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整齊的“木活字” 鮑承康 攝
中新網溫州8月20日電(見習記者 潘沁文 通訊員 陳思思)“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夠把‘木活字’這門老手藝傳承下去。”來自浙江省瑞安市東源村的“非遺”木活字印刷術省級傳承人王志仁感慨道。
追溯歷史,瑞安民間特別重視宗譜的修訂,一直保留著修訂宗譜的習俗。木活字印刷術與修譜緊密相連,因而得以延續(xù)數(shù)百年流傳至今。而專門替人編修宗譜的人,在當?shù)乇环Q為“譜師”。
刻字最難、最花時間、最講究技巧 鮑承康 攝
19歲跟著叔叔學習“木活字”,至今已有43年,“譜師”王志仁的工作室里整齊地碼著一個個小木框,其內排列著一厘米見方的小棠梨木塊,上刻反寫的老宋體漢字,這就是“木活字”。
在代代相傳的“譜師”眼中,瑞安木活字印刷術嚴循古法,刻字有刀法,撿字有口訣,排版有格式,印刷有講究。
“木活字印刷的20道工序中,刻字最難、最花時間,也最講究技巧。”王志仁坦言,“以往接到族譜,我最怕的是,跟別人約定好修訂完成的時間,但是到了時間,字卻還沒有完全刻好。”
在當今科技發(fā)展的洪流之下,需要耗費時間、精力的木活字印刷術正遭遇著后繼無人的窘境。
2008年6月,瑞安東源木活字印刷術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11月15日,又以“中國活字印刷術”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足見其傳承之重要與緊迫。
據瑞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鄭建俊介紹,目前該市縣級以上的木活字印刷傳承人僅有15位,平均年齡都在50歲以上。
為培養(yǎng)更多的木活字傳承人,近年來,瑞安市通過制定活字印刷術傳承人帶徒授藝計劃、建立校園“非遺”傳承基地等舉措保護“非遺”生態(tài)。多位“木活字”傳承人將這門古老的技藝帶入年輕人的課堂。
自2012年起,王志仁奔走于各個木活字培訓班、中小學拓展課和大學課堂,將自己40余年制作“木活字”的經驗傾囊相授。
如今,來自澳大利亞等地的“洋學生”也坐在了“木活字”教學課堂里,王志仁滿是欣慰:“上課培訓能讓更多人了解木活字印刷術。我一定會把學生帶好,把木活字發(fā)揚光大。”
責任編輯:趙睿
- 東源村的木活字修譜師2017-06-27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于偉國唐登杰到福建中醫(yī)藥大學調研:努力建設2018-11-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