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福清瑞巖山發(fā)現兩處戚繼光題刻

分別是“蹲虎石”和“觀音洞”,有重要史料價值

近日,福清市瑞巖山新發(fā)現兩處戚繼光題刻。題刻由福清當地文史學者與來自福建南安的文史學者王贊成共同認定。至此,瑞巖山共發(fā)現戚繼光題刻5處。

據悉,這兩處題刻,分別是“蹲虎石”和“觀音洞”,早已模糊的旁款依稀可辨“孟諸子”3個字。此前,瑞巖山已發(fā)現戚繼光的“穿云洞”“獨醒石”“三十七洞天”3處題刻。這5處戚繼光題刻,對研究戚繼光抗倭歷史和戚繼光與福清的關系,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孟諸子”,是戚繼光的自號。戚繼光(1528年—1588年),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登州(今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區(qū))人,明代杰出的軍事家、詩人、民族英雄。戚繼光曾率戚家軍兩度入閩抗倭,曾屯兵福清,并多次在繁雜軍務間隙,在瑞巖山上賞景觀石、登高遠眺,在瑞巖山留下了《望闕臺》《宜睡洞》《振衣臺》三首詩。當地至今盛傳著與戚繼光抗倭相關的許多故事與傳說。

新發(fā)現的題刻“蹲虎石”,位于瑞巖山頂佛仙樓下方的石道旁邊,幅寬約90厘米,幅高約30厘米,行書。大字每字寬約26厘米,高約30厘米。據悉,蹲虎石,又名伏虎石,貌似一虎。人站其上俯視,其猶如猛虎下山。

題刻“觀音洞”,位于瑞巖寺后面的觀音洞口,幅寬約42厘米,幅高約140厘米,楷書。大字每字寬約42厘米,高約42厘米。據悉,觀音洞是善男信女赴瑞巖山祈求平安的必往之處。

瑞巖山風景區(qū)是福清市東部文化走廊的重要節(jié)點,山川俊美、風景極佳,多奇巖青石,游人無不鐘情于此。諸景觀內擁有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摩崖石刻百余處,篆隸楷行草五體俱全。其中,包括宋代駐軍在此的任子寧、元代福建行中書省奉訓大夫理問官王伯顯、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明神宗萬歷皇帝、邑人內閣首輔葉向高以及禮部尚書陳經邦等名人題刻,為瑞巖山形成遺存完整、數量豐富、成線成片的摩崖石刻群奠定了基礎。

瑞巖山摩崖石刻群存有眾多的文人墨客詩文,時間跨度達1000多年,是展示福清深邃文化的一面旗幟,也是研究區(qū)域歷史信息與書法藝術的重要實物,已成為自然景觀與人文元素水乳交融的旅游目的地和網紅打卡點。

福清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福清市博物館已將館藏的100多幅拓片整理、修復和數字化處理,印制成《瑞巖山摩崖題刻拓片集》。同時,他們正在開展珍藏的摩崖石刻拓片電子掃描工作,讓這些文化瑰寶能夠久遠傳下去。(記者 王光慧 通訊員 林秋明 文/攝)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1.53億人次、2090.95億元!福建一季度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