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9日電(劉丹憶)每年10月初,世界的鎂光燈都會聚集在瑞典斯德哥爾摩,今天,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將在這里揭曉。
諾貝爾獎作為一種特殊的榮譽,是給科學家多年辛苦鉆研的巨大肯定。諾貝爾化學獎雖然聽上去“高冷”,但實際上它離我們并不遠,很多研究成果都在悄然改變著日常生活。
資料圖:諾貝爾獎牌。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網。
跨界得獎
化學獎得主涉獵多重學科
諾貝爾獎的創(chuàng)立者瑞典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本人就是一名化學家,曾發(fā)明硝化甘油炸藥。按照他的遺囑,諾貝爾化學獎旨在頒給化學方面有重要發(fā)現(xiàn)和取得重大成果的人。
自1901年以來,諾貝爾化學獎共頒發(fā)了110次。因受二戰(zhàn)影響和秉著“寧缺毋濫”的原則,化學獎有8年沒有頒發(fā)。
截至2018年,共有180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其中只有5名女性。英國生物化學家弗雷德里克•桑格曾兩次獲此殊榮。
從以往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的名單可以看出,不少獲獎者的獲獎成就并非出自傳統(tǒng)的化學研究,而是涉及生物學、物理學等多重學科,因此諾貝爾化學獎也被調侃為“理科綜合獎”。
1908年,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因“對元素蛻變以及放射化學的研究”,榮獲諾貝爾化學獎。他風趣地調侃道:“這是我一生中絕妙的一次玩笑!”
特別緣分
居里家族成諾獎“專業(yè)戶”
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不少科學家一直渴望以自己的科研成果獲得諾貝爾獎殊榮,但很多人一生都沒有等到這種機會,其中化學獎最大的遺珠之一,要數(shù)俄化學家門捷列夫了。
1869年,門捷列夫制定出元素周期表,它是宇宙的基本規(guī)律之一,也為人類認識自然提供了一把刻度精準的尺子。
1906年,門捷列夫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提名。但由于一部分評委認為“難以評價元素周期表在理論上由誰發(fā)現(xiàn)”,門捷列夫以一票之差,輸給了制備出單質氟的法國化學家莫瓦桑。第二年,門捷列夫就因病逝世了。
相比于門捷列夫的遺憾,命運似乎格外眷顧居里夫人。她不僅兩度摘得桂冠,其家人也多次登上諾獎的領獎臺。
1903年,居里夫婦因對放射性的研究,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8年后,她再把化學獎收入囊中,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居里家族的“夫妻檔”不止有一對。1935年,居里夫人的長女伊雷娜和丈夫因合成新的放射性核素,共同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不同于母親和姐姐投身科研工作,居里夫人的小女兒艾芙•居里是一名音樂教育家和人物傳記作家。1954年,她嫁給了美國外交官亨利•拉波易斯,后者于1965年代表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見微知著
這些諾獎成果已改變生活
化學離人們的生活有多遠?有科學家認為,一切都是由化學元素構成的。盡管世界上存在無數(shù)種物質,但從微觀領域看,無非是100余種元素的不同排列方式。
因此,諾貝爾化學獎雖然看上去“高大上”,但其研究成果并不“高冷”,有許多惠及人們生活的發(fā)現(xiàn)。
每到夜晚,五顏六色的霓虹燈就會點亮城市。霓虹燈是靠充入玻璃管內的低壓惰性氣體,在高壓電場下冷陰極輝光放電而發(fā)光。1904年,拉姆賽因發(fā)現(xiàn)6種惰性氣體,并確定它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心臟、大腦、骨骼——這些都可以通過核磁共振成像觀察到細節(jié)部分,從而可以幫助醫(yī)生做出檢測腫瘤的診斷。這種診斷方法是建立在高分辨率核磁共振光譜的基礎上。恩斯特因在核磁共振成像方面的巨大貢獻,獲得了1991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科學家對人體生命的探索不曾停止。DNA(脫氧核糖核酸)可組成遺傳指令,是由微小的工廠核糖體“生產”出來的。每一個核糖體都會生產出上千個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各種物質,三位科學家因發(fā)現(xiàn)這個工廠的結構,獲得了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
煎荷包蛋時為什么不會粘鍋?雨衣為什么能防水?光合作用是如何產生?是什么破壞了臭氧層……這些問題都能在化學獎得主的研究成果中找到答案,科學家的發(fā)現(xiàn),讓人們對世界的看法有了根本改變。
獎前預測
誰將摘下今日桂冠?
9月24日,被譽為“諾獎風向標”的科睿唯安 “引文桂冠獎”公布了2019年度19位獲獎科學家名單。在化學領域,共有6位得獎者:
——羅爾夫•休斯根(德)和莫頓•梅爾達爾(丹麥)
獲獎理由:對1,3-偶極環(huán)加成反應和銅催化的疊氮-炔烴環(huán)加成反應的研究,他們的發(fā)現(xiàn)對合成有機化學具有重要貢獻。
——埃德溫•薩瑟恩(英)
獲獎理由:發(fā)明了用于確定特定DNA序列的印跡法。他的發(fā)明是基因圖譜診斷和篩查的開端,也是當今個性化醫(yī)療的基礎。
——馬文•卡拉瑟斯(美)、勒羅伊•胡德(美)和邁克爾•亨克皮勒(美)
獲獎理由:為蛋白質和DNA測序和合成做出貢獻,創(chuàng)造了加速生物學和醫(yī)學發(fā)展的工具,為人類基因組圖譜奠定了基礎。
這其中是否有人能在今天加入諾貝爾獎得主星光熠熠的名單,讓我們拭目以待。(完)
責任編輯:肖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吉野彰出席諾貝爾獎晚宴 稱終于有了獲獎真實感受2019-12-12
- 97歲諾獎得主擔心鋰資源導致戰(zhàn)爭,就像石油2019-10-10
- 諾貝爾獎創(chuàng)紀錄怎么回事?諾貝爾獎創(chuàng)紀錄什么情況?2019-10-10
-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
CETV4課堂怎么回看直播 CETV4課堂直播回看教2020-02-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