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6月3日電(記者哈麗娜 魏婧宇)走進內(nèi)蒙古大學藝術學院的音樂教室,布谷鳥鳴、瀑布飛瀉、萬馬奔騰的聲音此起彼伏。臺灣姑娘李紀辰正與馬頭琴手練習“呼麥”演唱,“呼麥”和馬頭琴激烈“碰撞”,在教室中還原出大自然的聲音。
今年29歲的李紀辰來自臺北,目前在臺南大學藝術學院攻讀碩士。從小就喜歡音樂的她,大學時與好友組建過樂隊,在臺灣頗受歡迎。在臺灣小有名氣的李紀辰希望自己的音樂能與眾不同。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聽到了蒙古族“呼麥”演唱。
時而厚重、時而高亢的“呼麥”聲,深深吸引這個臺灣姑娘。“一場音樂會下來,我聽到了很多大自然的聲音,河汊分流、瀑布飛瀉、山鳴谷應的聲音在我的腦海里回響,仿佛置身于森林深處,很難想象人類能唱出這么多的聲音。”李紀辰興奮地說。
與“呼麥”的初次邂逅令李紀辰久久難以忘懷,她終于找到了尋覓已久的聲音。“唱‘呼麥’時,聲帶發(fā)出的是低沉的基音,而口腔發(fā)出的是高亮的泛音,基音渾厚深沉、泛音聲若金石,再加上馬頭琴的旋轉(zhuǎn)低回,給聆聽者以獨特的藝術享受。”她說。
為了了解這個神秘而又神奇的音樂,李紀辰曾在臺灣多地求教,但是所獲甚微。她說:“在臺灣,人們常聽的有流行音樂和本地民族音樂,‘呼麥’在臺灣極少能聽到,它讓我重新認識了民族音樂。”
在臺灣求學不得的李紀辰在網(wǎng)絡上搜索“呼麥”演唱會和教學視頻,拷貝在電腦里自學。“我照葫蘆畫瓢,翻來覆去地模仿拷下來的視頻,把自己唱的‘呼麥’錄下來與原唱對比,有時發(fā)音很相似,但有時氣息的運用總是拿不準。”她回憶說。
對“呼麥”如癡如醉的李紀辰,2010年前往新疆向圖瓦“呼麥”藝術家拜師學藝。“蒙古族‘呼麥’因地域不同,表現(xiàn)形式也有所不同。蒙古國的‘呼麥’鏗鏘有力,有戰(zhàn)場將士的氣概;內(nèi)蒙古的‘呼麥’融入現(xiàn)代元素,更適合現(xiàn)代人們對音樂的追求。而圖瓦人的‘呼麥’,更像是一首民歌,帶給人快樂和音樂的享受”。
了解了各地“呼麥”的特色后,李紀辰開始謀劃著到內(nèi)蒙古學習融入現(xiàn)代音樂元素的“呼麥”。今年3月,李紀辰聽說內(nèi)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將在4月開設“蒙古族‘呼麥’藝術人才培養(yǎng)”培訓班。一聽到這個消息,她的心就飛到了千里之外的內(nèi)蒙古。“聽內(nèi)蒙古大學的老師說,在內(nèi)蒙古有很多學唱‘呼麥’的女生,而且唱得很好,我也想像她們一樣。”
4月1日,李紀辰經(jīng)過5個多小時的長途飛行,來到了呼和浩特。第一次來內(nèi)蒙古的李紀辰,看到蒙古族元素的建筑、駿馬雕塑、馬頭琴造型的橋,都感到很新鮮。一同參加培訓的50名學員來自不同的地區(qū)和民族,“沒想到能和這么多天南海北、不同民族的學員共同學習‘呼麥’,還有很多知名的老師來講課,我們都很期待。”
然而,培訓的第一天,李紀辰就碰到了難題。“呼麥”基礎發(fā)音課的老師來自蒙古國,李紀辰聽不懂老師的蒙古語授課。“聽不懂也要學”,為了克服語言障礙,李紀辰把老師講課內(nèi)容用錄音筆錄下來,下課后向同學請教,她還買了一套學習蒙古語的教材,抓緊業(yè)余時間學習蒙古語。“這次來內(nèi)蒙古學習‘呼麥’對我來說是個很難得的機會,無論遇到怎樣的難題我都要克服,一定要把握好機會。”李紀辰暗自下決心。
李紀辰之前接觸最多的是流行音樂,怎樣把刻在腦海里的流行音樂思維“抹掉”,從零開始學習唱“呼麥”也成了令她頭疼的事。“流行音樂沒有太復雜的標準,但‘呼麥’就不一樣了,聲帶、口腔、氣息的運用都很有講究,要很仔細地去領悟‘呼麥’的奧妙才能學會這個天籟之音。”
學習中,李紀辰不斷地摸索“呼麥”演唱技巧,還把學習蒙古語與學唱“呼麥”結合了起來。“蒙古語與‘呼麥’發(fā)音有很多共同點,蒙古語里卷舌音很多,發(fā)音也比較低沉,‘呼麥’也一樣,發(fā)音渾沉,舌頭的運用很有技巧,也許這就是為什么‘呼麥’能成為蒙古族獨特音樂的原因之一吧。”
如今,培訓已接近尾聲,但李紀辰還意猶未盡。為了參加結業(yè)巡演,李紀辰天天都要到音樂教室和馬頭琴手配合練習。“這次培訓的學員們都有很好的‘呼麥’基礎,結業(yè)巡演是一個很好的切磋機會,我也要呈現(xiàn)出最好的表演。”李紀辰信心滿滿。
培訓結束后,李紀辰將要返回臺灣。對未來她有很多規(guī)劃,每一個規(guī)劃里都少不了“呼麥”。“回到臺灣后,我要把‘呼麥’介紹給更多的人,讓人們了解和喜歡這個自然的音樂。”李紀辰說。
責任編輯:楊林宇
- 《青春旅社》王源生日 李小璐祝福 “十七”是最好的禮物2017-11-08
- 一臺灣旅行團在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遭持槍歹徒搶劫2017-11-07
- 福建非遺傳承人赴臺交流側記:茶香漆藝舞詠春2017-11-03
- 龐建國教授:臺灣的“天然獨”源于對大陸的無知2017-11-03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lián)合會到臺灣促進兩岸文化交流2017-11-03
- 第十屆海峽兩岸文博會將于3日開幕 首次舉辦人工智能圍棋邀請賽2017-11-01
- 1例1休“修法”擬改14休4 工商界支持、勞團批倒退2017-10-31
- “立委”黃國昌罷免案 臺“中選會”將公布審核結果2017-10-31
- 涉走私近5000萬元冰毒至東京 4臺民眾在日本被逮2017-10-31
- 報告顯示:2019年起臺灣出生人口恐比死亡人口少2017-10-31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兩岸情懷·子午名雕書畫藝術展”在北京舉行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