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考試畢業(yè)季風險與應對攻略

——福州市教育局安全提示

高考大幕正在徐徐落下,中考的腳步聲依稀可聞,隨之而來的有會考、畢業(yè)考,有畢業(yè)離校,有期待中的端午節(jié)、暑假,有暑期、汛期、招考發(fā)榜期……如何通過學業(yè)的考測,如何奔赴下一個考點,家庭、學校、社會、網(wǎng)絡層面都需答好考卷。在此,福州市教育局發(fā)出四點安全提示:

一、守底線。孩子可能沒考好,可能上不了心怡的學校,可能通過網(wǎng)游來釋放壓力,甚至可能因父母分離、家庭變故積聚了極大的負面情緒和心理壓力……作為家長、老師,這個時候應“和風細雨”而不是“暴風驟雨”,應“從長計議”而不是“只顧眼前”,應“退求其次”而不是“盲目攀比”。學生亮眼的成績單,不是分數(shù)與名校,而是責任擔當、健康平安;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不是“頭部”名校,而是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底線需要我們堅決守住,沒有平安健康的“1”,后面的一切都歸“0”。大道至簡一句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二、做減法。進入考試、畢業(yè)季,面臨升學、放長假,師生家長心理都可能發(fā)生不同程度的變化,部分學生壓力陡增,意外事件的風險也會不期而至。作為家長、老師、學校,要善做減法、善作善成,一切按計劃行事,不能想起一出是一出,不能讓自身暴露的潛在的負面情緒和焦慮輻射影響到孩子,更不能“一刀切”地壓擔子,搞作業(yè)、刷題層層加碼。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每一場考試只是學業(yè)的測試??荚?、升學、畢業(yè)、暑假的背后,是家庭、學校、社會、網(wǎng)絡世界共同奔赴的壓力“測試”和成長“護航”。做減法,減下來的是心理包袱,贏得的很可能是理想抱負。

三、強心育。未來已來。心理健康教育愈加重要,疫后綜合征、考試綜合征、網(wǎng)絡綜合征、家庭教育綜合征等,已成為亟待思考解決的重難點問題。廣大教育工作者要堅持堅守“培根鑄魂、啟智潤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將二者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遵循。當下,要突出抓好心理家訪落實,突出考前心理輔導、考后心理跟蹤、心理危機干預,突出畢業(yè)放假期間的心理篩查、服務援助。家庭教育伴隨人的一生,每一位優(yōu)秀學生的背后,必有一個健康肌理的家庭。溫馨提示廣大家長:條條大路通羅馬!家庭教育和環(huán)境的主基調為立德樹人,主課題為心健育人,主視覺為拴心留人。

四、明責任。培養(yǎng)健康、理性、平和的學生,培養(yǎng)“四個自信”的好孩子,勝過人云亦云的“金榜題名”“旗開得勝”。教育戰(zhàn)線正在經(jīng)歷“雙搶”時節(jié),也必然持續(xù)歷經(jīng)一季季播種、一茬茬收成。我們通過奮斗,披荊斬棘,走過了萬水千山。我們還要繼續(xù)奮斗,勇往直前,創(chuàng)造更加燦爛的輝煌。責任是奮斗的注腳,知責、盡責、負責,是成就莘莘學子的必然。班主任輔導員,你們責無旁貸,請把家訪溝通、心理關愛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學科教師,你們義不容辭,請讓課程思政、心理發(fā)現(xiàn)兼容并蓄、主動找補、提前預警;家長朋友,你們責如泰山,請做到心細如發(fā)、育之有方、潤物無聲,真正成為孩子的“心”上人!

