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可正是無憂無慮的年紀,誰又愿意過早承受責任的重擔呢?城市里的孩子感冒發(fā)燒,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齊上陣,溫馨呵護生怕有一絲照顧不周,可六盤水的11歲白血病男孩,為了減輕家里負擔,孤身一人從貴州到云南跨省去做化療,而這種情況竟已持續(xù)了一年,然而等待他的,還有長達兩年的求醫(yī)路……
禍不單行11歲男孩突發(fā)白血病
這個讓人心酸的堅強男孩叫石路遙,今年11歲,家住貴州水城縣化樂鎮(zhèn)泵丼村花貢組。這是個偏僻的小山村,至今未通公路,到鎮(zhèn)政府需要在峽谷中步行2小時。
2005年11月,石路遙就出生在這個小山村。由于家境貧寒,在他兩歲的時候,母親就離家出走,至今杳無音訊。小路遙一直和爺爺奶奶住在老家,小學三年級時,在安徽打工的父親,將他接到了身邊,并在當?shù)乩^續(xù)就讀小學。
對于小路遙而言,平靜而幸福的生活竟是一種奢望。當他以為日子會一帆風順悠哉自得地過下去時,命運卻給了他當頭棒喝,粗魯?shù)卮蚱屏怂麑ξ磥淼幕孟搿?013年11月20日,小路遙突然高燒不退,在安徽就醫(yī)后,被告知患上了白血病,需要轉(zhuǎn)院至北京或上海治療。北京上海路途遙遠,父親不想讓孩子如此顛簸。幸運的是,經(jīng)過多方打聽得知,昆明兒童醫(yī)院治療該病技術不錯,于是父子倆在好心老板的幫助下來到昆明看病。
經(jīng)昆明兒童醫(yī)院確診,小路遙患的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需要長期化療。就此,他開始了漫長的求醫(yī)路。
對于一個農(nóng)村家庭而言,化療的費用無疑是個天文數(shù)字。但小路遙的父親及親人并沒有放棄他,他們多方湊錢,想盡一切辦法挽救孩子的性命。雖然親朋好友紛紛捐款相助,但到2015年秋,小路遙已總計花去了30萬元的醫(yī)療費用,父親也為此欠下債務20多萬元。
為了后續(xù)的治療費用,無奈的父親只能返回安徽繼續(xù)打工掙錢小路遙則被送回老家,由爺爺奶奶照看,但仍需不定期回醫(yī)院作骨髓穿刺治療。
心疼家人 孤身上路跨省治病
回到老家后,堅強的石路遙作出了兩個與年齡不相符的決定:一是返校讀書,二是每次都只身跨省去醫(yī)院治療,以減輕家里的經(jīng)濟壓力。
2015年8月底,他趕在開學前一天,一個人從化樂鎮(zhèn)坐上中巴車,前往六盤水火車站,并于次日凌晨3點登上前往昆明的火車。那一晚,才10歲的他一個人在候車室坐了6個小時。“很想哭,但我不敢讓眼淚流出來,怕別人知道我是一個人。”小路遙說,還好,在昆明下火車后,只需要坐半小時的公交車,就能抵達醫(yī)院。
骨髓穿刺治療完畢后,通常都需要平躺6個小時才能起床行走,然而因為要連夜趕火車返回六盤水,小路遙不得不忍者疼痛馬上起身去趕火車。到了六盤水還是半夜,他也只能在候車室等待天亮,再坐車回家。
去年9月至今,小路遙已只身10次跨省就醫(yī)。“我都記不清多少次在火車站等天亮了。”談到求醫(yī)路,小路遙終于哭了出來。
返校讀書 休學兩年后再取佳績
去年9月開學半個月后,小路遙告訴爺爺奶奶他要返回校園,自此,他開始在化樂小學讀五年級。就這樣,休學兩年的他,一邊孤身一人做跨省治療,一邊用功讀書。
“那時,他看上去精神狀態(tài)較差,也顯得很孤獨,但成績卻出奇的好。”小路遙的語文老師彭璐說,當時得知孩子的情況后,她又吃驚又心酸。
小路遙說,在休學的兩年間,他一直在看書,鞏固學過的課程,甚至問堂姐借了書,自學5年級的課程,這是他成績較好的原因。據(jù)老師介紹,這一年來,小路遙的每一次數(shù)學考試,均是100分,語文也在90分以上,在班上一直排名第一。每一次請假去治療回來后,他也會主動把作業(yè)做好補交上來。
為了讓小路遙不孤獨,老師還特意讓他帶領4個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共同學習,同時在生活、心理上給予他關愛和輔導。“同學都很喜歡我,一起和我學習。”小路遙高興地說。
據(jù)醫(yī)生介紹,小路遙目前已經(jīng)進入后期治療,不用換骨髓就能康復,但仍需要長達兩年時間。對此,父親很高興,目前孩子的治療費已降至每月2000元,但兩年仍需要花上5萬元左右,這對他來說依舊壓力很大。
據(jù)化樂鎮(zhèn)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鎮(zhèn)里已為小路遙爭取到了各種救助資金5000元,下一步將繼續(xù)給予幫扶。9月24日,水城縣民政局相關人員也前往化樂看望了小路遙。相關人士表示,將盡力對其進行救助。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