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雕刻在長樂這座雕塑背面的《長樂賦》是怎么來的?記者帶你揭秘31

紀念長樂建縣1400年主題雕塑《航》背面。來源:最美長樂

海峽網(wǎng)11月10日訊(海峽網(wǎng)記者 李牧晨)近日,紀念長樂建縣1400年主題雕塑《航》正式揭幕,雕塑正面立意為歷史延綿、文脈賡續(xù),將深厚歷史積淀和獨特人文底蘊融為一體,而雕塑背面則由三個板塊構成,中間部分是由林慶輝以“大愛千秋、長樂未央”為韻眼,創(chuàng)作的八韻八段律賦《長樂賦》,用六百余字勾勒出長樂千年歷史華章。

作為詩詞愛好者所熟知的福州“詩夫子”,林慶輝曾創(chuàng)作了《三坊七巷賦》、《謝扶桑人民義援書》、《福州高級中學賦》等廣為流傳的佳作。(相關報道:你可能看不懂的《三坊七巷賦》 憑什么刷爆福州人朋友圈?林慶輝創(chuàng)作《謝扶桑人民義援書》刷屏朋友圈:感謝友鄰伸援手 再賦一書勵將士,獻禮福高建校70周年 福高人熱傳《福州高級中學賦》)此次這篇將載入長樂史冊的《長樂賦》背后又有何秘辛?記者對其進行了采訪。

“前陣子我研究了長樂的歷史文獻,感受到長樂的歷史人文底蘊之深厚出乎意料,鋪觀列代,遷變之數(shù)可鑒。今年正值長樂建縣1400年,于是就有了這么一篇文章。”林慶輝表示,長樂文化是閩都文化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從長樂有歷史記錄以來,直到今天的各項事業(yè)建設,都有許多地方可歌可頌。

在林慶輝眼中,長樂具有大愛包容的文化特征和開拓果敢的人文性格,這也是《長樂賦》全篇的主題。“千四百年,總而括之,需要有登高之旨;歷代人杰,誰稱領袖,需要有組織之品;列數(shù)地靈,體物興情,需要有鋪采攡文。寫物圖貌,蔚似雕畫,非賦體不可。”林慶輝告訴記者,“這篇賦我還是繼續(xù)采用了律賦體,以‘大愛千秋、長樂未央‘八字為韻,分為八段。律賦體的對仗工整,才能彰顯雍容堂皇之氣象。”

附:《長樂賦》全文及作者注釋


長樂賦

大愛千秋 長樂未央

夫天意之善人也,濟物若其時;人心之奉天也,承元通其泰。是以取向能肇祉祥,應時可調(diào)鼎鼐。

伊昔我先賢交世運推遷,感天時一改。舉邦族徙南,卜湖山繼代。宅新邑而廣植古槐,敦素新寧;寧厥止乃美稱長樂,養(yǎng)成樂愷。逾百萬畝吾土,爰茲教化育材;千四百年家山,自是東南向海。

斯邑也地脈鐘靈,得仁者之樂;山巒營衛(wèi),生濟世之賢。董奉蠲痾疾萬民,遍植杏于福山;懷海創(chuàng)清規(guī)百丈,始祝發(fā)于龍泉。首石時鳴,邑人掄元之象;籌峰獨秀,伸蒙成德是間。

若乃海嶠卷阿,極智者之樂;文心旨一,本先生所求。黃榦侍師以編書禮,斯托朱門道統(tǒng);陳烈避仕而稱海濱,始為鄒魯派流。制二五算盤,柯尚遷宜稱鼻祖;揆楹聯(lián)瑜颣,梁章鉅可為階由。

及至世逢板蕩,允賴邦有棟梁。我鄉(xiāng)邑之長樂,唯鄉(xiāng)賢之仁良。或匡危危之社稷,或濟生生之大常。陳振龍引金薯解餒饑,功比禹稷神農(nóng)教稼穡;陳文龍據(jù)孤城死故國,敕封水部尚書鎮(zhèn)海洋。

古號吳航者,世傳吳王夫差嘗開疆至此,三國孫吳造船更為經(jīng)略。江海交融,云天澄廓。望浩洋而涵良港,港曰太平;出水手而造福船,民風開拓。昔鄭和出航柔遠,十洋赫喧;候風開洋,七次駐泊。赍中土之物產(chǎn),以遺遠人;交海外之遐藩,而亙長樂。

稽夫長樂之民生,自來開拓以奮志。憶昔改開之初,百業(yè)同契。起于草根,衍于國際。乃今鋼鐵紡織,稱雄其市。國際機場,巨手擎啟。數(shù)字峰會,濱海福祉。唯邑黨之相扶,猶華僑之共濟。捭闔九域,卓偉行矣而誰何;踔厲四時,吾儕勉旃且猶未。