推薦閱讀: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中高考

而是四五年級和初二

現(xiàn)在看到還不晚……    

真正決定孩子一生的,并不是中高考,而是四五年級和初二這兩個關鍵期。

把握住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長們都很關注孩子的中考、高考,認為這些才是對孩子一生至關重要的節(jié)點。但實際上,孩子在這些大考中的表現(xiàn)卻是在以下這兩個階段中定型的,那就是孩子四五年級和初二的時候。為什么這么說呢?趕緊往下看吧~

第一個階段:四五年級 

相信很多家長都聽說過這么一句話:“四五年級是道坎兒。”但它的重要性卻常常被家長忽視,在這個階段,如果家長對于孩子的很多變化處理不恰當,都會產(chǎn)生比較嚴重的后果。很多孩子在初中暴露出的問題都和在這個階段埋下的隱患有關。為什么這么說呢?

四五年級是孩子情感、情緒的突發(fā)期

孩子一般在10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他們強烈需要父母的尊重,需要父母把他們當作大孩子。但很多父母并不了解孩子這一心理,仍把孩子當小孩子看待,因此這一時期的孩子,常常因為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而故意與父母作對。

當孩子真正得到理解和尊重之后,他的一切消極、叛逆的情緒都會消失。孩子正處于情感的突變期,他們?nèi)菀咨鷼?、發(fā)火,但他們也容易感動。與送給他們昂貴的禮物相比,父母的理解和尊重更能讓他們感動。

四五年級是孩子厭學情緒的高發(fā)期

很多四、五年級孩子開始討厭學習,討厭寫作業(yè),甚至對父母常說的“要好好學習”等話也會表現(xiàn)出強烈的反感。這與孩子的自我意識形成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有關。

在一年級到三年級的時候,孩子會更多地遵從家長和老師的意見,從不會過多去想“為什么”,他們認為家長和老師的話就是真理。但是,到了四年級后,孩子的思維能力迅速發(fā)展,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獨立思維,他們開始思考:我為什么要學習?學習不好能怎樣呢?

由于自我意識剛剛出現(xiàn),這時候的孩子固執(zhí)地認為,自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這時,父母的嘮叨和命令不僅會令孩子感到厭煩,而且會給他們一種錯誤的信息:學習是一件很艱苦的事情,他在為父母而學習。在這種錯誤信息的感染下,孩子就會產(chǎn)生厭學情緒。而且,到了四、五年級,學習難度不斷加大,很多孩子都會感覺到對學習力不從心。如果父母還總是不理解孩子,甚至是斥責、打罵孩子,那孩子只能是厭惡學習,從而產(chǎn)生很強烈的厭學情緒。

四五年級是孩子學習成績定型的關鍵期

如果孩子在四、五年級能夠取得一個好成績,他們更容易對學習這件事情有自信,進而在以后的學習道路上,一直都保持優(yōu)異。但是,如果孩子成績很差,或成績平平,他們就不會體會到成績所帶來的成就感,進而就不會對學習產(chǎn)生信心,也不會對學習有積極性。

在孩子讀三年級之前,家長可以多問快樂、少問學習,但到了四、五年級,家長就應該多關心孩子的學習狀況了。這種關注并不意味著家長要更多催促、督促孩子學習,每天都要對孩子提及學習的事情。而是說,在四、五年級這個學習成績即將定型期,家長要拿出一定的精力,培養(yǎng)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幫孩子建立起學習的信心。

四五年級是孩子各種習慣的定型期

一位研究行為學的專家做了這樣一項調查:專家分別對小學四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的數(shù)千名孩子進行測試,這次測試的內(nèi)容包括知識測試、能力測試和習慣測試。測試的結果令這位專家很驚奇,因為他發(fā)現(xiàn),從小學四年級到高中三年級,孩子的知識得分和能力得分一直都在呈上升趨勢,但他們的習慣得分卻沒有太大改變。

專家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孩子習慣培養(yǎng)的關鍵期是在小學的中低年級,而四或五年級是一個“分水嶺”。從習慣養(yǎng)成的特點來看,四、五年級是強化好習慣和改正壞習慣的關鍵時期,過了這個關鍵期,這些壞習慣將不會輕易改掉。

從孩子意志力的發(fā)展特點來看,盡管這時的孩子意志力發(fā)展還只是初步的,并且是不穩(wěn)定的。但在這個時候,孩子的意志力發(fā)展開始由弱到強,由他律到自律過渡。孩子會通過克制自己,主動培養(yǎng)一些好習慣和改正一些壞習慣。因此,好習慣的培養(yǎng)和壞習慣的改正都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父母該怎么做?

