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的喜氣還未散去,一則消息卻在海外學生朋友圈和微博被刷屏,2月28日凌晨,英國警方通報,此前失聯(lián)的中國留學生閆思宏遇難。近日,媒體曝出的國外留學生安全事件一次又一次發(fā)生。面對這些事故,業(yè)內人士說,大多數(shù)安全事故和自己缺乏安全意識有很大關系。那么,已經在海外或者打算去海外留學的同學,如何補習安全課呢?
熟悉周邊環(huán)境
遠離危險地帶
西安新通留學資深顧問周濤說,近年來,盡管大多數(shù)中國留學生選擇的目的地國家,都是一些高等教育較為發(fā)達的國家,安全水平整體較好。但是,也不排除在一些特定區(qū)域有偶發(fā)事件。留學生在外求學,除了確保學業(yè)順利進行,還要警惕自己的人身安全。
周濤建議,首先可以使用校園安全網(wǎng)站,及時了解校園及周邊環(huán)境,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認知校園活動,熟悉地形掌握周邊環(huán)境。每個城市都有相對危險的地方,留學生可以向老師或當?shù)貙W生了解具體位置,避免前往。這一點非常重要,應該作為初到學校的“第一課”;其次,即使再繁華的都市,都會有一些相對偏僻的地方。偏僻陌生的地方盡量不要出入。特別需要提醒的是,在一些民族聚集區(qū),由于文化差異和種族差異,這些區(qū)域的排外、欺生現(xiàn)象發(fā)生概率也會較高;第三,夜晚盡量減少外出,夜晚安全事件發(fā)生概率往往高于白天,這一點也最容易被忽視。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要熟悉你所在區(qū)域的報警電話,這是重中之重。留學生在入校,或搬到新住處后,應該將該區(qū)域的報警電話牢記于心,遇到危險報警時,要冷靜地說出自己所處的位置,有助于警察快速定位。
誰容易成為不法分子的“目標”?
美國匹茨堡大學訪問學者、西工大田慶鋒博士告訴華商報記者,根據(jù)這么多年的經驗,一般四類人容易成為不法分子眼中的目標:有錢人、彼此了解的熟人、弱勢人群(女性、年齡小等人群)、出事后不易被發(fā)現(xiàn)的人群等。
田慶鋒說,在留學生中孤身在外又有錢的人群,也是公認為“高危”人群。 他建議,首先,不要在外炫富,不輕易暴露自己的留學生身份。這里的炫富,除了不要在朋友圈或者推特上曬奢侈品外,還包括一些在生活上的細節(jié)。例如,隨身不要攜帶太多的現(xiàn)金和貴重物品,在ATM取款時,警惕附近的人,換鈔只取小額,生活要低調。
其次,警惕身邊“熟悉的陌生人”,這類人貌似熟悉,但又不知根知底,也需要留意并保持距離。很多的性侵以及犯罪,都是熟人作案。我們的信任并不廉價,也不是誰都值得。另外,即便是在當?shù)赜斜O(jiān)護人的年齡偏小的留學生和女性,外出時盡量不要單獨行動,單身女性往往也會成為不法分子的目標。同時,不隨便搭便車,減少獨自外出。如果一定要外出,尤其是人員比較混雜的危險地段,女性最好有男性同伴同行。外出時,也不要隨便和人發(fā)生沖突。
學會預知危險保護隱私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留學生Billy告訴記者,杜絕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就是要學會預知危險,學會保護自己隱私。
Billy說,見過幾起失竊案,都發(fā)生在主人不在家時,可罪犯怎么知道有沒有人在家?什么時候來行竊?因為足夠了解,才能下手。而這些信息的暴露者,就是自己,一些“情報”,很多都是通過推特、Facebook、微信等公眾平臺泄露的。Billy說,一定不要在公眾平臺上泄露自己的行蹤、曬奢侈品等等。還有,在一些周邊環(huán)境復雜的地域,多注意周邊環(huán)境別玩手機,一些同學就是在大學附近每天上下學的路上遭遇搶劫,被人尾隨了都不知道。其實,生活中很多危險都是可以預防的。
和親近的人保持聯(lián)系
田慶鋒博士說,還有一個保證安全的前提:就是和親近的人保持聯(lián)系。比如外出前告知自己親近的人,出門前給室友,或者較為親近的人留下充足的信息,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等,甚至告訴國內的親人和好友。再比如及時將自己的最新地址告訴家人和朋友,約定緊急聯(lián)系人,都有助于突發(fā)事件的救援,也是比較妥當?shù)霓k法。
此外,利用手機告訴親人自己的行蹤。大家知道,iPhone有一個查找我的朋友和查找我的iPhone功能。打開定位,按照相應操作“邀請朋友”,對方同意后就可以關注到你的位置。
除了和國內的父母保持聯(lián)絡,也不要忘記當?shù)仡I事館。出國伊始,馬上去當?shù)氐念I事館登記,確保應急聯(lián)絡。
別落單 保持心理健康
保持心理健康也很重要!避免“宅”在家里和外界隔絕,別讓獨來獨往為安全留下隱患。
由于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投資巨大,在較大學習壓力下,一些留學生本人也長期背負著思想包袱,特別是一個人在異國他鄉(xiāng),心理問題往往趁虛而入,而最常見的就是“抑郁”。
田慶鋒說,在留學生群體中,部分人因為遠離家鄉(xiāng)、學習壓力、生活壓力等因素導致思想壓力過大。如果再加上性格內向等因素,一些人是容易產生心理問題的。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心理學博士姚昭說,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社會溝通障礙,人際關系淡薄,又缺乏情緒處理能力,以及語言不通,文化差異大,容易被邊緣化,時常感到孤獨,來自父母家人的期許與壓力,經濟負擔等等都會導致抑郁癥幾率增加。這類人恰恰缺乏和他人的溝通,喜歡獨來獨往。田慶鋒說,在獨來獨往的人群中,即使出現(xiàn)了安全問題,也很難盡快發(fā)現(xiàn)。保持心理健康也是“留學安全”的一個重要前提。
已在美國有著十年生活經歷的留學生Jerry告訴記者,平時要多參加一些體育運動和集體活動,學會自我放松和心理減壓,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遇到困難爭取得到父母親人的理解,都能防范心理問題的出現(xiàn)。 本組稿件由華商報記者 彭宏 采寫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wǎng)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UQ女學生圖書館內暈倒在地 留學生如何克服壓力2019-04-04
- 加拿大國際留學生學費上漲 中國學生直呼讀不起2019-04-04
- 日華媒:東京福祉大學3年間1400名留學生去向不明2019-04-03
- 最新出國資訊 頻道推薦
-
留學飲食:吃不慣,怎么辦?2019-04-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