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顆優(yōu)質候選體、44顆脈沖星,這是FAST調試兩年來交出的“科學發(fā)現(xiàn)成績單”。國際上沒有先例可循,調試工作頗具挑戰(zhàn)性,F(xiàn)AST團隊克服重重困難,為FAST矯正視力,讓它轉動“眼珠”。而在19波束接收機投入使用后,F(xiàn)AST巡天能力提高了五六倍,視場也擴大到原來的19倍,除了脈沖星,F(xiàn)AST是否有最新的發(fā)現(xiàn)?9月15日,在FAST即將迎來建成兩周年紀念日之際,科技日報記者故地重訪卻了解到,F(xiàn)AST遇到了挑戰(zhàn)——
脈沖星發(fā)現(xiàn)“超過預期”
截至目前,F(xiàn)AST共發(fā)現(xiàn)了44顆脈沖星,其中19顆獲得國際認證,包括一顆毫秒脈沖星。對此,中科院國家天文臺FAST工程副研究員錢磊說,F(xiàn)AST還在調試階段就取得這樣的成果,超出了FAST團隊的預期。這主要歸功于FAST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在此之前,由于歷史和設備原因,國內其他射電望遠鏡雖已觀測到多顆已知脈沖星,但從未發(fā)現(xiàn)過新脈沖星。
脈沖星是旋轉的中子星,由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發(fā)產生,其信號一度被認為來自外星人。宇宙中有大量脈沖星,自轉周期極其穩(wěn)定,準確的時鐘信號為引力波探測、航天器導航等重大科學及技術應用提供了理想工具。
那么,F(xiàn)AST是怎么發(fā)現(xiàn)脈沖星的?這些脈沖星又是怎么認證的呢?
錢磊說,脈沖星的電磁輻射來自于磁極。在脈沖星轉動時,磁極發(fā)出的電磁輻射束像海岸上的燈塔一樣,掃過天空。每當脈沖星輻射掃過地球,地面的FAST就收到一個信號,記錄到像“心電圖”一樣的系列脈沖。而后,F(xiàn)AST將信號收集、處理,再翻譯成人類能理解的形式。只是,中間這個轉換的過程非常復雜。FAST反射面將電信號匯聚到接收機,并轉換成光信號,通過光纜傳回總控室,再把光信號轉換回電信號,進而變成數字信號,計算機集群則根據事先設定好的程序,將這些數字信號儲存、計算,并經過分析,識別出能夠代表脈沖星的一系列特征。
“FAST的搜尋主要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是通過漂移掃描,即望遠鏡固定不動,借助地球自轉指向不同天空進行盲巡;第二種是對特定的源進行搜尋,包括球狀星團、高能費米點源和M31等。”中科院國家天文臺FAST工程總工程師姜鵬說,觀測之后就可以對望遠鏡數據進行分析,尋找可信的周期性信號,再通過人工進行判斷,將其列為候選體,最后通過FAST進行重復觀測或者由其他望遠鏡觀測進行認證。目前,在FAST發(fā)現(xiàn)的44顆脈沖星中,有25顆是FAST自己進行認證的,其余的是通過合作的澳大利亞Parkes64米望遠鏡、德國Effelsberg100米望遠鏡等進行觀測認證。
海量數據帶來巨大挑戰(zhàn)
除了搜索脈沖星,F(xiàn)AST其實還有著更重要的科學目標,包括探測中性氫,以揭示宇宙膨脹、星系形成及演化的奧秘,以及搜尋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等等??梢哉f,擁有世界領先的絕對靈敏度,讓FAST擁有無限的可能。
今年6月初,隨著19波束饋源接收機的投入使用,F(xiàn)AST巡天速度提高了5到6倍,視場也擴大至原來的19倍。這意味著“武功”更高,F(xiàn)AST或許能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驚喜。
“這一次有沒有可能發(fā)現(xiàn)外星人?”面對科技日報記者的追問,錢磊解釋說,如果確實有外星人的存在,而他們也正好使用無線電的話,那他們應該逃不過FAST的“火眼金睛”。針對外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月球表面存在水冰的消息,錢磊表示,在雷達的配合下,F(xiàn)AST也有可能開展相關探測。
