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獨門技藝教與鄉(xiāng)鄰共享
——訪固原磚雕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卜文俊
卜文俊在制作磚雕作品
入夜時分,在位于寧夏固原市隆德縣的魏氏磚雕藝術(shù)有限公司,固原磚雕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卜文俊在磚雕工人下班后獨自進行著最后的排查工作,為明天要提交的3萬元貨物做準備。
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固原磚雕的第四代傳承人,卜文俊在過去的38年里,將魏氏磚雕從魏家特有的獨門技藝轉(zhuǎn)變?yōu)猷l(xiāng)鄰共享的文化資源,走出了一條魏氏磚雕的傳承創(chuàng)新之路。
魏氏磚雕藝術(shù)自晚清光緒年間由磚雕匠人魏孝祖創(chuàng)立,發(fā)展至今已有120余年歷史。其雕工精湛、古樸大方,融裝飾性和實用性于一體,代表作有“紋龍脊獸”“五鬃脊獸”“獅子滾繡球”“二龍戲珠”等,現(xiàn)被廣泛運用于樓房、寺廟等建筑中,在寧夏當?shù)叵碛休^高聲譽。
長期以來,魏氏磚雕以家族傳承為主,有“傳男不傳女,傳內(nèi)不傳外”的規(guī)矩。到魏氏磚雕第三代傳承人魏世祥時,盡管沒有兒子只有女兒,對于這個傳統(tǒng),他同樣不肯輕易放棄。1980年,魏世祥迎來了一位得力幫手,這位幫手便是卜文俊。作為魏家女婿,卜文俊第一次接觸到了魏氏磚雕,但由于身為“外人”,卜文俊始終沒有接觸到魏氏磚雕的核心技藝。面對魏氏磚雕日漸式微的現(xiàn)實,卜文俊多次勸說岳父傳授手藝,魏世祥卻始終有所顧慮。
1988年,時任隆德縣文化館副館長張國勤上門勸說魏世祥,希望其打破規(guī)矩把這項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下去,兩人還因此大吵了一架。據(jù)卜文俊回憶,岳父魏世祥當晚一直抽煙,徹夜未眠。經(jīng)深思熟慮,他終于決定將魏氏磚雕的獨門秘籍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女兒和女婿。“手藝傳給你們,傳承下去就是你們的使命。”至此,卜文俊開始接手魏氏磚雕,系統(tǒng)學習起磚雕從選土、配料、釀泥到捏制、雕刻、建窯、燒制的復雜工藝流程。
學藝并非一蹴而就。制作磚雕看似簡單,實則每一步工藝皆有講究。僅就雕刻而言,魏氏磚雕分軟雕、硬雕兩類,軟雕是先塑型后燒制,而硬雕與軟雕制作程序正好相反,更時時考驗匠人的“硬功夫”——硬雕雕刻力度需謹慎把握,稍不留神就會形散磚崩,要雕出神韻更需匠人千百次的精心打磨。對卜文俊來說,一個人用半個月才能雕刻1平方米的圖案。一天近10個小時的雕刻完成后,雙手酸痛、滿身灰塵更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出于對磚雕的一腔熱忱,卜文俊創(chuàng)作了許多老匠人都很少創(chuàng)作的硬雕,在8年積淀和5年的系統(tǒng)學習后漸入佳境。
但卜文俊對自己的要求并未止步于此,他在繼承磚雕傳統(tǒng)技藝的基礎(chǔ)上,對傳統(tǒng)工藝還進行了一系列創(chuàng)新。老一代傳承人采用人工和泥,卜文俊則一改家庭作坊式的人工生產(chǎn)模式,用機械和泥代替人工和泥,一天就能完成5噸的量,相當于以前1個多月的產(chǎn)量。釀泥過程中,卜文俊用棉花替代動物毛發(fā),使泥質(zhì)更加細潤,粘接力強,不僅解決了泥塑作品在塑造、陰干、燒制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開裂問題,還解決了配料短缺問題。更特別的是,卜文俊還將魏氏磚雕推廣給更多老一輩眼中的“外人”,帶動更多親朋鄰里學習這門技藝。
看著卜文俊風生水起的磚雕事業(yè),很多人問他:“老卜,魏氏磚雕是不是應該改名叫卜氏磚雕了?”卜文俊則不以為然,在他看來,魏氏磚雕的名字要沿襲下去,因為它蘊含著磚雕匠人對傳統(tǒng)手藝的一片赤誠和魏家世代傳承的執(zhí)著匠心,不論磚雕的“姓氏”為何,打開大門,讓更多人加入傳承隊伍都是它最好的發(fā)展方式。
如今,在卜文俊的帶動下,隆德縣鳳嶺鄉(xiāng)于河村有30余人在農(nóng)閑時投入到魏氏磚雕的生產(chǎn)制作中。伴隨著寧夏、甘肅、陜西等地客商的磚雕訂單,每個務工人員年凈增收可達兩萬余元,實現(xiàn)了當?shù)乩相l(xiāng)文化脫貧的夢想。
談及魏氏磚雕的未來,卜文俊充滿信心。就在3年前,卜文俊的兒子魏亞龍帶領(lǐng)妻小從外地回到隆德,全身心投入到魏氏磚雕的傳承事業(yè)中,并考慮用大學期間學到的知識對魏氏磚雕做新一輪的升級。而在當?shù)?,也有更多的人準備加入卜文俊的磚雕事業(yè)中,對他們來說,魏氏磚雕也是他們生活中的寶貴財富。(實習記者 趙若姝)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貴州丹寨:古法造紙唱新歌2018-08-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