高中新課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試改革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了要 加強對高校招生考試、錄取和中學綜合評價的統(tǒng)籌,推進綜合改革。 這是教育部就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如何與高考銜接下發(fā)的第一個全國性的指導性意見,其中印證了此前教育部副部長趙沁平所說的高考改革目前沒有時間表,但是有了路線圖的說法。 

教育部表示,要促進高校招生考試改革與高中課程改革相結合,促進國家統(tǒng)一考試改革與高中綜合評價改革相結合,促進考試改革與高校錄取模式改革相結合。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國家統(tǒng)一考試錄取基礎上的全面、綜合、多元化的考試評價制度和高校多樣化的選拔錄取制度。 

考試內容仍是高考改革重點 

與招生和選拔模式相比,教育部仍將高考內容視為高考改革的重點。教育部要求各地高考的考試內容要進一步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考生實際,注重對考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 

在考試科目上,教育部統(tǒng)一設定為語文、數(shù)學、外語和相關科目,相關科目一般為文科綜合或理科綜合,也可以根據(jù)本省份實際設置其他科目。 

同時,教育部也給各省份留下了一定的空間,至于是否增加選考內容以及選考內容比重等,由各地根據(jù)本省份高中課程改革實際及各考試科目的特點確定。 

責任編輯:林晗枝

相關閱讀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首部全品類老茶研究專著《中國老茶淺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