1. 培養(yǎng)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

要想培養(yǎng)孩子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父母應該最先讓孩子明白這一點:有了負面情緒,沒有關系,說出來,看父母有沒有辦法。從心理學角度來講,科學的方法應當是這樣的:面對孩子表現(xiàn)出的悲傷或軟弱,父母一定不要呵斥,應該讓孩子盡情地發(fā)泄出心中的郁悶,只要孩子發(fā)泄夠了,他自然會恢復心情的平衡。此時,允許孩子適度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值得注意的是,10歲左右孩子交往的重心已經(jīng)由家庭轉移到了學校,同學之間的關系和友誼將成為影響孩子精神的重要因素。做父母的,不管你的孩子正處于哪個年齡段,你要想教育好他們,就必須提前了解他們的心理。

2. 經(jīng)常給孩子“積極暗示”

孩子的自信心除了來自于他們的自我激勵外,還需要來自于父母的賞識和鼓勵。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這樣,家長說他聰明,他就聰明;家長說他笨,他真的會變笨。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講的“暗示”作用。

正確的做法是,即使孩子真的記憶力不好,在學習方面真的有缺點,家長也千萬不可輕易批評孩子。而是給予孩子積極的暗示:“你很聰明”“你在媽媽心中是最棒的!”千萬不要覺得這會讓孩子驕傲,在這個階段,鼓勵會讓孩子激發(fā)出更多自信。

3. 父母要謹慎對待“陪讀”

很多家長每天晚上都輔導孩子做作業(yè)、為孩子檢查作業(yè),這種陪讀現(xiàn)象是毀滅孩子學習信心和學習興趣的“殺手”。10歲左右的孩子,雖然很多事情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想法,但畢竟是孩子,愛玩是天性,他們總想快點把作業(yè)做完,以便去玩。于是很多壞毛病便從他們的作業(yè)中體現(xiàn)出來,如:粗心馬虎、不認真思考問題、考慮問題不全面……如果沒有家長的參與,孩子就會因此而必須承擔自己行為所造成的后果——挨老師的批評。

但是家長卻剝奪了他們承受自然后果的權利,家長在為孩子檢查作業(yè)時,把他們的錯誤都指出來了。當孩子有了依靠時,孩子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信心都會明顯地降低。

4. 培養(yǎng)好習慣用加法,克服壞習慣用減法

父母一定要記住這樣一條真理:孩子的好習慣越早培養(yǎng)越好。10歲左右,孩子的大腦進入了一個迅猛發(fā)展期,這時的孩子已經(jīng)有了理性思維的能力。再遇到問題,他們已經(jīng)能夠做到理智思考、換角度思考了。

而在理性思維剛剛出現(xiàn)的四、五年級左右,父母的這種暗示則是非常必須且必要的。父母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必須有一定的權威和毅力,在征得孩子同意的基礎上,給孩子制定出一些“紀律”和“規(guī)則”。

第二個階段:初二年級 

有句諺語:“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很多老師和家長都深有體會,初二年級是學生的一個“事故”多發(fā)的危險階段。很多孩子在小學、甚至在初一都是“好學生”,怎么一到初二就滑落下去了呢?

