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海峽兩岸>臺灣新聞
分享

臺當局教育部門日前通過高中歷史新課綱,將中國史放在東亞史的架構下討論。島內(nèi)二十多名大學教授發(fā)起“堅決反對不符合歷史教育的新課綱”連署,他們表示,這是一份舍本逐末、徹底“去中國化”且急就章的課綱,他們堅決反對到底,更希望民進黨迷途知返。

島內(nèi)22名大學教授發(fā)起“堅決反對不符合歷史教育的新課綱”連署,他們表示,在民進黨一意孤行、一黨獨大主導之下,雖經(jīng)延宕多時、爭議多方后,仍不顧許多歷史專家的諄諄告誡,在其同路人護航下,全面通過歷史新課綱,準備讓臺灣未來學子接受這份既不專業(yè)、更缺乏教育理念的教書科課綱。為了捍衛(wèi)與挽救下一代,免遭受這種違反史學與教育原則的毒害,他們以沉痛心情,表示堅決反對到底,更希望民進黨迷途知返。

連署人包括:嘉義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陳淳斌、政大國際關系研究中心教授吳東野、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qū)域研究所教授周世雄、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暨研究所蘇子敬、嘉義大學外國語言學系暨研究所教授蘇復興、臺師大東亞系教授潘朝陽、臺大政治系名譽教授張麟徵、云科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吳威志等,名單仍在持續(xù)增加中。

現(xiàn)行高中歷史課綱分成臺灣史、中國史及世界史,但臺教育部門日前通過的新歷史課綱,改分成臺灣、東亞及世界等3個分域,并將中國分域放在東亞架構下呈現(xiàn),因此被外界質(zhì)疑“去中國化”;課綱另一變革是由編年史改為主題式教學。

“這是舍本逐末,擾民的課綱。”連署內(nèi)容表示,這份課綱其實是好高鶩遠,眼高手低;歷史教育最重視透過時序、理解其因果關系,進而培養(yǎng)學子理解及判斷力。若學生連基本歷史事實時序都缺乏,又如何期待他們能清楚掌握各種歷史主題,進而討論?這無異于緣木求魚,更是對歷史教育本質(zhì)的嚴重斵傷。“當這份新課綱一通過,坊間已經(jīng)盛傳,補習班淮備摩拳擦掌,大賺一筆歷史補習的大財;這不是勞民傷財,什么才是勞民傷財?”

連署書也指出,“這是一本徹徹底底去中國化的課綱。”省視這份課綱設計的初心與發(fā)想,無非就是要斬斷臺灣與中國歷史、文化與民族的關系,它企圖從量變到質(zhì)變,“有計劃地清除中國史在臺灣學子中的集體記憶。”

所謂量變,就是從最早歷史教育,臺灣史僅納入中國史中的一節(jié);其后在杜正勝時期,臺灣史突然成為單獨一冊;最后,臺灣史分量再企圖凌駕中國史。質(zhì)變上,把中國史改納在東亞史討論,一則讓“臺灣國”偷天換日成為與東亞各國并駕其驅;再則,徹底讓中國與東亞其他各國如日本、韓國、朝鮮等,都是外國。至此臺灣與中國成為國與國的關系;臺灣不再直接承接中國文化、歷史與民族,而是多元的傳承;臺灣再也不是中國人,而是東亞人。

“這是一份急就章的課綱。”連署內(nèi)容提到,因為充滿著政治算計,所以匆促,因而造成其后的教科書都將是粗糙不堪。如此的惡性循環(huán),如何期待歷史教學現(xiàn)場的老師與學子們,都產(chǎn)生良好的歷史情境?

最后,連署書表示,基于希望臺灣學子們能接受一種可大可久的歷史教育,“而不是受宰制于意識型態(tài)如此濃厚一份課綱”,完全忘卻自己文化、歷史的根源,與歷史教育的本質(zhì),我們堅決要求教育部收回成命,懸崖勒馬,不可害人害己,遺禍子孫;我們更要呼吁所有熱愛與關心歷史教育的朋友們,一起拒絕這份課綱。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wǎng)登載內(nèi)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nèi)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首部全品類老茶研究專著《中國老茶淺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