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9日,科大訊飛宣布,牽頭與國際標準化組織專家、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委員吳永和教授共建“AI學習機”團體標準,推動AI教育智能硬件行業(yè)規(guī)范化。吳永和教授曾主導和參與研制20多項標準,他表示:“一流的企業(yè)做標準。教育部在推進數(shù)字化戰(zhàn)略行動中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標準,AI學習機標準也是其中之一。”
20世紀90年代,“文曲星電子詞典”開啟了教育智能硬件市場。30年后,隨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發(fā)展,智能教育硬件市場進入AI時代。傳統(tǒng)硬件廠商、教培機構、科技公司等紛紛入場。面對AI智適應、智能護眼、軟硬件結合等琳瑯滿目的功能,家長和孩子顯得有些無所適從。
最早的學習機,是硬件+學習資源組合的“電子教輔”,內置視頻和電子化的教輔資料來幫助學習,功能比較單一,唯一的優(yōu)點就是方便。再后來,硬件+學習資源+第三方應用為核心的“網(wǎng)課學習”平板時代到來,最重要的賣點就是在線教育內容和服務,滿足用戶尋找優(yōu)秀輔導老師的需求。
科大訊飛供圖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fā)展,AI學習機使用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教育,幫助孩子快速、精準地找到薄弱項,有針對性地提升學業(yè)水平,做到軟硬件一體化。精準診斷、個性化推薦、高效學習,AI學習機在原來學習機資料供給的基礎上,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開啟了一個新的學習機品類。但是,“AI”也成為很多廠商的買點和噱頭,缺少統(tǒng)一標準。
據(jù)了解,此前科大訊飛也在和北京師范大學、西南大學、首都師范大學、江南大學等多所高校專家合作開展針對AI學習機的研究。西南大學教育學部教育技術學院院長、智慧教育研究院院長劉革平帶領團隊,以成都西北中學外國語、貴州貴陽白云區(qū)第三中學以及重慶第二外國語中學等學校的300余位學生為樣本,調研科大訊飛AI學習機的使用情況,為此次標準制定奠定了基礎。(科技日報記者 吳長鋒)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wǎng)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
夏天游泳入水前很多人喜歡用泳池水擦洗胸部四2022-06-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