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際頻道>國際新聞
分享

原標題:通訊:帶最后一名遇難同胞回家

新華社泰國普吉7月16日電 通訊:帶最后一名遇難同胞回家

新華社記者楊舟

15日,泰國普吉游船翻沉事故最后一具遇難者遺體被打撈上岸。至此,事故中47名中國遇難者遺體全部找回。

當天,與同胞遺體一同在碼頭靠岸的是一支著橙色制服的12人救援隊,來自中國交通運輸部廣州打撈局。正是他們發(fā)現了這具被“鳳凰”號船體壓在深海的同胞遺體,并與各方救援力量共同作業(yè)、經過9天艱苦努力將遺體帶上岸。

在遇難同胞遺體抵達普吉深海碼頭后,泰中雙方共同舉行遺體迎接儀式。廣州打撈局救援隊與泰國海軍等救援力量站在碼頭邊,靜穆地目送泰方工作人員將遺體送上救護車。

廣州打撈局救援隊領隊王仁義說,普吉游船翻沉事故發(fā)生后,他們立即組織人員7日早晨到達普吉,即刻趕到現場參與救援。

7日下午,救援隊隊員在水下發(fā)現一具被“鳳凰”號船體壓住的遺體。“當時天已經有點晚了,我們派了兩名潛水員下去搜尋,從船的走廊、船頭、船尾一路找來,在船尾發(fā)現了(被壓著的)遺體。”王仁義說。

王仁義說,打撈這具遺體最大挑戰(zhàn)是海況差、水流急和所處位置較深。在惡劣情況下,潛水員幾乎不能下水作業(yè),即便條件允許時,因為現場沒有減壓艙,水下作業(yè)時間也比較短。

中泰雙方最后決定通過移除遺體附近海底沙子創(chuàng)造空間進行打撈。王仁義說,作業(yè)現場沒有設備,他們就畫圖紙,臨時制作所需設備。

經過中泰雙方的努力和配合,以及一些其他國家志愿者協(xié)助,最終當地時間15日18時30分,被“鳳凰”號壓在深海的遇難同胞遺體被成功打撈出水。“我們感覺很沉重,也為遇難者家人感到沉痛。我們找到他了,我們盡力做了,心里稍稍感到安慰吧。”王仁義說。

雨季的安達曼海風浪很大。廣州打撈局救援隊隊員們連續(xù)多日早晨4點起床等待出海,傍晚6、7點結束作業(yè),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在搖搖晃晃的作業(yè)母船上。在這支救援隊中,年紀最小的23歲,剛剛從學校畢業(yè),年紀最大的已60歲,即將退休。

責任編輯:金林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中國首部物業(yè)主題電影《一鳴驚人之以夢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