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中后,陳瑩從尖子生變成普通生,首次化學測驗只得20多分。班主任嚴厲教誨,引起她的反感。考上廈門大學后,她聽了一場“三愛”教育講座,老師讓她們拿出勇氣面對曾經(jīng)不解的愛。陳瑩最先想到的是這個讓她記恨很久的老師。假期一到,陳瑩直奔高中母校尋找當年的班主任。聽了道歉原因后,老師卻哈哈大笑。一場遲來的道歉,讓陳瑩覺得愛是如此深邃。談起不久前廈門高?!叭龕邸敝黝}教育活動在廈大啟動的情景,陳瑩依然心懷感激。
據(jù)廈門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洪碧玲介紹,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為重點的廈門各高校深入開展“愛黨、愛祖國、愛人民”的“三愛”主題教育活動,深受歡迎。三年多來,在這個活動的影響下,廈門各高校演繹了一個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愛,迸發(fā)只需有個機會
從校級“三愛”演講比賽一直到區(qū)級、市級比賽,廈門軟件學院學生許瑞弘依然記得當時的心情:當初只為完成班主任給的任務,以為獲獎后可以“收山”;隨后在區(qū)里獲獎,又打起作罷的念頭;最終被告知進入市級選拔賽,直到拿到全市高校三愛演講比賽的一等獎。對于這一切,他很感激老師一次一次“誘”其深入。此后,“三愛”各項活動他都積極參加。
以前沒心思當老師,而現(xiàn)在特別想和孩子們在一起。廈門工藝美術學院洪玉汝的轉變始于一次支教。她向記者回憶起在溪聲小學的最后一堂課。當時,她與小朋友在20多米長橫幅上共同繪制出“妙筆丹青畫祖國”畫卷,讓孩子、家長、老師興奮得無以言表。這個畫面,讓她終身難忘。
廈門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學生施潔琳說,我并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名志愿者。最初感動源于一次在廈門做文明交通督導志愿者。有一次,施潔琳“站崗”的路口交通指示燈壞了,冒著可能被撞到的危險,她站到了斑馬線中間以手勢示意,不少司機向施潔琳豎起大拇指。施潔琳說,自己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志愿者給人帶來的力量。在校不到兩年,她的志愿服務時間已經(jīng)達到200多小時。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