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國際頻道>國際新聞
分享

  原標題:釜山“慰安婦”銅像引爆日韓矛盾 雙邊關系再現(xiàn)陰霾

  中新網(wǎng)1月7日電 綜合報道,6日,圍繞日本駐韓國釜山總領事館前新設的象征受害慰安婦的和平少女像,日韓政府間爆發(fā)矛盾。

  日本政府宣布以召回駐韓大使等一系列強硬措施表示抗議,韓國政府表示遺憾,韓國外交部長官尹炳世當天在首爾外交部大樓與日本駐韓大使長嶺安政進行面談。

  在韓國,要求廢除兩國就慰安婦問題所達共識的聲音高漲。日本共同社稱,日韓關系再度蒙上了陰霾。

  安倍采取對抗措施 或顧及國內輿論

  日本政府當天為抗議韓國民間團體在日本駐釜山總領事館前設立慰安婦少女像宣布召回日本駐韓大使和駐釜山總領事,叫停韓日有關貨幣互換的磋商,推遲韓日高層經(jīng)濟對話。

  官房長官菅義偉6日在記者會上稱“作為政府極其遺憾,已將此事以4項措施的形式傳遞給(韓方)”。他透露已告知韓方將實施臨時召回駐韓大使長嶺安政等措施。這是鮮明反映“首相意向”的措施。

  實際上,釜山市東區(qū)的政府職員去年12月28日撤走了團體成員設置的少女像。當?shù)鼐爝€帶走了幾名成員。不過,后來抗議聲涌至東區(qū),該區(qū)在兩天后的30日又轉變態(tài)度允許設置,達成日韓共識的樸槿惠政府也事實上追認。當天,收到報告的日本政府消息人士坦言:“這真是難以置信。若是袖手旁觀的話,就會被說成是懦弱的外交?!?/p>

  安倍決定采取對抗措施可能是在獲得美方理解的今年年初。據(jù)多名外交消息人士透露,日本在本月5日于華盛頓舉行的日美韓副外長級磋商之前,向奧巴馬政府介紹了針對韓國的對抗措施草案并取得了同意。安倍6日與美國副總統(tǒng)拜登舉行電話會談時,拜登稱“擔憂韓國的動向”,加強了安倍采取對抗措施的信心。

  安倍雖然維持較高的內閣支持率,但圍繞對韓國的融和姿態(tài)以及去年12月日俄首腦會談未取得進展的日俄爭議領土談判,期待實施強勢“安倍外交”的支持層紛紛感到不滿。安倍很有可能顧及國內輿論采取了對抗措施。

  韓方稱遺憾 民眾要求廢除慰安婦共識

  當?shù)貢r間6日下午,韓國外交部長官尹炳世在首爾外交部大樓與日本駐韓大使長嶺安政進行面談。韓國外交部將雙方此次會面稱為“面談”,實為“召見”。

  據(jù)韓國外交部介紹,尹炳世對日本政府今天以抗議韓國民間團體在日本駐釜山總領館前立慰安婦銅像為由采取措施表示遺憾。尹炳世和長嶺安政重申切實落實韓日慰安婦協(xié)議的原有立場,并一致同意基于兩國政府互信持續(xù)發(fā)展兩國關系。

  去年12月30日,韓國民間團體在釜山立慰安婦少女像受到韓國社會關注,韓國外交部對此表示,韓方清楚日本政府從保障使館安寧和威嚴的立場出發(fā),對日本駐韓大使館前的慰安婦少女像有憂慮,韓國政府將同有關團體磋商,妥善解決該問題。

  據(jù)悉,尹炳世當天向日方傳達上述立場,并強調該問題不應導致兩國關系僵化。

  日媒稱,由于韓國總統(tǒng)樸槿惠受到彈劾追訴,韓國政府幾乎陷入了停擺狀態(tài)。韓國外交部發(fā)言人3日就應對少女像問題僅稱:“這基本上屬于須由有關部門依照法令做出判斷之事?!?/p>

  在政治混亂持續(xù)的情況下,對于樸槿惠“外交成果”日韓共識的反對呼聲持續(xù)高漲。還有一項要求“廢除”的回答達到59%的民調結果被進行了報道。下屆總統(tǒng)選舉熱門候選人、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文在寅去年12月15日面對外國媒體就日韓共識斷言:“難以承認其正當性?!?/p>

  原慰安婦相關團體也獲得了動力。在釜山設置完少女像時,團體的一名女性成員大聲表示:“這是國民的勝利。住在這里(日本總領事館)的人應該會馬上搬走吧?!?/p>

  責任編輯:張冬

責任編輯:李牧晨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2025年福建省文旅經(jīng)濟發(fā)展大會召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