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芳菲水仙開。春節(jié)期間,水仙花的身影再次占據漳州花卉市場的“C位”,許多店老板把水仙花擺在店里最顯眼的位置。
作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一、福建省省花和漳州市市花的水仙花,在漳州有著500多年的栽培歷史。漳州是水仙花之鄉(xiāng),擁有全國最大的水仙花栽培生產基地,其總產量和市場占有率均占全國的97%以上,素有“天下水仙數漳州”之美譽。
走過500多年的風霜,漳州的水仙花產業(yè)如何適應新時代的形勢,克服自身短板,在種類繁多的年宵花市場上更好地綻放?日前,記者走訪漳州花卉企業(yè)、農戶和商戶,一探究竟。
時代陣痛倒逼轉型
圓山山麓,良田連片。冬日暖陽驅散了晨露帶來的寒氣,花田中嫩綠的枝葉間,開出了黃白相間的水仙小花。
在漳州高新區(qū)九湖鎮(zhèn)蔡坂村的《張氏家譜》中,就對水仙花有這樣一段記載:“明景泰年間(1450—1456年),在河南為官的族人張光惠告老回鄉(xiāng)時,船過洞庭湖從水面拾得兩顆水仙花頭,帶回家鄉(xiāng)在圓山腳下的琵琶阪種植。此后水仙花日益繁衍,擴至鄰村,到清代末葉,面積已達800余畝,并開始銷往吳越等地。”
“九湖鎮(zhèn)的新塘、下庵、蔡坂、田中央等7個村落,土地濕潤,以黏土沙壤為主,常年有充足的日照,又瀕臨溪流,有穩(wěn)定而充裕的水源,加上處于溫泉帶,地表溫度較高,十分適宜水仙花頭的貯藏和休眠期分蘗發(fā)育。”漳州市政協海峽文史資料館原館長江煥明在《漳州水仙花種植傳統(tǒng)村落文化資源》中提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讓水仙花在圓山腳下“安了家”,每到春節(jié)期間,圓山的水仙花盛放,點點黃白,十分賞心悅目。這片區(qū)域的農戶也靠著世世代代的水仙花種植和銷售,闖出了一片天地。
然而,隨著花卉產業(yè)在漳州蓬勃發(fā)展,水仙花產業(yè)的短板也逐步凸顯。
與其他品種的花不同,每一株水仙花都要經歷三年的寒冬酷暑才能迎來綻放,即“三種三收”;本土水仙花的花期也短,僅一周左右,售賣的價格還相對較低。
“多年的輪種,讓土地的肥力有所下降。再加上水仙花的花期太短,種植時間又長,收益率太低,農戶獲得的經濟效益不高,久而久之,很多人就改種其他的花種,水仙花的種植面積也慢慢減少了。”漳州圓山水仙花發(fā)展有限公司職員陳藝潔告訴記者。
長周期、低收益、品種單一,讓水仙花的市場在近幾年逐漸被其他的年宵花搶占。數據顯示,2000年后,漳州水仙花的種植面積每年減少幾百畝至上千畝。
轉變迫在眉睫。
解決“種得少”的問題
2019年,《漳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水仙花原產地保護和產業(yè)發(fā)展的實施意見》出臺,在漳州水仙花原產地劃定了約6000畝的保護區(qū),其中又分為核心區(qū)和控制區(qū)兩個部分,確保3600畝的核心區(qū)土地作為水仙花的永久種植基地,保護水仙花的種植“火種”,并同步推進水仙花產業(yè)開發(fā)運營及其旅游配套設施建設,開展水仙花科研、展示、文化交流、旅游觀光、村莊改造等相關活動。
同年,漳州圓山水仙花發(fā)展有限公司成立,公司由漳州高新區(qū)財政局全資控股,負責建立水仙花項目的籌劃、融資、建設、管理的運營平臺和示范帶動主體,促進區(qū)域水仙花產業(yè)的發(fā)展。
“之前,種水仙花很難賺錢,很多和我們一樣的花農都去找別的出路,種別的花。”張明海是九湖鎮(zhèn)人,世代務農,水仙花價格走低,他家的水仙花種植面積一度縮減到不足2畝。
