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中國高校傳媒聯(lián)盟調查顯示,49.28%的受訪大學生月生活費高于1500元——

超七成受訪大學生曾陷入“生活費不夠用”的窘境

西南交通大學 白羽 南開大學 伍玉婷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馬宇平

上個月,一條關于“大學生嫌1200元生活費太少而抱怨母親”的新聞引起了網(wǎng)友廣泛討論。隨著各高校進入開學季,關于大學生日常開銷的話題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在網(wǎng)絡上流傳的一份《各地大學生生活費標準一覽表》下,學生們紛紛留言表示,自己的實際開銷遠高于表中的標準值,并感嘆“生活費不夠用卻又不知道錢到底花在了哪里”。

近日,中國高校傳媒聯(lián)盟面向全國1250名大學生進行調查,40.88%的受訪大學生表示每月生活費在1000~1500元,29.44%的受訪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在1500~2000元。每月生活費在2000元以上的占19.84%,不足1000元的占9.84%。此外,超七成受訪大學生都曾經歷過“生活費不夠用”的窘境。

生活費都被“吃”掉了?

陳悅在杭州一所學校讀大二,每個月生活費2000元。她坦言,自己每天吃食堂,偶爾買奶茶和蛋糕,如此下來,每月要花1500元在“吃”這一項。“主要是因為校園附近物價高。”陳悅不無委屈地說,“水果更貴,夏天的時候,半個小西瓜也要二十幾元,但學校3公里外的水果店價格只是校內商店的三分之一。”

陳悅覺得自己幾乎沒有額外的錢用于娛樂。“在周邊游玩的話至少花費一兩百元,聚餐人均至少六七十元。出去玩就是奢望。”她自己努力控制開銷,不向父母請求“支援”。但今年7月,她讓朋友幫忙在境外代購防曬霜,所以向父母求助了500元。

而在北京一所高校讀書的孫陽表示,自己很難理解陳悅能“吃”掉這么多錢。孫陽是北京本地人,每到周末他都會回家。父母每月給他1200元生活費,他表示“完全夠花,偶有結余”。孫陽告訴筆者,他的一日三餐在學校食堂解決,所以月初時他會給飯卡充值500元作為當月的伙食費。“剩下的錢主要用于朋友聚會、社團聚餐,每次均攤費用,差不多人均七八十到一百元。”孫陽坦言,外出旅行、報名培訓班和買衣服的開銷都是父母額外“撥款”。

調查結果顯示,“每月主要開支”中,選擇“伙食費”的受訪大學生占97.25%,選擇“服飾及化妝品”的占61.68%,選擇“網(wǎng)費通信及交通費”的占60.24%,選擇“學習資料費”的占44.24%,選擇“外出旅游費”的占21.84%,選擇“游戲裝備費”的占3.84%。

同樣在浙江讀書的吳鈺表示自己每個月有1400元生活費,其中1000元來自父母,400元是她在學校參與勤工助學崗位所得。“我的衣服全部是網(wǎng)購,每天點一次外賣,偶爾給游戲充值,但是1400元足夠了。”吳鈺說。

安徽一所高校的陳怡認為自己每月開支在1000元以內,這和學校的位置、城市的物價有關。她調侃道,進一次城往返要近3個小時,而自己的課程相對較多,所以一般“宅”在學校。

為自己的愛好和社交埋單

南京大學的謝穎表示自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網(wǎng)購剁手黨”。她每月的生活費有1100元,其中的40%會用于網(wǎng)購衣物。她提到,自己在網(wǎng)購時,經常會退換商品,所以平均每月花掉的快遞費也有幾十元。雖然她經常告訴自己“下次一定要管住自己下單的手”,但一旦到了打折季、狂歡節(jié),之前的冷靜、理智都會被購物車里的降價商品瞬間淹沒。即便有沖動消費的懊悔,但她仍認為,“不論花錢多少,逛淘寶、搶上新是我的生活樂趣。”

今年6月剛剛從江西一所高校畢業(yè)的董楠回憶,自己的生活費在2000元左右,但其中一半用于買顏料、畫筆,出去寫生等專業(yè)學習。董楠覺得雖然“燒錢”,但自己樂在其中。

西安的大四學生武亞坦承自己是個名副其實的“吃貨”,她希望在畢業(yè)之前能完成西安100家飯店的“美食打卡”。武亞每月有1200元生活費,其中花在飲食上的費用大約占三分之二。在她看來,自己日常在校內吃飯的花費較低,但每個周末她都會乘車到市區(qū)里找同學推薦或者網(wǎng)絡上熱門的飯店來“改善伙食”。武亞覺得自己不需要每月都購買衣服或化妝品,但是尋找美食對自己來說既是剛需又是癖好。“即使偶爾遇到不太好吃的飯店,也是我‘探店’的一次經歷,不能算是亂花錢”。

