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一頓外賣竟有21個包裝盒、各類附加配送花樣百出……

外賣包裝該“瘦瘦身”了

一頓外賣有20多個包裝盒、各類附加配送花樣百出、“零餐具”選項如同虛設……隨著外賣越來越多走進群眾生活,外賣包裝、餐具等紛紛“內卷”,引發(fā)了包裝過度的問題。福州外賣行業(yè)塑料污染現(xiàn)狀如何?越來越卷的外賣包裝帶來哪些負擔?怎樣推動解決外賣過度包裝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記者近日進行了采訪。

“精致外賣”產生眾多餐盒

14個一次性包裝盒、4盒蘸料、外加1個外層包裝和2個筷子包裝,吃完一頓199元的雙人套餐烤肉外賣,福州市民劉戀(化名)數(shù)了數(shù),共有21個一次性包裝盒,層層疊在一起,塞滿兩個垃圾袋。

為了抓住年輕人消費市場,福州不少餐廳推出了“精致外賣”服務,讓顧客在家里也能吃出滿滿的餐廳氛圍感。然而,這產生了眾多的外賣餐盒,而且“萬物皆可送”,比如砂鍋、電烤鍋、桌布等。各類配送可謂花樣百出,有些商家的打包費就高達十幾元。

近日,記者點了一份44元的鮑魚撈飯,打開精致的方形紙質禮盒,掀開內部紙質固定板,撥開保溫錫箔紙,最終看到一個小巧的砂鍋,撈飯里有一只鮑魚。記者致電商家,該店負責人任女士說,為了保障食品安全,砂鍋不回收,送砂鍋是為了讓顧客有更強的體驗感。

記者采訪時,不少市民反映:“明明勾選了‘無需餐具’選項,但商家還是會配送一次性餐具。”近日,記者親測了6家外賣商家,發(fā)現(xiàn)只有1家沒有配送餐具。這種“視而不見”讓人頗為失望。記者致電多個商家,得到的回應大多是“到了餐點人手忙不過來,索性統(tǒng)一配了餐具”“打包時沒有留意”等。

對于商家的過度包裝行為,消費者買不買賬?“開始還挺新奇的,沒想到點個外賣還得到鍋!但是后面就感覺不對勁了,家里砂鍋越來越多。”市民林女士有些哭笑不得。更多消費者的反饋是,大大小小的塑料垃圾成了餐后的負擔。在經常加班的“90后”吳先生看來,福州實行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他有時錯過了投放時間,看到門口堆起來的外賣垃圾就頭疼。

外賣塑料餐盒去了哪里

記者了解到,目前福州有3萬多家餐飲商戶從事外賣業(yè)務,按照一家商戶線上月售1000單,每單多配一個外賣餐盒來算,福州一個月就會增加3000多萬個一次性塑料餐盒,假使每個餐盒厚1毫米,這些餐盒疊加起來就相當于3.5座珠穆朗瑪峰的高度了。

這些塑料餐盒最終去了哪里?垃圾分類管理員是決定其流向的首個關鍵點。在福州做了4年垃圾分類管理員的老吳告訴記者,外賣塑料包裝回收價格只有塑料瓶的一半,甚至一半還不到,而且很占地方,有些管理員干脆都不回收。對于他來說,回收的外賣塑料包裝都會拉到資源回收點進行處理。

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整個塑料回收市場供大于求。近日,記者聯(lián)系到福州一家專門從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企業(yè)——徐利峰環(huán)??萍加邢薰荆撈髽I(yè)回收了全市近30%~40%的塑料垃圾。在企業(yè)的回收分揀基地,記者看到外賣塑料包裝盒堆在單獨的廠區(qū),一旁還堆著一排排噸袋包裝的再生塑料顆粒等待出售。

企業(yè)負責人阮小紅從麻袋上戳出一個洞,白色碎片狀顆粒露了出來。他感嘆,今年塑料回收市場行情并不樂觀,但是外賣餐盒卻越來越多,單單清洗環(huán)節(jié)的污水處理就難住了不少塑料回收企業(yè),部分沒有處理能力的企業(yè)就會偷偷排放。

那么,未被回收的塑料餐盒終歸何處?“塑料垃圾或在焚燒填埋過程中污染水土環(huán)境、增加溫室氣體排放,或最后轉化成微塑料進入生物體內,包括人類的食物中,最終匯集到海洋的數(shù)量也是不容小覷。”閩江師范高等??茖W校講師李娟說。最近,她在微信朋友圈轉發(fā)了一條學生身患淋巴癌的水滴籌信息。在痛惜之余,她也提醒,這幾年癌癥群體呈現(xiàn)年輕化趨勢,這與大家每天產生的塑料垃圾不無關系。

外賣包裝“瘦身”任重道遠

過度包裝等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日益引起社會與相關部門的注意。今年以來,福州全面啟動建設“無廢城市”,就固廢減量化、資源化作出具體安排,要求推動構建全過程精準分類體系,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

去年以來,市城管委與市商務局持續(xù)謀劃低值可回收物分揀中心建設,將外賣餐盒等低值可回收物納入垃圾分類績效考評;市市場監(jiān)管局自去年8月15日起,按照《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國家標準第1號修改單要求,持續(xù)為商品包裝“瘦身”。

令人欣慰的是,福州越來越多普通人也紛紛行動起來。在垃圾分類達人柯文灃的工作室內,他至今保留著曾經和屏東中學一起合制的報紙購物袋,“別看是報紙,但非常結實,裝個五六斤東西都沒問題!”他一直希望能夠推廣使用紙質購物袋。

作為高校教師,李娟不僅在生活中減少點外賣的次數(shù),還會將塑料污染等知識穿插到自己的教學中,讓學生意識到過度包裝對環(huán)境的污染,“自己能做的不多,能影響一些算一些。”

在小紅書等網絡平臺上,不少網民也展開了對外賣過度包裝的討論。不少網友認為,減少外賣過度包裝,最立竿見影的是“少點外賣”。近日,家住鼓樓區(qū)的“90后”黃女士開始重拾做飯習慣。8月9日中午,她做了一個冬瓜蟶子湯和一個青椒炒香干,既不用為大大小小的外賣包裝發(fā)愁,又重新找回了互聯(lián)網時代迷失的生活氣息。(記者 沐方婷)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有福之州 全民惠游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