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資訊頻道
分享

每個人的童年都離不開好詩的陪伴。詩詞是中國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是中國人表意傳情最純粹、最精煉、最深刻的方式之一。可以說,詩的教育就是愛的教育,可以讓心靈健康的成長。

近年來,全民閱讀和傳統(tǒng)文化重新被國人珍視。今年以來,火熱至今的各類詩詞、文化節(jié)目就是這股風潮的縮影。本次直播課的主講人彭敏,就曾勇奪《中國成語大會》和《漢字聽寫大會》的雙料冠軍,以及《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亞軍。

彭敏認為,比賽的傳播力度,有助于將影響力轉化為詩詞和傳統(tǒng)文化復興的一個動力。

相比之下,鄉(xiāng)村少年面臨更窘迫的閱讀現狀。據《中國城鄉(xiāng)少年閱讀現狀白皮書》顯示,超過一半的中國鄉(xiāng)村少年過去一年閱讀量不足4本,也缺少相應的閱讀陪伴。

好詩不孤讀。鄉(xiāng)村孩子也需要這些優(yōu)質教育資源,但師資欠缺是長年存在的問題。這也是平安支教在持續(xù)開展十年之后進一步升級、啟動遠程支教平臺的初衷。2017年,平安支教行動的主題定為“愛不孤讀”,號召公眾一起陪伴鄉(xiāng)村孩子讀書,并通過遠程支教平臺為鄉(xiāng)村學校輸送一批經典人文詩詞課程。

中國平安企業(yè)社會責任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遠程支教平臺,鄉(xiāng)村學校的孩子們可以學到更多有意義的課程,平安員工和愛心人士也能更方便的參與到支教中來。一方面,遠程支教可以沖破時空阻隔,有助于解決鄉(xiāng)村教育師資和課程資源短缺的長期問題。另一方面,許多人常常感覺到做公益分身乏術,遠程支教可以讓他們更便捷、更多地參與教育公益,一堂課便是惠及無數學校和孩子的“大公益”。

小事情,大公益,這是平安教育精準扶貧一直以來的愿景。相比起教學設施等“硬件”,師資、課程等“軟件”在教育工程中更為重要。據悉,平安公益日號召150萬平安人從身邊善舉開始,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六一公益行動”。中國平安相信,教育公益的出路,是簡單可行的人人公益。

責任編輯:劉微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陶火綺夢——當代柴燒器物美學展暨主題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