初二就是沖向山峰的“坡兒”

與起點處相比,它少了許多的鼓勵、期待;與終點處相比,它少了許多的掌聲、加油。它是孤身奮斗的階段,是一個與寂寞為伍的階段,是一個比拼耐力、意志、自控力的階段。

大家公認,初二是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在別人奮力攀登的時候,有些孩子卻產(chǎn)生懈怠放松的心理,很容易滑落坡底。再加上與初一的知識相比,初二的知識內(nèi)容要深得多、難得多,很多學生感覺學習吃力,產(chǎn)生了畏難情緒,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有的孩子甚至破罐子破摔,放棄了學習。

容易早戀、虛榮心強

初二年級的學生基本上已經(jīng)進入了青春期,青春期性成熟會帶來好奇心和探索欲。這個時期的青少年,對異性有著羞澀的好奇心,早戀現(xiàn)象也就層出不窮。因為自我意識的增強,他們會常常注視自己。他們喜歡時尚的衣服,華麗的服飾,新潮的電子產(chǎn)品,喜歡表現(xiàn)自己。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花錢大手大腳,浪費了時間,蹉跎了學業(yè)。

早戀以及對外表的過分關注等因素,再加上學習難度的加大,很多同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導致成績下降。

孩子疏遠父母、反抗性強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迅速發(fā)展,做事喜歡按照自己的意愿,敢于質疑家長的權威。受荷爾蒙的影響,他們愛激動,常常發(fā)脾氣,喜歡與大人唱反調,甚至會頂撞家長,逆反心理嚴重,和父母關系疏遠。

初二時期,媒體和同伴對學生影響比較大,甚至超過父母和老師。有時候,父母、老師的一千句,還抵不上他伙伴的一句。

意志力和毅力上的問題

初二一年的知識量大大增加,這時,不努力是絕對學不好的。由于學生剛進入初二,心理發(fā)展不成熟,對自己的認識不足,困難面前,找不出或不想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就索性自我安慰,自我放棄。又由于學習的長期性,需要學生堅持不懈地學習。但部分學生缺乏起碼的意志和毅力,怕吃苦,怕受累,就產(chǎn)生應付的心態(tài),造成學得不扎實的情況,被淘汰下來就是必然的。

家長如何做?

1. 做一個溝通平和的家長

父母要多與孩子交流溝通,不要把教育孩子的任務都交給學校和老師。要多傾聽孩子的內(nèi)心,理解他們的需求,保持親子溝通順暢。但是切忌嘮叨、啰嗦,青春期的孩子最反感家長的嘮叨。孩子最不喜歡的家長的共同特征就是“居高臨下”。

因此,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一定要平等,以營造和睦的親子氛圍,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教育孩子,宜采取疏導而不是堵塞的方法。“堵”必定會有疏漏,而且會使孩子的心事越積越多,還可能使孩子走向極端。中學階段的孩子容易沖動,家長是成年人,應該理智,應立即主動采取適當方式停止爭辯,但絕不能放棄孩子。等雙方冷靜后,再來開導孩子,效果會好得多。

2. 做一個耐心正能量的家長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很多家長很容易失去耐心,強行管教,不僅起不到作用,還會加重孩子的抵觸心理。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少一分責怪,多一體諒,多一點耐心和包容。

培養(yǎng)孩子刻苦、勤奮的優(yōu)良品格。只有會學習的孩子才會有真正的、長久的快樂。教育孩子,不要迷信天才,要相信勤奮。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多帶孩子到對孩子有良好影響的場所去活動,盡量避免不良環(huán)境對孩子的影響。

3. 做一個關注孩子的家長

和這個階段的孩子建立良好關系的最好途徑就是平等、尊重。家長要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給孩子留有一定的空間,不要干涉、侵入太多。別只盯著孩子的學習,多關注孩子接觸的東西,爭取讓孩子少受不良影響。這一點家長要十分注意。

最好在孩子上初一時就與孩子講清道理,說透危害,“約法三章”。在出現(xiàn)這些問題的苗頭時,及早發(fā)現(xiàn),早做工作。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有福之州 全民惠游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