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wǎng) 商城 海角社區(qū) 全城熱戀 房子 汽車 電子報
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 > 旅游 > 旅游資訊 > 正文

揮別,這條上了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的老街,即將拆遷

下浩老街舉辦百年老街拆遷紀(jì)念街宴,接到這個消息,我頓覺五味雜陳。終到了說再見的時候,卻怎么能輕易說出口,隨即打理自己,拿著相機,再次來到下浩老街,記錄這所剩不多的片段!

走到石板路上,剛經(jīng)歷一陣雨水,顯得更加濕滑。但今天來的人卻比以往多了很多,每個人都懷揣著對這條老街的祝福與不舍來到這里。在宴席開始之前,大家穿梭在老街的每個角落,用手機,相機,或者帶著親人朋友小孩來體會老街的神韻。這東水門大橋已然清晰可見,這是重慶主城最新建的大橋之一,而與它對應(yīng)的下浩老街,卻承載著百年歷史。這一新一舊的搭配,恍如隔世。而在《美國國家地理》雜志里,更是稱下浩老街是“另一個世界”

我也趁著這空隙,溜達(dá)在這早已熟悉的街道,尋覓著別樣的味道。來到一家住戶前,我停下來,因為好奇心和閑坐的老奶奶擺談起來。這位92歲的奶奶,從十來歲就住在這里,在她的故事里,我聽到的更多是留戀與不舍。奶奶說,她小時候,對面還沒有房子,慢慢的房子起來了,人來了,熱鬧了,到如今的人去樓空,房子臨拆,這變化可謂滄海桑田。奶奶感嘆:人老了,有些東西該帶走了。我能感受到老人的感觸,幾十年的情感豈能說忘就忘。我不住的祝福老人家健康長壽,突破百歲,奶奶聽到這些,像小孩一樣樂呵呵,還原了她歸元的初心。

回到長街宴,已經(jīng)是敲鑼打鼓,一片歡喜。大家對于這次的拆遷,各有所感。在臺上有老鄰居代表,居委會官員,還有從老街出去的名人都發(fā)表了各自的意見。既對舊時的懷念,亦是對未來的展望。這些祝福都匯成了腰鼓隊的歌詞,輕快吟唱!

而這次宴席,大家更多的是敘舊,我穿梭在酒席之間,觀察著這些老街坊的動作,有些久別重逢,相談甚歡。有些雙手緊握,喃喃而談。有些開起彼此玩笑,講起小時囧事,樂此不疲。我想街坊的含義,只能在這樣的老街才能生動演繹,而我們?nèi)缃竦默F(xiàn)代文明卻與本元越行越遠(yuǎn)!

比起成年人的敘舊情感深沉,我更喜歡從小朋友的身上去挖掘最直接最真實的表達(dá)。在宴席旁邊,有著老街的一些舊圖,這些圖吸引了幾個可愛的小朋友的圍觀。他們爭先恐后的指點著圖畫中的東西,仿佛在尋找自己的影子。在如此帶著感傷的主題中,這是我覺得唯一帶著欣喜的東西。老街的傳承靠的是一代代人的傳承而延續(xù),而這些小朋友遲早也會肩負(fù)這樣的使命,也許他們不再在老街生活,也看不到老街的點滴,但他們的骨髓里有著不滅的情懷,在他們的人生故事里,這也是抹不去的一筆。

這些圖片,吸引著游客和原居民的圍觀,其中有這么一對祖孫,讓我感動。奶奶仔細(xì)的給孫子講著圖片里的故事,這里有著老一輩的青春,他們也是從我們這樣走過,回望過去,一切安好!

在米市街,我們進駐到一家小店,與老板親切的談?wù)撝辖值墓适?。在他的口中,我們聽到的是一個外來人對老街的深情厚誼。當(dāng)我們冒昧的問起,在這條街上開這么個店,可能生意不會太好時,他淺淺一笑,說:“如果想賺錢,也就不會來這里了,我是情打敗了理啊。”我詞窮了,因為我無法用準(zhǔn)確的文字和語言去揣摩和表達(dá)一個用情至深的人。最后離開時只能送上“生意興隆”來表達(dá)我們的祝福之意。愿這樣的心境如這盆栽一樣,堅韌的存活下去!

當(dāng)離開之際,讓我抓到這樣一個背影。隨即在朋友圈寫下了如下文字:“有人的離別方式是喧鬧的,而我卻選擇靜默恪守!用卑微的工具,再撫摸一次我最深愛的地方!”

責(zé)任編輯:林晗枝
關(guān)注微博 新聞先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