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徐景明
廈門網(wǎng)-廈門日報訊 雖然11點多車才開,但四川人王毅超還是8點多就到了火車站,“沒買到去重慶的動車票,買了普速的,50個小時啊,累也要回家。”他半蹲在一大包行李旁,一雙粗糙的手撓著后腦勺,憨厚的笑容讓飽經(jīng)風霜的臉上更加溝壑縱橫。
這是春運的第一天,王毅超要和其他1600多人乘上開往重慶的K4068次臨時客車,他們排隊的場景,讓人感覺今年春運的回家路還是不太容易,但事實上,重慶已是目前僅有的幾個運力缺口方向——昨日,從廈門站和廈門北站出發(fā)的七萬多人中,有八成是動車乘客,他們輕裝上陣,大多數(shù)人的旅行時間不過四五個小時。
臨客越來越少
一樣的鄉(xiāng)愁,不一樣的回家路。今年,廈門火車站普速列車只加開了往重慶、廣安、贛州三個方向的車次,而五年前,也就是2012年,廈門鐵路要臨時啟用小小的高崎站,專門運營多達十余趟的臨客。“原來是每個方向都缺運力,所以加開臨客多”,廈門火車站相關負責人說,“現(xiàn)在,動車、高鐵極大加強了運力,臨客越來越少。”
以重慶方向為例,這個方向今年春運共有三趟車,D2232全程運行時間為14小時58分,而K4068次則為50小時18分,K336也要36小時13分。這樣的速度差距下,旅客的選擇顯而易見,這也推動著變革。
數(shù)據(jù)顯示,算上三趟臨客,廈門鐵路今年春運普速列車的總量只有15趟,而動車的始發(fā)總量則達到106趟,經(jīng)停動車也有六七十趟,兩者的運力差距已非常懸殊;而五年前,普速列車還承擔著總運力的九成以上。
春運變化見證時代發(fā)展
不變的是對家的思念,見證的是時代的發(fā)展。在站臺上,不少旅客拿著手機,和K4068次列車合影——這輛綠色的普速列車,夾在滿是白色動車的股道上,顯得難得一見。“很復古”,一名年輕人說。而五年前,旅客們則更愿意和動車合影,它流暢的造型、堪比飛機般舒適寬敞的座位、逐風般的速度,一度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嶄新的現(xiàn)代化車站,也改變了以往“進站聞到的不是泡面味就是廁所味”的簡陋車站記憶,改變的還有購票方式——務工者姚艷姝還記得,五年前在五一文化廣場臨時售票點通宵排隊,全市80多個售票窗口前,滿是焦急期待的眼神;而現(xiàn)在,她拿出手機,輕點幾下便買到了車票。“這個太方便了”,她晃著手機笑著說,“上車前刷一下身份證就好,票都不用取。”
責任編輯:肖舒
- 日本知名展覽teamLab展覽在廈開啟首個中國常設館2017-11-11
- 廈門排全國安全城市第五名 北京位居第一2017-11-11
- 今年前10月 廈門進口的鮮活蝦、蟹貨值達1.45億人民幣2017-11-10
- 廈門擬新建會展場館 新場館有兩個會展中心大2017-11-08
- 受潮汐影響 11月5日至11月9日廈門部分航班有調(diào)整2017-11-06
- 廈門白鷺保護增添安全防線 保護區(qū)內(nèi)禁止捕撈2017-11-03
- 省領導深入莆田、廈門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2017-11-03
-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醫(yī)學院王明武教授受聘為廈門眼科中心學術(shù)顧問2017-11-01
- 第十屆廈門國際動漫節(jié)將加入電子競技版塊2017-10-31
- 臺胞談廈門:沒想到這么漂亮發(fā)達2017-10-30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日本知名展覽teamLab展覽在廈開啟首個中國常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