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際頻道>國際新聞
分享

2014 俄羅斯提出這個存儲規(guī)定,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表示反對,然而這并沒有什么卵用,最終俄政府還是強制執(zhí)行了這項規(guī)定。除了 Google 和 蘋果遵守了規(guī)定,把存儲用戶信息的服務器架設在俄羅斯境內,其他公司或多或少都進行了抵制。

LinkedIn 在俄羅斯有超過 600 萬的用戶,俄羅斯希望就數據本地化的問題和 LinkedIn 約談,但是傲嬌的 LinkedIn 對此沒有太上心,導致俄羅斯決定取消約談,2016 年 8 月,LinkedIn 直接被封鎖。

Twitter 也曾拒絕過俄羅斯多達 108 項的數據要求,還有 89 份內容刪除指示,但僅僅只有 13% 被遵循。

互聯網公司拒絕遵守這類規(guī)定,除了不希望被插手內部運作,以及重架服務器的所帶來的運營成本,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保護用戶的隱私數據。在這方面,蘋果可以算得上是業(yè)界楷模。

2015 年轟動一時的 12.2 美國加州槍擊事件,FBI 好不容易拿到了嫌疑人 Syed Farook 的 iPhone,希望能從他的 iPhone 上收集到更多關于這件惡性事件的信息。

無奈的是這部 iPhone 設置了密碼,FBI 希望蘋果能夠提供相關的技術手段,去破解這部 iPhone。然而面對 FBI 的要求,蘋果選擇了拒絕。

蘋果 CEO 庫克解釋:

美國政府要求蘋果采取前所未有的措施,這已經威脅到蘋果用戶的安全。

破解自己用戶的數據,無異于叫蘋果親手毀掉自己多年來對信息保護的成果。

蘋果表示:

站在法院的對立面是迫不得已,出于對美國民主的尊重和用戶信息安全考慮,蘋果不惜挑戰(zhàn) FBI 的威嚴。

隱私數據:政府征收的保護稅?

在這個大數據時代,信息安全顯得尤為重要。但是許多人,包括政府都對個人隱私虎視眈眈。

2013 年 6 月,前 CIA(中情局)職員愛德華·斯諾登(Edward Snowden)將兩份機密文件交給了英國的《衛(wèi)報》和美國的《華盛頓郵報》,讓美國的「棱鏡計劃」曝光。

事情一經報道,全世界為之震驚。

過去 6 年,美國官方在微軟、谷歌、蘋果等網絡巨頭的服務器上,獲取美國公民郵件、聊天記錄、照片和視頻等隱私信息。當時美國的電信公司 Verizon 甚至每天都上交數百萬用戶的通話記錄、信息、時長等敏感數據。

最可怕的是,除了美國公民,許多國家也成了「棱鏡計劃」的目標,包括部分歐洲國家和中國。

鐵證如山在前,當時的美國務卿克里(John Forbes Kerry)還是很嘴硬:

監(jiān)控「盟國」沒有什么不尋常。

雖然隱私權作為人權的一部分在美國被視為最重要的權利之一,但是到了實際政治實踐的時候,恐怕就不是這么一回事了。

「棱鏡門」遭到曝光讓美國遇到了本國的政治信任危機,也受到了其盟國的強烈譴責。而最后,美國也只能再一次用為了反恐事業(yè)的托辭,來解釋「棱鏡門」。

作為蘇聯法定繼承人的俄羅斯,身上或多或少還是遺留著一些冷戰(zhàn)時期的思維基因。美國「棱鏡門」讓這種思維變得更加緊繃起來,再加上2016 年年末,俄羅斯最大的銀行——俄羅斯儲蓄銀行在線系統(tǒng)頻繁受到黑客攻擊等一系列事件,更讓俄羅斯堅定了數據本地化的想法。

用戶的數據服務器架設在境內,能夠通過監(jiān)管最大程度的降低本國數據被國外互聯網運營商作為政治保護稅上傳到其所在國政府的可能性,而且也跟俄國目前與美國因敘利亞問題所導致的關系惡化也有足夠大的聯系。

不過,這也可能更方便讓俄羅斯官方去監(jiān)控用戶的隱私數據,誰知道,俄羅斯是不是想做第二個「棱鏡計劃」。否則,規(guī)定中的「外國通訊服務、搜索引擎和社交網站」三類,怎么就社交網站被重點盯上了呢?

也許正如黑客世界里流傳的那樣:官方監(jiān)控群眾,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了。

成立于 2008 年的 Roskomnadzor 為俄羅斯的網絡環(huán)境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截止于 2016 年年底, 這個機構已經在俄羅斯境內封禁了 3 萬多個涉及賭博,自殺,兒童色情等違法網站。

但 Roskomnadzor 越發(fā)強勢,對于不將數據本地化的互聯網公司,統(tǒng)統(tǒng)封殺處理。為了俄羅斯的市場,也許這些公司最終都會妥協(xié)也說不定。

只希望俄羅斯不要有什么壞心思,別再搞一出俄羅斯版的「棱鏡門」鬧劇出來了......

責任編輯:劉微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媽祖聯名新品發(fā)布 金門高粱酒推出“富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