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嗅辨員嗅辨樣品時,參與樣品配比的人員要回避。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左慶攝

嗅辨員嗅辨樣品時,參與樣品配比的人員要回避。

“聞臭師”,是環(huán)保部門嗅辨員的俗稱,他們是空氣異味的搜尋者和判定者,也是評判氣體污染程度的 法官。臭味是不是在規(guī)定范圍之內,除了儀器檢測監(jiān)測,還需要專業(yè)人員親自“聞臭”。目前,省內有400余人獲得了省級嗅辨員的資格證書,他們的工作就是到 收集“臭氣”,然后帶回實驗室用鼻子聞臭檢驗,作為檢測排放是否達標的重要依據。

平時有本職工作

僅有任務時上崗

其實,嗅辨員并不是新興職業(yè),早在1993年國家制定了惡臭污染標準時,嗅辨員就成了環(huán)保部門監(jiān)測人員的一項“兼職”。目前,全省共有70余人獲得了國家嗅辨員的資格證書,400余人獲得了省級嗅辨員的資格證書。

在山東省環(huán)保廳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大約有230余名嗅辨員,他們都是“兼職”,除了擔任嗅辨員的工作,他們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有的在財務崗位,有的在實驗室分析崗位,還有的在污染源監(jiān)測崗位。不過他們都有嗅辨員的資格證書,在有嗅辨任務的時候,都能擔當嗅辨員。

嗅辨員由希華介紹說,嗅辨員在國外被稱為“聞臭師”,就是根據國家標準方法,通過嗅覺器官對臭氣氣味進行嗅辨,辨定異味級別,來判定臭氣濃度是否超過《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中規(guī)定的限值要求,為環(huán)境管理決策提供技術支撐。

這份工作看上去很不起眼,實際上很重要,因為嗅辨員的判定具有法律效力。“一般我們的工作包含三部分內容:一是按照國家標準要求的檢測項目,二是有要求的環(huán)保驗收項目,三是有市民投訴的項目。平均下來,每個月都有一兩次嗅辨任務。”由希華說。

任職得通過考試

分辨甜鍋巴味最難

雖說嗅辨員是“兼職”,但卻并非人人都可勝任。嗅辨員是要經過專門的考試挑選和培訓,嗅覺合格者才能從事嗅辨工作。嗅辨員要求18-45周歲,不吸煙、不喝酒,嗅覺器官無疾病的男性或女性,選拔嗅辨員需要進行理論考試和現(xiàn)場考核。

現(xiàn)場考試時,需要能辨別出五種味道,分別是花香、成熟水果香、汗臭氣味、糞臭氣味和甜鍋巴氣味。別看這幾種味道都比較有代表性,但在實際考試過程中,有很多人聞不出來。只要有一種味道聞不出來,就不能通過考試考核,這一項現(xiàn)場考試考核,通過率就只有60%。

“考試考核的時候,會把這五種稀釋之后的氣味涂抹在試紙上,從五個試紙中聞出兩個帶有味道的試紙。這五種味道里,就數(shù)甜鍋巴氣味最難分辨,很多人都分辨不出甜鍋巴的味道。”嗅辨員谷樹茂說。理論考試和嗅覺檢測合格的,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可連續(xù)三年承擔嗅辨員工作。

在實際的嗅辨工作中,更是有著一套標準的工作程序。谷樹茂介紹:“整個嗅辨分為四個步驟,第一步就是采集樣本樣品,然后在實驗室中配氣、嗅辨,最后 進行判定,通過公式計算出異味是否超標。”據介紹,每次嗅辨任務都需要八個人:一個配氣員,六個嗅辨員,還有一個判定師,都需要有嗅辨員資格證書的人擔 任。

惡臭污染物20萬種

儀器只能分析一部分

整個省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站中,只有惡臭實驗室的分析不是依靠儀器,而是依靠人。

在我國,常用的惡臭監(jiān)測方法有儀器測定法和嗅覺測定法。儀器測定法是用儀器進行惡臭物質測定,確定臭氣物質的成分與濃度,這種方法一般適用于判斷污染物質的來源,但是對于綜合性的異味濃度就束手無策了。

嗅覺測定法就是根據人的嗅覺來評價氣味強度和適與不適的方法,用這種方法來測定惡臭的特征參數(shù)。依靠人的鼻子來分辨出惡臭氣體對人們的影響程度到底有多大,以人的直觀感受作為評判的依據。

惡臭污染物有20多萬種,一般儀器分析只能分析一種或多種特定的氣體,惡臭污染物會對人的嗅覺形成刺激,儀器并不能完全檢測出這種污染程度。而人的這種分析則可以較準確地反映惡臭氣體對于整個環(huán)境的污染程度,以及這種污染對人的嗅覺的影響程度。

其實,嗅辨員的鼻子并不像別人想象的那樣有著超級靈敏的嗅覺,嗅辨員也是普通人。“鼻子不靈肯定成不了嗅辨員,鼻子太靈了也成不了嗅辨員。”由希華說,“嗅辨員的嗅覺不能太靈敏,要能代表普通大眾的嗅覺感知,嗅覺太靈敏反而不能真實客觀地反映臭氣的濃度。”

拿事業(yè)單位工資

并沒有額外補貼

據介紹,為了保持嗅辨的客觀性,情緒不穩(wěn)定的嗅辨員不能參加當天的測定嗅辨。在嗅辨開始30分鐘之前或嗅辨過程中不能飲食,也不能食用口香糖或糖果。

嗅辨員必須在嗅辨測量開始前15分鐘到達嗅辨區(qū)準備實驗,以便適應嗅辨室的實際氣味環(huán)境。其間還不得隨意走動,以避免對檢測結果造成誤差。在嗅辨測量期間,參與嗅辨人員不得與其他人就選擇嗅辨的結果進行交流。

很多惡臭氣體都是有毒有害的物質,這些會對人體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和危害,比如會引起呼吸道疾病等。由希華說,“為盡量減少惡臭氣體對嗅辨員身體的影 響,實驗室通風條件進行了合理改造,配置了空氣凈化器,在嗅辨過程中對一些高濃度氣體進行稀釋,在嗅辨結束后讓嗅辨員在通風條件較好的室外進行體內空氣置 換,并進行自我調整。”

不少人有疑問,既然嗅辨師的工作這么辛苦,那他們的工資應該很高吧?實則不然。據介紹,這些嗅辨員平時拿的只是普通事業(yè)單位的工資,并沒有額外補貼。他們的工資一般按職稱走,年輕點的三四千元,高級工程師也就五六千元。

責任編輯:楊林宇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滴滴企業(yè)版生態(tài)全面升級 一站式商旅出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