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原標題:今日立冬廈門依舊暖洋洋 11月9日前將以多云為主

今日立冬廈門依舊暖洋洋 11月9日前將以多云為主

昨日,天氣炎熱,市民夏裝秋裝各種“亂穿衣”出行。 記者 陳理杰 攝

今日立冬廈門依舊暖洋洋 11月9日前將以多云為主

昨日,天氣炎熱,市民夏裝秋裝各種“亂穿衣”出行。記者 唐光峰 攝

今日立冬廈門依舊暖洋洋 11月9日前將以多云為主

昨日,天氣炎熱,市民夏裝秋裝各種“亂穿衣”出行。記者 陳理杰 攝

廈門網(wǎng)訊 (海西晨報 記者 曾昊然 通訊員 其翔)昨天,廈門可算是遇上“給點陽光就燦爛”的好天氣了。在溫暖陽光的“加持”下,氣溫明顯回升。午后,島內(nèi)外大部分地區(qū)的最高溫度普遍在27℃—29℃,不少市民直接穿起了短袖。

今日立冬。但在氣象學上,則以連續(xù)5天最低氣溫低于10℃為標準,視為冬季之始。按此標準,廈門是常年無“冬”的。在11月9日之前,廈門地區(qū)將以多云為主,最高溫26℃左右,最低溫在20℃上下。

立冬廈門依舊暖洋洋

目前,一股“很兇”的冷空氣在北方肆虐。全國進入大范圍低溫預警,中東部地區(qū)將迎來大范圍陰雨雪天氣,不少地方還將遭遇下半年的氣溫新低,與立冬節(jié)氣很是應景。

不過,雖然北方人穿起了大衣、秋褲,但是廈門依舊“笑傲江湖”。今天是立冬節(jié)氣,日照時間將繼續(xù)縮短,正午的太陽高度繼續(xù)降低。中國民間以立冬為冬季之始,立冬期間,有“需進補以度嚴冬”的食俗。不過,對廈門人來說,持續(xù)晴暖天氣可是穿短袖的時候,和進補防寒似乎沾不上邊。

“都立冬了還這么熱,正常嗎?”這是許多市民的疑問。氣象專家表示,其實節(jié)氣的氣候特點,更多是按照北方的天氣特點來設置的,中國南北方氣候差異明顯,北方入冬了,南方可能還沒入秋。

以數(shù)據(jù)為例,剛過去的10月份,廈門平均氣溫和往年相比變化不大。往年的平均氣溫是23.2℃,今年還略低了一點,在22.6℃左右。2015年的立冬這天,狐尾山上的氣象臺測到的最高氣溫為31.3℃。2016年的立冬,廈門島內(nèi)最高溫也達到了28.8℃。而根據(jù)天氣預報,今天,廈門白天的最高氣溫將在27℃左右??梢?,廈門立冬熱,幾乎已經(jīng)成為“保留節(jié)目”了。

氣象專家表示,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但在氣象學上,則以連續(xù)5天最低氣溫低于10℃,作為冬季之始。按照這個標準,廈門是常年無“冬”的。

進補未必添加中藥材

今日立冬廈門依舊暖洋洋 11月9日前將以多云為主

立冬進補宜平和。

在11月9日之前,廈門地區(qū)將以多云為主,最高溫26℃左右,最低溫在20℃上下,天氣平穩(wěn),以多云到晴的好天氣為主,沒有受冷空氣影響。

11月9日,雖有弱冷空氣滲透,但對廈門的影響十分微弱,氣溫波動小,也不會有明顯降水,市民基本感受不到冷空氣的存在??傊?,本周的天氣整體還是比較舒適的,適合大家外出鍛煉身體、日光浴。

目前,有一股來勢洶洶的較強冷空氣正影響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qū),帶來雨雪大風和降溫,且未來三天冷暖氣流將在江淮、江南地區(qū)交匯。但對廈門而言,因為有強勢的副熱帶高壓“保護”,以及武夷山在地形上的阻擋,這股冷空氣對廈門的影響并不大。

立冬主要講究食補。在閩南,民間自古就有補冬的習俗。閩南人喜歡加入中藥“四物”,即當歸、川芎、白芍、熟地四味藥,一起烹燉食物,比如四物湯燉鴨、姜母鴨等,都是立冬的滋補佳品。

廈門靠海吃海。一般市民多屬濕熱體質(zhì),且營養(yǎng)過剩。因此,一般的廈門人并不需要添加中藥材進補,注意食用平和的食材以食療即可。

在此,晨報推薦幾款實用食譜,如香菇山藥雞湯、蘿卜老鴨湯、小米海參南瓜粥等,食材好找、好做且平和,適合大部分市民的體質(zhì)。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九展農(nóng)業(yè):全球首創(chuàng)茶油巧克力助力鄉(xiāng)村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