在海南讀大學的舒婷每月有2500元生活費,相較于周圍的同學,她覺得自己“比較寬裕”??措娪笆撬囊淮髳酆茫骄吭轮辽儇暙I6場以上電影票房。但自從養(yǎng)了貓并且開始談戀愛,原本生活費綽綽有余的她多了些“吃土”的體驗。

養(yǎng)了寵物以后,舒婷不僅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照顧它,還要為貓?zhí)碇靡幌盗?ldquo;衣食住的生活用品”,頻繁的小額支出累計在一起也有500多元。舒婷坦言,談戀愛后她和男朋友兩人一起外出吃飯、休閑娛樂的花費也達到了近1000元。當被問及兩人談戀愛時錢怎么算,她表示兩人“不會把錢分的太清楚,如果他付了飯錢,我就會去買兩張電影票。但總體來說,男生在戀愛中的經濟壓力會比女生更大”。

大學生也有“糊涂賬”

在長春讀大二的林婧回憶,上學期,父母嘗試在開學初就把自己半年的生活費一次打過來,讓她享受更多“自由”。“感覺突然就‘放飛自己了’。”林婧說,沒有計劃的消費讓她“不知不覺”中提前兩個半月花完了全部生活費。

韓璐就讀的福建師范大學位于家鄉(xiāng)福州,在“家門口”讀書的她沒有固定的月生活費。“父母通常會一次性打一筆錢,作為在學校時的伙食費,衣服和化妝品則直接在和家人逛街時一同購買。”當被問及每月的平均消費時,她表示“不清楚”。雖然偶爾會被移動支付賬單上的數(shù)額所震驚,但她承認不會因此嘗試記賬,“畢竟我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都已經固定了。”和韓璐有相同經歷的大學生并不在少數(shù),而“無固定月生活費”和“不記賬”是他們的兩大共性。

中國高校傳媒聯(lián)盟調查顯示,當生活費捉襟見肘時,69.84%的受訪大學生選擇“節(jié)流”。

北京一所高校的學生徐心霖每月僅花費1000元左右,她總結省錢的訣竅在于“少買不急用的東西”。她認為,一些需要耗費時間精力“二次加工”的零食,如蜂蜜柚子茶、麥片等,其實利用率很低,大多“遭遇”被遺忘直至被扔掉的情況,因此不如買東西的時候就多問問自己,“這件物品我真的現(xiàn)在就需要嗎?”

半年前,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陳清清第一次完全實現(xiàn)了經濟獨立。在四川傳媒學院就讀期間,從發(fā)傳單、家教、婚慶主持到拍視頻,她做過的兼職種類有十幾樣。

她回憶,自己的第一份兼職是為了給媽媽買生日禮物。當時缺乏工作經驗的她,只能選擇在飯店刷盤子這類對技術要求較低的體力活兒,提及當時的經歷她直言,“當時手酸的再也不想進任何飯店的大門。但我媽媽收到禮物那一刻的感動,讓我覺得,比起花父母錢的爽快,給父母花自己賺的錢給我一種特別的成就感。”

然而即便在有能力賺錢養(yǎng)活自己之后,陳清清的消費觀念依然非常理智,甚至稱“自己比以前每月向父母伸手要1000元生活費時過得更加緊巴巴”。二十出頭的她和其他大學生一樣,有自己“種草”的包包和喜歡的鞋子,但她堅持不給一切沒有拿到手的錢開“空頭支票”。“因為當你真正拿到錢時,總是會發(fā)現(xiàn)還有其他七零八碎的用途。”陳清清說,每賺到一桶金后,她會將資金投入到更好的設備和人才上,而不是自己用來“瀟灑”。

雖然是一個堅定的“開源派”,但陳清清并不贊同大學生為了賺錢而賺錢的行為,“大學是人生很重要的一個節(jié)點,我們的大學生活不應該被生活費的多少所支配。”

在“如何‘開源’”的問題上,46.15%的受訪大學生表示選擇“做與專業(yè)相關的兼職或實習”,44.56%的受訪大學生選擇“做家教”,37.14%的受訪大學生選擇“努力學習,爭取獎學金”,29.18%的大學生選擇“學校里的勤工助學崗位”,選擇創(chuàng)業(yè)的占9.28%。

西南交通大學經管學院的輔導員任凱利在今年9月迎來了他的第五屆學生。在大學生生活費開支問題上,他表示“衣食住行學”應該作為大學生的主要消費類別,除此之外,用于培養(yǎng)興趣愛好、提高綜合素質的花銷也很有必要。

他認為,大學生不僅要學會怎么花錢,更要學會如何管錢。“養(yǎng)成記賬等財務管理習慣,不是為了督促大學生省錢,而是為了讓自己的每一筆開支都‘花得明白’”。任凱利說,“這樣的習慣養(yǎng)成后,學生能獲得的受益是長期且可持續(xù)的。在未來,無論是規(guī)劃財富還是規(guī)劃生活,大學生們都能更加得心應手。”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受訪大學生均為化名)

責任編輯:肖舒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市鼓樓區(qū)退伍軍人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孵化基地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