如今,幾個月過去了,F(xiàn)AST到底有什么重大發(fā)現(xiàn)?姜鵬坦言,用上了19波束,F(xiàn)AST所產生的海量數據,給FAST團隊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觀測時,以前每秒鐘最多只產生2G的數據?,F(xiàn)在,峰值數據率每秒可以達到38G。由于存儲和計算能力有限,他們只能對數據進行壓縮,降低數據的動態(tài)范圍,但仍然有數據堆積的危險,這是以往所沒有遇到過的事情。
不過,在FAST數據中心投用后,問題將得以緩解。由FAST聯(lián)手中國電信建設的數據中心,將以中國電信天翼云為基礎,依托中國電信強大的網絡優(yōu)勢和平臺能力,整合海量高速存儲和高速計算單元,為FAST提供超算中心服務,以及高速網絡接入和信息通信支撐保障。按照規(guī)劃,這個數據中心最終將為FAST提供100PB的存儲容量。同時,位于貴州師范大學內的FAST早期科學數據中心,也正著手擴容。
截至目前,F(xiàn)AST積累了1000多小時的觀測時長,科學數據存儲總量約2.8PB。
預計明年完成調試
FAST是世界上口徑最大、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其接收電波的面積相當于30個足球場那么大,足足可以“裝”下8個“鳥巢”體育館。如果要給這口“大鍋”裝滿礦泉水,足以讓全世界每人喝上4瓶。
利用地球上獨一無二的喀斯特巨型洼地作為臺址,F(xiàn)AST自主發(fā)明變形反射面,采用光機電一體化技術,自主提出輕型索拖動饋源支撐系統(tǒng)和并聯(lián)機器人,實現(xiàn)高精度指向跟蹤。FAST的大,大得有道理。只有口徑越大,才能“看”得越遠。科學家打過比方,以它的靈敏度,即便有人在月亮上打手機,也能被“看見”。
調試兩年來,因為國際上沒有先例,很多問題只能靠FAST團隊自己解決。姜鵬說,巨型望遠鏡調試是一項強交叉學科的應用性研究,國際上傳統(tǒng)大射電望遠鏡的調試周期很少低于四年,而FAST開創(chuàng)了建造巨型射電望遠鏡的新模式,它的調試工作也很有挑戰(zhàn)性。
相對其他望遠鏡來說,F(xiàn)AST的系統(tǒng)構成更加復雜。經過FAST團隊的努力,實時力學仿真技術大幅提升了望遠鏡對設備故障的容忍度,饋源支撐系統(tǒng)也實現(xiàn)了系統(tǒng)集成,F(xiàn)AST實現(xiàn)了對特定目標的跟蹤觀測,并穩(wěn)定地獲取了目標源射電信號。并且,隨著調試工作的深入開展,F(xiàn)AST的性能也得到明顯改善。“FAST科學團隊能在短期內實現(xiàn)望遠鏡的功能性調試,完成了最困難、最有風險的調試環(huán)節(jié)。”姜鵬說,不出意外的話,F(xiàn)AST預計明年完成全部調試。
“感官安寧,萬籟無聲,美麗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絢麗,召喚我們踏過平庸,進入它無垠的廣袤……”已故的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南仁東詩一般的語言,讓人們對FAST的未來滿懷憧憬。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發(fā)現(xiàn)行星“望舒”和“羲和” 既有中國味道 也象征著探索宇宙的精神2019-12-23
- 漳州市積極處理中央第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督察組轉辦的第18批群眾信訪舉報件2019-08-05
- 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提升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2019-07-29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轉發(fā)周知!疫情防控期間 這些行為都是詐騙2020-02-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