樂矣哉!樂土烝烝,昊天皇皇。逢良朝之穆穆兮,沐盛世之陽陽。志軒達以從容兮,頌長樂之未央。

夏正癸卯長樂建縣千四百年林慶輝敬撰

 

注釋版

此賦為律賦體。律賦,指有一定格律的賦體。要求音韻諧和,對偶工整,于音律、押韻皆有嚴格規(guī)定。為唐宋以來科舉考試所采用。 宋代陳鵠 《耆舊續(xù)聞》卷四:“四聲分韻,始于沈約 。至唐以來,乃以聲律取士,則今之律賦是也。” 姚華《論文后編·目錄中》:“今賦試于所司,亦曰律賦。時必定限,作有程序,句常隔對,篇率八段,韻分于官,依韻為次,使肆者不得逞,而謹者亦可及。自唐迄清,幾一千年。”

此文之韻依《詞林正韻》,以“大愛千秋,長樂未央”為韻。

注釋

(1)夫天意之善人也,濟物若其時;人心之奉天也,承元通其泰。

夫,句首發(fā)語,有提示作用,念陽平聲。善人,對人友善。濟物,即濟人也。若,順也。奉天,奉行天命。承元,承天之意。

(2)是以取向能肇祉祥,應時可調(diào)鼎鼐。

是以,連詞。因此,所以。取向,應時,《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物物各歸本位,則自發(fā)其本性。圣人當知取向得其位、應時得其機,應天時、合地利,以達人和。肇,引發(fā)。鼎鼐,鼎鼐者,烹飪器也。《道德經(jīng)》第六十章云“治大國如烹小鮮”,此語喻調(diào)理中和。

(3)伊昔我先賢交世運推遷,感天時一改。

伊昔:從前,曾經(jīng)。交、感,感應。世運,時代盛衰治亂的氣運。天時,天命。推遷,推移變遷。猶言永嘉之亂,南渡入閩之事。

(4)舉邦族徙南,卜湖山繼代。

舉,率領。邦族,邦國宗族。徙,遷徙。卜,擇。湖山,湖水與山巒。繼代,繼承先世,繁衍后代。

(5)宅新邑而廣植古槐,敦素新寧;寧厥止乃美稱長樂,養(yǎng)成樂愷。

宅,安居。邑,聚居之地,亦指舊時郡縣。古槐、敦素、新寧、寧厥止美稱長樂,唐武德六年(623年)析閩縣地置新寧縣,縣名取《書經(jīng)》“宅新邑,寧厥止”之義,縣治置十二都敦素里,即今古槐鎮(zhèn)。同年取“長久安樂”之意,改名長樂縣??h治之所,當年遍植槐樹,亦今古槐名之由來。敦素,亦有敦厚素雅之意。樂愷,歡樂。

(6)逾百萬畝吾土,爰茲教化育材;千四百年家山,自是東南向海。

逾,超過。百萬畝,長樂市全境土地面積729平方千米,海域面積3248平方千米。吾土,我的鄉(xiāng)土。爰茲,于是,從此。教化,政教風化。育材,長樂自古就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歷史上,長樂先后出現(xiàn)955名進士。其中1位博學宏詞科第一、10位狀元、3位榜眼和5位探花。千四百年,自唐武德六年(623年)析閩縣地置新寧縣,迄今一千四百年。家山,謂故鄉(xiāng)。自是,從此。東南向海,長樂地處我國東南,濱海向洋。

(7)斯邑也地脈鐘靈,得仁者之樂;山巒營衛(wèi),生濟世之賢。

地脈,指地的脈絡;地勢。猶言山形地勢之氣運。鐘靈,謂靈秀之氣匯聚。得仁者之樂,《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長樂之地,背山面海涵江,此方山水,自養(yǎng)濟世賢能。營衛(wèi),中醫(yī)指精氣之作用,此處指護衛(wèi)拱衛(wèi)。濟世,救世,濟助世人。

(8)董奉蠲痾疾萬民,遍植杏于福山; 

董奉,字君異,號拔墘,三國時期建安三神醫(yī)之一。侯官縣董墘村(今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qū)古槐鎮(zhèn)龍?zhí)锎澹┤恕7罹由讲环N田,日為人治病,亦不取錢,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輕者一株,如此數(shù)年計得十萬馀株。郁然成林,后杏子大熟,于林中作一草倉,示時人曰:“欲買杏者,不須報奉,但將谷一器置倉中,即自往取一器杏去。”董奉每年貨杏得谷,旋以賑救貧乏,供給行旅不逮者,歲二萬馀斛。后世稱頌醫(yī)家“杏林春暖”之語,蓋源于此。“奉在人間三百余年乃去,顏狀如三十時人也。” 福山,董奉所居之山,一名董奉山,亦名福山。蠲,音涓。除去、驅(qū)出、清除。痾疾,疾病,沉痾痼疾。

