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際頻道>國際新聞
分享

無電人口有8.4億怎么回事 為何還有那么多人無電可用

報告顯示,少數發(fā)展中國家在向本國人民提供電力方面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但其他國家——主要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卻落在了后面。

國際機構周三表示,隨著印度、孟加拉國、緬甸和肯尼亞政府加大努力,人們獲得電力的速度正在加快,但許多非洲國家的前景依然黯淡。

一份追蹤2030年全球能源目標進展的報告顯示,全球無電人口從2016年的10億降至2017年的8.4億左右。這一目標是在2015年設定的,作為終結貧困和饑餓、應對氣候變化的廣泛努力的一部分,旨在為地球上的每個人提供負擔得起的綠色能源。

其中,在2016年印度仍有2.05億無電人口,截至2017年底,該國有9900萬人無法用電,成為全球無電人口最多的國家。該數字在中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國均為零。

報告警告說,如果不采取進一步行動,到2030年仍將有6.5億人得不到電力供應,其中90%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qū)。

國際能源署(IEA)執(zhí)行主任法提赫•比羅爾(Fatih Birol)表示:“我特別擔心的是,世界某些地區(qū),特別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qū),嚴重缺乏可靠、現代和可持續(xù)的能源,我們需要在該地區(qū)真正集中精力。”

調查結果基于官方的國家級數據,并考慮到2017年的全球進展。

電力供應:經過10年穩(wěn)步發(fā)展,全球電氣化率達到89%,每年有1.53億人用上電。然而,最大的挑戰(zhàn)仍然存在于全球最偏遠地區(qū)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qū),那里仍有5.73億人生活在黑暗中。為了連接最貧窮和最難到達的家庭,包括太陽能照明、太陽能家庭系統(tǒng)和越來越多的微型電網在內的離網解決方案將是至關重要的。2017年,全球至少有3400萬人通過離網技術獲得基本電力服務。報告還強調了可靠性和可負擔性對可持續(xù)能源獲取的重要性。

清潔烹飪:2017年仍有近30億人無法獲得清潔烹飪,主要居住在亞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qū)。

缺乏清潔的烹飪途徑繼續(xù)造成嚴重的健康和社會經濟問題。根據目前和計劃中的政策,2030年將有22億人無法獲得醫(yī)療服務,這將對健康、環(huán)境和性別平等產生重大影響。

2016年,可再生能源占全球能源消費總量的17.5%,2010年為16.6%??稍偕茉丛诎l(fā)電方面一直在快速增長,但在熱能和交通等能源消費方面進展甚微。

需要進一步大量增加可再生能源,使能源系統(tǒng)變得負擔得起、可靠和可持續(xù),重點放在現代用途上。

隨著可再生能源成為主流,政策需要包括將可再生能源納入更廣泛的能源體系,并考慮到影響可持續(xù)性和轉型速度的社會經濟影響。

與之相比的是,我國電力生產和消費規(guī)模不斷擴大。

全社會電力生產和消費規(guī)模不斷擴大

電力作為經濟生產和居民生活中的重要能源,擁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根據前瞻產業(yè)研究院分析,中國電力企業(yè)聯(lián)合會(簡稱“中電聯(lián)”)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全口徑發(fā)電量6.99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4%;全社會用電量6.84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2018年,我國全口徑發(fā)電量和用電量增速,均較上年提升1.9個百分點。

無電人口有8.4億怎么回事 為何還有那么多人無電可用

發(fā)電結構不斷優(yōu)化,第三產業(yè)用電提升明顯。中電聯(lián)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非化石能源發(fā)電量2.1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1%,占總發(fā)電量的比重為30.9%,較2017年提高0.6個百分點。從用電結構來看,全年第三產業(yè)用電量1.08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7%,增速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5.79%;第二產業(yè)用電量4.72萬億千瓦時,占比69.01%,仍是毫無疑問的用電主體。

無電人口有8.4億怎么回事 為何還有那么多人無電可用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發(fā)布!福建3所高校進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