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省政府表彰首屆“福建慈善獎”獲得者。在愛心慈善楷模獎項中,福鼎市貫嶺鎮(zhèn)退休干部鄧昌朝入選。多年來,鄧昌朝用自己的一舉一動踐行慈善初心,如今又有了“新事業(yè)”。
傍晚時分,66歲的鄧昌朝在福鼎市實驗小學上完“國學講堂”后,像往常一樣拎起手提袋,輕微佝僂著走出校門。見到路旁廢棄的水瓶、紙張,他不時躬身撿起。“撿這些廢紙破瓶都成習慣了,不僅環(huán)保,還能賣了攢點錢,幫助更多人。”鄧昌朝一臉自豪地向記者展示一路的“收獲”,“積少成多,可以成就一個個‘大希望’!”
樸實的話語背后,是一段長達近30年的愛心歷程。
上世紀90年代,鄧昌朝是福鼎市貫嶺鎮(zhèn)一名普通的基層干部。據(jù)他回憶,當時條件艱苦,當?shù)赜泻芏嘭毨W生。走訪中,一個面臨輟學的初中小女孩對鄧昌朝說:“就算少吃一頓飯,我也想要去讀書。”
一句話,觸動人心,也打開了鄧昌朝的公益夢。自那時起,鄧昌朝開始從自己的工資中擠出一部分捐資助學,甚至撿拾廢品賣錢,被人笑稱為“乞丐干部”。對這個稱呼,他卻毫不在意:“保持初心,才能堅持到底!”
為了讓這份公益事業(yè)獲得更多助力,鄧昌朝先后在貫嶺鎮(zhèn)設立愛心環(huán)保站、“鄧昌朝勞模工作室”,發(fā)動一批批干部參與。其中,“鄧昌朝勞模工作室”除了臨時堆放廢品外,還存有資料檔案,詳細記錄著每一個受助者的家庭基本信息以及捐助信息。鄧昌朝解釋,這可以更全面了解受助者信息,在提供物質(zhì)幫助之余,給予更多精神鼓勵與心靈救助。
受助學生寄來的感謝信堆滿了案頭。“去年通過了研究生初會,新一年將努力考過教資”“我想像大姐一樣去廈門上大學,然后再去參軍入伍”……鄧昌朝念起一條條喜訊,眼眶逐漸泛起了淚光。他說,希望用善舉給孩子們、身邊人樹立榜樣。
一傳十、十傳百,鄧昌朝的感人事跡影響帶動了越來越多人。
近30年來,鄧昌朝牽頭成立了扶貧助學、環(huán)保志愿、家庭講堂3支志愿者隊伍,總?cè)藬?shù)超過百人,并輻射帶動了8000多位捐款人、募捐到530多萬元善款、幫助了1626人次……數(shù)字在疊加,希望的種子也跟著落地開花。
“幫人幫到底,幫人要幫心,只有將愛心傳遞,形成輻射、循環(huán),才能幫助更多人,促進社會更加和諧。”鄧昌朝說,“從單打獨斗到團隊協(xié)作,我們也有了更多時間做更多像樣的事。”
在福鼎硤門畬族鄉(xiāng)秦石村石蘭自然村嶺子頂,3座古民居煥然一新,成為福鼎市孝德文化研學基地。一有時間,鄧昌朝就要到這里的庭院中伺候花草。
“這是我們團隊去年9月啟動的新事業(yè),通過修舊如舊,為中小學生提供一個體驗古村文化和農(nóng)耕文化的好去處。”鄧昌朝介紹,目前該基地已順利完成改造和布展,預計下月正式投入使用。
近幾年,鄧昌朝還在福鼎管陽鎮(zhèn)德成學校、石蘭自然村設立“勞模工作室”,引導村民們在保護古樹的基礎(chǔ)上植樹上千棵,開展“道德講堂”“國學講堂”等活動,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讓“愛心雪球”越滾越大。
愛心不間斷,公益有力量。“只要我還走得動,就要將助學、助殘堅持下去。”年復一年,鄧昌朝依舊奔波在公益路上,希望這份愛心被更多人理解、接受,并接力延續(xù)。“我也將發(fā)揮余熱,以‘勞模工作室’為主陣地,做好助學、環(huán)保、家庭教育、道德講堂、國學講堂、古村落保護等工作,幫助更多人!”他說。(本報記者 范陳春 通訊員 王婷婷)
責任編輯:趙睿
- 正在公示!首屆“福建慈善獎”擬表彰名單公布2022-12-21
- 福建慈善領(lǐng)域最高獎項 首屆“福建慈善獎”評選工作啟動2022-04-29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首屆中國白茶交易大會在福鼎市點頭鎮(zhèn)開幕2023-04-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