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福建頻道>莆田新聞
分享

東南網(wǎng)5月20日報道(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記者 陳漢兒 卞軍凱 通訊員 鄭奕)“債務糾紛解決了,還幫我調解了家庭矛盾,真心謝謝你們。”5月18日,在第35個全國助殘日活動上,面對曾為自己申請法律援助、提供法律服務的莆田市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多元解紛中心工作人員,殘障人士阿蓮(化名)連連道謝。

為殘疾人“撐腰”,為農民工討薪,為婦女兒童守護合法權益……法律援助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莆田致力于提供覆蓋城鄉(xiāng)、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法律援助服務,去年以來,共惠及殘疾人、未成年人、農民工等受援群體超2700人次。

重點守護特殊人群

小鄭是一名聽障人士,去年初因摔傷骨折休養(yǎng)暫時失去經(jīng)濟來源,自己的積蓄又被遠在上海的好友借去,催討無果,無助又心焦。

輾轉來到莆田市殘聯(lián),市殘聯(lián)“莆善情”智能助殘中心負責人朱萬虎接待了他。簡單的手語交流后,二人進入了隔壁的莆田市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多元解紛中心,記錄訴求后,朱萬虎又為小鄭申請了“助殘陽光”律師,提供代擬文書、代理訴訟等法律援助服務。

“殘疾人群體的謀生難度是很大的,一分一毫來之不易,生活困難加上溝通障礙,他們往往遇事容易激動,缺乏安全感。”朱萬虎說,在整個調解乃至庭審的過程中,他們全程陪同,并由專業(yè)手語老師輔助開展工作,讓殘障人士舒心又安心。

一個月后,經(jīng)過多輪線上庭前調解,小鄭順利拿到了屬于自己的8萬元借款,兩個昔日好友也握手言和。該案在去年被最高法、中國殘聯(lián)列入全國首個涉殘“總對總”在線多元解紛機制典型案例。

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備受社會關注。莆田市現(xiàn)有10.4萬名持證殘疾人,為了讓特殊群體平等獲得法律保護,2024年4月,莆田市司法行政部門、法院、殘聯(lián)成立了全國首個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多元解紛中心,并同步開展“助殘陽光”行動,打造全省首支“助殘陽光”律師志愿服務隊,配套組建無障礙溝通輔助人員、心理咨詢師等志愿隊伍。

“依托多元解紛中心,我們與市法律援助中心、兩級法院構建了雙向聯(lián)動共治的工作格局,對于殘疾人各類糾紛事項接訴即辦,實現(xiàn)困難群眾‘只進一扇門,化解百般事’。”莆田市殘聯(lián)計劃發(fā)展科負責人吳云生說,針對行動不便的殘疾人,中心還提供線上預約,線下上門受理、上門調解、上門回訪等專屬便利服務。

辦好每一起案件

去年4月,福建普陽律師事務所接到莆田市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在一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中,為因傷致殘的當事人趙林(化名)提供法律援助。

年近六旬的趙林騎二輪車外出被一小貨車刮擦,造成身體2處十級傷殘,花費醫(yī)藥費15萬元,本應由保險公司全部承擔,但保險公司以事發(fā)時貨車“改變車輛使用用途”為由拒賠,駕駛員則主張駕駛行為系“職務行為”不應承擔責任,賠償金遲遲無法兌現(xiàn),這讓經(jīng)濟拮據(jù)的趙林一家心急如焚。

承辦此案的律師雷夢英多次會見當事人,反復閱卷、收集證據(jù)、撰寫訴狀,在法院立案3個多月后,最終為趙林爭取到了近30萬元的賠償金。

“法律援助案件的當事人大多是弱勢群體,他們對法律服務的需求更加強烈。在辦理這類案件時,我們需要傾注更多的時間與耐心,既要有人性關懷,也要有扎實的專業(yè)技能。”雷夢英說。

法律援助旨在為困難群眾打開法律服務的大門,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保障。目前,莆田市共有182名刑事辯護志愿律師、400多名民事代理志愿律師。2024年以來,共受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2717件。

不少人或許會有顧慮,不花錢的法律服務,質量能高嗎?

“法律援助是無償服務,但對群眾合法權益的保障水平不能打折扣。”莆田市法律援助中心負責人陳龍鑑告訴記者,莆田市每年從已辦結的法律援助案件中抽取案卷作為評估對象,以一案一評的方式,從多個方面逐項、逐條對案件辦理效果進行評估;此外,綜合運用庭審旁聽、發(fā)函征詢辦案機關意見和定期回訪法援受援人等措施,強化案件質量管理,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辦理質量。

不僅如此,莆田市律師協(xié)會明確規(guī)定將律師參與法律援助的情況作為推薦評優(yōu)評先的重要標準,進一步激勵律師參與法律援助工作。

數(shù)據(jù)顯示,2024年,莆田市法律援助中心庭審旁聽達到當年度已結案件的20%,征詢辦案機關意見達到當年度已結案件的30%,回訪受援人達到100%,受援人滿意率達到99%以上。

讓服務窗口和群眾更近

荔城區(qū)黃石鎮(zhèn)東井北街,是當?shù)刈顭狒[的街區(qū)之一。一墻之隔的黃石司法所內,窗明幾凈、氛圍溫馨,所長羅宇彪微笑著接待來往的群眾,其中一大部分是答疑與引導工作。

“現(xiàn)在市民群眾的法律意識越來越強了,時常有人上門來尋求法律咨詢與法律援助等服務。”羅宇彪說,“我們會根據(jù)當事人的情況,引導其線上預約或者到市、區(qū)法律援助窗口;面對特殊困難群體,必要時也提供上門的法律服務。”

黃石鎮(zhèn)是莆田人口大鎮(zhèn),工業(yè)密集,擁有常住人口20多萬,外來務工人員眾多,各類糾紛時有發(fā)生。“對于老年人、務工人員等群體來說,事情‘有處說、有人管’,就是安全感。”羅宇彪說。

93歲的老人程某年邁體弱,膝下雖有兩兒兩女,但生活起居甚至住院治療卻幾乎無人照料。去年,程某的小兒子來到黃石司法所,向荔城區(qū)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援助。由于老人行動不便,中心當即指派代理律師上門,了解老人的訴求并代其出庭訴訟,經(jīng)法院調解,由程某的4個孩子每月支付贍養(yǎng)費并輪流照看陪護,確保老人安度晚年。

作為困難群眾獲得法律服務的重要通道,提升服務可及性至關重要。莆田市依托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司法所、村(居)委會等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點。截至目前,已在全市54個鄉(xiāng)鎮(zhèn)、69家單位、3家行業(yè)組織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973個村(居)建立法律援助聯(lián)系點,打造“城區(qū)15分鐘、鄉(xiāng)村半小時”法律服務圈,讓困難群眾更高效、方便地獲得法律援助服務。

不僅如此,為延伸服務觸角、不斷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莆田市統(tǒng)籌實體、熱線、網(wǎng)絡三大平臺,推進“12348”法律服務熱線“7×24”小時服務,為群眾提供多元化、一站式法律服務平臺。同時,建立法律援助案件異地協(xié)作機制,實現(xiàn)全省范圍內就近申請、網(wǎng)上通辦,保障更多人群享受法律援助、更便利地獲得法律援助。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評世衛(wèi)大會拒列涉臺提案 國臺辦:任何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