(9)懷海創(chuàng)清規(guī)百丈,始祝發(fā)于龍泉。

懷海,本姓王,俗名木尊,福建長樂人,《宋•高僧傳》四十,《傳燈錄》六,唐洪州百丈山大智禪師,名懷海,參馬祖得法,后居百丈山,作禪門之儀式。稱為百丈清規(guī),為一宗之洪范。元和九年寂,壽九十五。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后,朝廷取消了對寺院和僧尼個人田產(chǎn)免稅的政策,僧侶被迫面臨如何生存的嚴峻形勢。懷海參照大小乘戒律,制定新的修行生活儀軌《禪門規(guī)式》(即《百丈清規(guī)》)以保證禪宗的繁盛和發(fā)展。懷海率眾修持,實行僧團之農(nóng)禪生活。他不僅是立法者,亦為實行者,他倡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將禪學落實于日常生活中。宋儒曾彷效此清規(guī)而創(chuàng)立書院。元、明、清更綿延不斷。祝發(fā),斷發(fā),此處指削發(fā)出家為僧尼。龍泉,龍泉寺位于福建省長樂市鶴上鎮(zhèn)沙京村蓮花山麓,據(jù)《淳熙三山志》載,初名為西山寺,據(jù)唐陳詡所撰《唐洪州百丈山故懷海禪師塔銘》載,長樂人懷海“落發(fā)于西山慧照和尚”。

(10)首石時鳴,邑人掄元之象; 

首石時鳴,首石山,在長樂區(qū)吳航鎮(zhèn)之北,海拔550米,山勢高竣突兀,山巔巨石,周二十余丈,形似人首,故名。明《長樂縣志》記載長樂民間古讖“首石鳴則大魁出”。明永樂年間二度山鳴,邑人相繼掄元。傳說,明永樂壬辰年(1412年)首石山第一次鳴響,是年,邑人馬鐸狀元及第。永樂戊戍年(1418年),第二次首石山鳴,邑人李騏亦狀元及第。掄元,科舉考試中選第一名。

(11)籌峰獨秀,伸蒙成德是間。

籌峰,據(jù)《長樂縣志》記載:籌峰山,在方安里(即今之長樂市潭頭鎮(zhèn)),層巒聳拔,高出云表,若籌,故名。歷史上籌峰山還有西巖,越遷山,龍峰山,稠巖山等等別名。籌峰立閩江南岸,據(jù)山海之勝,傳有三十六洞天,一百零八勝景。伸蒙成德是間,林慎思(844-880)唐學者、思想家。字虔中,慎思以易林自筮,得蒙之觀,有伸蒙入觀之語,因自號“伸蒙子”,福建福州人。世居長樂縣崇賢鄉(xiāng)欽平里鴻山(今福州市長樂區(qū)潭頭鎮(zhèn)大宏村)。咸通十年進士及第。咸通十一年,再中博學宏詞科第一。他是福建歷史上第一位思想家,他是福建文化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標志,后人稱其為“吾閩千古不朽之高士”,標志著福建從蠻荒進入文明。慎思自幼勤奮好學,兄弟五人筑室讀書于方安里籌峰山中,又筑新居于籌峰山下溪上,號“坑湖草堂”(今潭頭鎮(zhèn)溪新村坑湖里)。唐咸通間,兄弟五人先后俱中進士,為福建歷史上第一家兄弟五進士,時稱“五子登科”、“五桂聯(lián)芳”。咸通五年應禮部進士試,不第。乃退居槐里,初著《儒范》七篇,次年撰《伸蒙子》三卷。后又作《續(xù)孟子》二卷。咸通十年,登進士第。官授校書郎、尚書水部郎中,僖宗時以累疏切諫出為萬年令。為官清正,黃巢起義軍攻占長安,要求他與義軍合作,不允而死。

(12)若乃海嶠卷阿,極智者之樂;文心旨一,本先生所求。

若乃,更段發(fā)語詞,無義。海嶠,海邊山嶺。卷阿,《詩經(jīng)•大雅》的篇名。此處指山陵的蜿蜒。智者之樂,語出《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文心旨一,文心所向,終極一趣。

(13)黃榦侍師以編書禮,斯托朱門道統(tǒng);

