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從三皇五帝到夏商周,經過秦漢,再至唐宋元明清,直至新中國成立后,歷經悠悠五千年的漫長歲月,一直沒有斷流地傳承到了今天。偉大的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優(yōu)秀的中華文化,優(yōu)秀的中華文化哺育了偉大的中華民族。
例如,《易經》源于遠古文明,位列“五經”之首,蘊涵著深刻的辯證思想和人生哲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出自《尚書·大禹謨》,是上古時期堯舜禹湯遞相授受的儒家心法;“孔孟之道”之核心仁義禮智信,可實修實證,陽明先生在龍場證得此道,從此立德立功立言。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孔子誕生于山東,山東因此被稱為“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地方??鬃咏o我們留下了怎樣的寶貴遺產?2500年后,我們又該如何繼承和弘揚孔子的思想?
中華文化以心為本
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先生說:《論語》有言,“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為人之學”是為了追求謀生、做官,是虛脫的、不實在的;而“為己之學”則是為了安身立命、完成自己的人格。
儒學就是這樣一種關于生命的學問,是關乎身心性命“為己之學”?!墩撜Z》同時也教誨我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為了完成自己的人格,還必須發(fā)展他人的人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正是這樣一種修己成人的過程。
中華文化生生不息,孔子逝去后2000年,又一位儒家圣人登上了歷史舞臺。
陽明先生被稱為明朝第一等人物,不僅是政治家和軍事家、思想家和哲學家,更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作為世家子弟,他文能定國,武能安邦,一生之中立下四次赫赫戰(zhàn)功,挽救大明王朝于危難之中,拯救黎民百姓于戰(zhàn)亂之患。
繼承孔孟之道,陽明先生“立德、立功、立言”,以圣人之心,依圣人之道,彰圣人之德,成圣人之事。
“然而夫子汲汲遑遑,若求亡子于道路,而不暇于暖席者,寧以祈人之知我、信我而已哉?蓋其天地萬物一體之仁疾痛迫切。”陽明先生用生命的體證,揭示了“圣人之學,心學也”,學習圣賢,就是學習圣賢的那顆心。對孔子、陽明先生等圣人最好的紀念,是踐行其教誨,以圣賢之心為心,不斷地建設自己的心靈品質。
心靈品質由低到高大體上有五個入流的層面,有怎樣的心,就呈現怎樣的道,就擁有怎樣的德,就成就怎樣的事。心靈品質的層面不同,對于中華文化精髓的明白、體悟和實修實證的程度則不同,因而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則不同。
腳踏實地忠于職責的“士人”,能夠謙卑地追隨圣賢,遵循圣賢的教誨,逐步提升心靈品質。
德才兼?zhèn)渲敬娓哌h的“能人”,能夠感知到中華文化的力量,因而愿意帶領身邊人一起提升心靈品質。
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君子”,一旦遇到中華文化的精髓,即會快速點燃自己也點燃周邊民眾之心。
自利利他胸懷天下的“賢人”以及無我利他化育天下的“圣人”,其使命即是以文化人,順應大勢,依圣賢之道而行,為社會進步做出巨大且持久的實質性貢獻!
其實,在入流層面之下,還有若干層面,例如庸人和小人等。
得過且過好逸惡勞的“庸人”,不求上進,遇事則亂,不肯學習圣賢文化,甚至心生疑慮,則極可能與此擦肩而過;
口是心非心胸狹隘的“小人”,若無良師益友的引領,若不能領會中華文化的精髓,則不但不會潛心學習,反而會誹謗圣賢。
中華文化,是能解決重大社會問題的文化
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的100多年里,中國頻遭侵略和蹂躪之害,飽受戰(zhàn)禍和動亂之苦。這是中華文化被誤解誤讀、心中寶藏被遮蔽障礙的百年。
那時有人問,“仁義道德”能救我大清帝國嗎?
若是停留在文字上,任何圣賢思想也幫不到我們。一些人就是這樣,因為沒能領會中華文化的精髓,暫時失去了文化自信。一個未能建設心靈品質從而開發(fā)心中寶藏主宰行為作用之人,就如同魯迅所言“迷茫、彷徨、傷逝、朝花夕拾”,最后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
歷經磨難,但中華文化的根從未斷流地傳承到了今天。在本質上,中華文化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文化,中華文化是可以實修實證、讓生命煥然一新的文化。四部曲揭示了,心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密碼。在四部曲的源頭即心上下功夫,通過明心凈心提升心靈品質,則一個民族的浩然正氣會被弘揚,一個民族的斗爭精神會被強化,一個民族的整體氣象會被提升。
例如,孔孟之道體現為仁義禮智信五種德。任何人通過明心凈心建設心靈品質,均能提升其格局境界,從而使得仁愛、仗義、尊禮、智慧、信用等等之德得以顯著提升。例如,
他仁者無敵,心中無敵,故無敵于天下;
他仗義直言,剛直不阿,氣勢如虹,千里走單騎;
他尊禮敬人,擁有發(fā)自內心的自信,因而展現發(fā)自內心的謙和;
他智慧如海,超越世間萬象,洞悉本質;
他一諾千金,值得托妻寄子,堪當大任。
請想象一下這個畫面:在中華大地上涌現出這樣一批實修實證中華文化精髓的仁人志士,在人類歷史上出現這樣一個擁有文化自信的偉大民族。請問,有什么艱難險阻,有什么驚濤駭浪,能夠阻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步伐!
建設心靈品質越高,開發(fā)心中寶藏就越多,主宰行為作用就越好,文化層面就越高,文化自信就越堅定,文化繁榮興盛就越壯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景就越光明。有了高度的文化自信,有了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必定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yè),其本質就是造福世界,造福人類。將生命融入到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yè)中,就是在繼承和發(fā)揚圣賢理想,就是在為一個陽光普照的美麗新世界做出實質性貢獻!
不論你身處何處,從事怎樣的工作,通過明心凈心,建設自己的心靈品質,成就他人的心靈品質,念念之間為民族復興添磚加瓦,念念之間利益他人、成就他人,這是對圣賢最好的紀念、真正的學習!
四合院與偉大時代同行
自2012年11月15日致良知小組(四合院前身)成立以來, 四合院一直走在踐行中華文化、傳播中華文化、弘揚中華文化的道路上。“知行合一學習法”引領上百萬人共同學習與成長,建設最美家庭,建設百年基業(yè),推進新商業(yè)文明進程。
2019年10月10日,四合院即將推出“四合院App”,將“知行合一學習法”融入其中,展現系統性的機制性學習方法,并免費向社會大眾開放。
板塊一:“家庭圓滿”(家長課堂),涵蓋夫妻、育子、家風家教等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150節(jié)課透徹解析家庭生活十大關系,助力幸福家庭建設;
板塊二:“基業(yè)長青”(3.0企業(yè)),助力企業(yè)構建“使命-哲學-戰(zhàn)略-機制”體系;
板塊三:“生命躍升”(個人成長),幫助每個人突破生命瓶頸,讓生命充滿希望!
此外,《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韓語、俄語版本于今日正式出版!新書風采,先睹為快——
2019雁棲湖論壇(即將于10月28日-11月3日召開),十二種語言(漢語、日語、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韓語、俄語、越南語、阿拉伯語、意大利語、德語、法語)的《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版本亮相雁棲湖論壇。
10月28日,相約雁棲湖,共同見證中華文化的偉大力量,成為中華文化的學習者、傳播者、踐行者!
責任編輯:陳錦娜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十一黃金周哈啰出行預測:兩輪出行大熱 全國2019-09-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