“我們將保護區(qū)的耕地統(tǒng)一收儲整合,并進行整體的土壤改良,再返租給農戶,還給種植水仙花的農戶每畝每年1000元的補貼,推動農戶繼續(xù)種植水仙花。”陳藝潔告訴記者,目前,這項補貼已惠及保護區(qū)1000多戶種植戶。
2021年,《漳州水仙花保護管理辦法》出臺,圍繞漳州水仙花保護管理工作作出了更加細致的規(guī)定。其中提到,明確傳統(tǒng)種植區(qū)所在地縣(區(qū))政府應當依法加強傳統(tǒng)種植區(qū)的道路交通、水利設施、電力設施、種苗基地、園藝設施、科研、儲藏晾曬場所、生產技術服務體系等建設。
漳州市水仙花協會會長張文江認為,《辦法》的實施,為漳州水仙花打開新的發(fā)展格局,不僅有政府牽頭帶動水仙花繁育技術、栽培技術、銷售渠道等方面的提升和規(guī)范,同時也帶動了產業(yè)鏈下游的物流、包裝、化肥等企業(yè)發(fā)展,發(fā)揮了“一業(yè)帶百業(yè)”效應。
做起“種得好”的文章
解決了“種得少”的問題,漳州水仙花又在“種得好”上做起文章,通過改良土壤、品種,提升水仙花的產業(yè)價值。
目前,漳州市場上的銷售品種以本地的金盞銀臺、玉玲瓏等為主,但花期較短、品種品相單一,土壤肥力的下降也使得水仙花的種植品質不高。
2022年,漳州水仙花科技小院團隊一成立,就開始對土壤進行改良。團隊根據水仙的生長特點、土壤供肥的性能,以有機肥為基肥,保證土壤肥力,促進有機質的吸收。經過一年的“養(yǎng)護”,次年年終,土壤改良試驗田種下的水仙花球球莖周長超過30厘米的占兩成,其中有的球莖周長達33厘米,種植的水仙特級品接近六成,效果顯著。
與此同時,小院也在水仙花種質資源庫建設方面下足了功夫。目前,資源庫已收集保存國內外水仙花種質資源70份,覆蓋13類水仙花分類中的11類。近日,福建省林業(yè)局公布了《福建省林業(yè)局關于公布水仙花等3個省級花卉種質資源庫名單的通知》,水仙花種質資源庫通過認定,并被正式命名為“福建省漳州市高新區(qū)水仙花省級花卉種質資源庫”。
“這片大概2畝左右的試驗田里,我們引入了來自荷蘭、日本、美國等多個國家的61個水仙花品種,目前正在進行試種。未來將會根據生長情況選取適合漳州的品種,再進行推廣。”水仙花海的試驗田里,漳州圓山水仙花發(fā)展有限公司農技人員梁露紅正在察看首批種下的200來盆新品種“金色黎明”的長勢。
金色黎明花種源自荷蘭,花瓣呈金黃色,2月底開花,成片栽種花期可持續(xù)至4月。經過矮化、馴化、繁育等一系列的工作,首批盆栽有望于一季度投放市場。
“企業(yè)+高校”的合作模式,為漳州的水仙花產業(yè)發(fā)展注入新的血液,如今,科技小院已篩選出7個適合漳州本地種植的品種,且新發(fā)現2個變異品種,進一步推動產業(yè)提檔升級。(福建日報記者 楊凌怡)
責任編輯:唐秀敏
- 讓世界嘗到“漳州味”2025-02-15
- 漳州“返校定制專車”預訂火爆2025-02-14
- 漳州全市重點項目規(guī)模工業(yè)企業(yè)100%復工2025-02-13
- “秘訣”公開 漳州屬蛇最年長老人這樣養(yǎng)生2025-02-12
- 這個春節(jié),漳州就“巳”這么火2025-02-11
- 【網絡中國節(jié)·元宵】漳州元宵節(jié)怎么“鬧”?攻略來了2025-02-11
- 春運“小窗口”見證漳州“大變化”2025-02-11
- G319線漳州靖城田邊至牛崎頭段公路工程用地獲批2025-02-10
- 漳州出臺開展“產業(yè)發(fā)展項目建設爭先年”活動工作方案2025-02-10
- 漳州96111矛調熱線:幫群眾追回9萬元欠薪2025-02-08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臺商投資區(qū):畝均論英雄 寸土生寸金2025-02-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