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賣油條

賣油條

一早餐店老板為節(jié)省成本,跑到一批發(fā)市場內,執(zhí)意購進100斤“大包鹽”,摻入油條中賣給工地上的農民工。不久,這些鹽被鹽業(yè)部門工作人員查獲。經檢驗,所謂的“大包鹽”就是工業(yè)用鹽。近日,該案經審理后,涉案的早餐店老板閔某因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并處罰金5000元。閔某稱,他自己在家炒菜時從不吃“大包鹽”,只吃從鹽務局買的加碘鹽。

經法庭審理查明,被告人閔某自2015年起在長清區(qū)加工、銷售油條等食品。2015年9月,閔某明知食品加工中禁止使用“大包鹽”(工業(yè)鹽),為謀利,以明顯低于市場價的價格,在槐蔭區(qū)某批發(fā)市場購買“大包鹽”100斤,在其租住處加工油條并在長清區(qū)某小區(qū)工地銷售。至2015年11月被查獲,閔某共使用“大包鹽”約15斤。后來,被告人閔某接妻子電話通知后,主動回家跟隨公安人員到派出所接受調查,如實供述了以上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事實,以自首論。2016年9月,閔某被警方逮捕。

“我用這些鹽炸油條,賣給農民工。平時我家里吃的都是從鹽務局購買的小包加碘鹽。我買‘大包鹽’時,沒有給對方要合格證等手續(xù)。”閔某在訴訟中稱,之前鹽務局的工作人員檢查時,告訴他加工油條不要違規(guī)用鹽,更不能用工業(yè)鹽,要用鹽務局提供的食鹽。賣給他鹽的女老板當時還跟他說用時小心點,不要讓鹽務局的人查到。閔某還透露,當時覺得“大包鹽”便宜,每斤0.8元,加碘鹽每斤2元左右,可以降低成本。

近日,長清區(qū)人民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人閔某生產、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其行為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對其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并處罰金5000元。

據《濟南時報》

責任編輯:肖舒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有福之州 全民惠游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