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際頻道>國際新聞
分享

專家剖析日本對華認知變化原因:沒自信就會更敏感。

一段時間以來,媒體有關“日本對中國持有負面印象的比例持續(xù)上升”的報道時常出現(xiàn)。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黃大慧日前在太和智庫主辦的“中日學者對話——中日邦交正?;?0周年研討會”上剖析日本對華認知的變化時稱,2010年中國GDP反超日本,兩國力量對比的變化是導致日本對華認知心理發(fā)生變化的重要原因。日本沒有原來自信了,而國家和人一樣,沒有自信之后可能就會更加敏感。

“能感受到日本方面沒原來那么自信了“

太和智庫舉辦“中日邦交正?;?0周年研討會”

黃大慧稱,新世紀以來日本對華認知的變化非常大,2010年是一道分水嶺,可以稱為新中日關系的元年。在2010年之前,從政府層面來看日本對華認知比較積極,將中國的發(fā)展看成日本的機遇,這一點在2008年中日兩國共同發(fā)表的第四個政治文件《中日關于全面推進戰(zhàn)略互惠關系的聯(lián)合聲明》中有明確表示。文件中明確寫道,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發(fā)展給包括日本在內的國際社會帶來了巨大機遇,日方對此表示積極評價。

“這種情況在2010年之后發(fā)生很大變化。”黃大慧稱,在日本的政府文件、政要講話中可以看出,對于所謂“中國威脅論”的聲量明顯超越了“中國發(fā)展機遇論”。他介紹說,冷戰(zhàn)結束后,日本國內就有關于“中國威脅論”的說法,但僅局限于民間層面,日本官方很少提及。但在2010年之后,日本開始把中國當成戰(zhàn)略競爭對手,甚至假想敵。此后,日本民眾的對華認知進一步惡化,這與日本政府對華認知的變化和媒體宣傳有很大關系。

“能感受到日本方面沒原來那么自信了“

黃大慧 資料圖

在進一步剖析造成這種變化的深層原因時,黃大慧認為,2010年之前,日本對華認知受到歷史因素的影響特別大,而2010年之后,釣魚島問題和歷史問題兩個因素疊加,更加深刻地影響了日本民眾的對華認知。在此過程中,日本方面大肆渲染“中國威脅論”也造成很大負面影響。

2010年中國GDP反超日本,兩國力量對比的變化是導致日本對華認知心理發(fā)生變化的重要原因。黃大慧稱,“能感受到日本方面沒有原來那么自信了。國家和人可能是一樣的,沒有自信之后可能就會更加敏感。反觀中國方面的對日認知,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變化并不是特別大,中國的對日政策亦是如此。從政府層面來看,中國并沒有把日本當成戰(zhàn)略競爭對手,中國仍然重視日本,強調和日本的合作。但與此同時,日本方面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嚴重倒退、試圖修改憲法偏離和平發(fā)展軌道等企圖也值得中國高度警惕。”

“能感受到日本方面沒原來那么自信了“

資料圖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重要時間節(jié)點,未來的中日關系將會走向何處?黃大慧坦言“不容樂觀”,在未來5年、10年甚至更長時間里都不會特別樂觀。這是由圍繞中日關系的內外環(huán)境所決定的。在中美對立持續(xù)的背景下,日本緊跟美國對抗中國仍是大趨勢。中日兩國互為鄰國,同為東亞重要國家,因此中日關系的好壞決定該地區(qū)的未來。這位日本問題專家提醒說,日本方面應該多加考慮這樣的現(xiàn)實,與中國攜手推進該地區(qū)的合作,形成雙贏局面尤為重要。歷史和現(xiàn)實充分證明,保持中日關系長期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不僅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助于維護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穩(wěn)定與繁榮。

太和智庫日前主辦“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研討會”,中國前駐日本大使程永華、日本東京大學教授高原明生、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胡繼平、中國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王鍵以及日本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伊藤信悟等多位中日學者參與討論。與會嘉賓共同回顧了中日邦交正?;?0年來的發(fā)展歷程,并就當前中日關系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發(fā)展深入坦誠地交換意見。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建晴冷持續(xù)控場 下一波冷空氣已預約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