黃榦侍師以編書禮,斯托朱門道統(tǒng)。黃榦(1152-1221年),字直卿,號勉齋,祖籍福建長樂。南宋理學家、文學家、教育家,知漳州黃瑀第四子,朱熹門婿。宋淳熙二年(1175年),其兄任職吉州,黃榦從行,結識劉清之(子澄)。清之奇其才,書薦于朱熹。時大雪,黃榦至崇安五夫里拜訪,不料朱熹已外出,黃榦留住客邸,“臥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次年春,朱熹歸。黃榦自見朱熹,便夜不設榻,衣不解帶,少倦則微坐、一倚,或至達曙。朱熹語人曰:“直卿志堅思苦,與之處甚有益”。淳熙九年,朱熹以仲女妻榦。紹熙五年(1194年),授迪功郎,監(jiān)臺州酒務。時竹林精舍建成,朱熹致書黃榦,請其“代即講席”,并編《禮書》。慶元二年(1196年),“偽學”之禁起,朱熹罷祠落職,仍講學不輟。黃干于建陽潭溪建潭溪精舍,為其“講道著書之地”,亦為朱熹往來云谷、考亭憩息之所。翌年,丁母憂,黃榦奔喪福州北郊長箕嶺,筑墓廬講學,從者甚眾。慶元六年(1200年)三月,朱熹病重,命黃榦收《禮書》底本,補輯成之;并手書與他決別道:“吾道之托在此,吾無憾矣。”朱熹病逝,黃榦守喪3年畢。黃榦歷任臨川縣令、豐安軍通判、知漢陽軍、知安慶知府,講學江西白鹿洞書院,返鄉(xiāng)致仕,專事講學,編禮著書。嘉定十四年(1221年),去世,謚號文肅。黃榦是傳播和推廣朱子學的第一人,初傳朱子學大都出于黃榦之門。其詩清新淡雅,文多質(zhì)直,不事雕飾。文集有《黃勉齋先生文集》8卷、《勉齋先生黃文肅公文集》40卷、《周易系辭傳解》1卷、《儀禮經(jīng)傳通解續(xù)》29卷、《孝經(jīng)本旨》1卷、《論語注語問答通釋》10卷、《勉齋先生講義》1卷、《晦庵先生語續(xù)錄》46卷等。

(14)陳烈避仕而稱海濱,始為鄒魯派流。

陳烈避仕而稱海濱,陳烈(1012-1087年),字季慈,號季甫,原籍長樂芳桂鄉(xiāng)大宏里沙堤東境(今陳墩頭村),講學于陽夏村,遷居福州郎官巷。為人天性介特,篤行孝友,“學行端飭,動遵古禮”;待人以誠,“雖御童仆,如對大賓”。其熟知古代典禮制度,對禮儀細節(jié)料想之周至,每為鄉(xiāng)人所誠服,故“里有冠昏喪祭,請而后行”,皆樂于向他請教。宋慶歷初年(1041年),陳烈以貢士身份赴試京師,應進士不中,后絕意仕途,安貧力學。與同郡陳襄、鄭穆、周希孟為友,窮經(jīng)苦節(jié),相互砥礪切磋,并以古人相期,力學孔孟之道而不同流俗。他們“以古道鳴于海隅,人初驚笑,其后相率而從之”(宋李綱《梁溪集·古靈陳述古文集序》)。由于四人“在閩倡明道學于楊、羅、李、朱未起之日”(《閩中理學淵源考》卷十),能以經(jīng)術、德行警悟后學,“自是,都邑有所推擇,莫不尊敬畏服”(宋梁克家《三山志》卷四十),為后世“性理之學”起了開先作用,堪為理學之發(fā)端嚆矢,時人號之為“海濱四先生”。周希孟、州守曹穎叔、翰林學士兼龍圖閣學士歐陽修、侍御史陳襄等眾多官員皆多次向朝廷舉薦陳烈,陳又辭謝不至。鄒魯,鄒,孟子故鄉(xiāng);魯,孔子 故鄉(xiāng)。后因以“鄒魯”指文化昌盛之地,禮義之邦。派流,水的支流。多比喻由本源的事物派生的分支。

(15)制二五算盤,柯尚遷宜稱鼻祖;

制二五算盤,柯尚遷宜稱鼻祖。柯尚遷(1500~1583年),字時益,號喬可,又號陽石山人,福州長樂漳港百戶村人。明代理學家、數(shù)學家、歷史上第一個對珠算算法和算盤圖式作全面、詳細敘述的珠算大師。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貢生,任邢臺縣丞。精通算學,他首定十三位算盤,還著有《周禮全經(jīng)釋原》12卷、附錄2卷,《三禮全經(jīng)釋原》及《曲禮全經(jīng)類釋》14卷。其中“補學禮六藝”附錄之《數(shù)學通軌》是明代重要數(shù)學著作,流傳甚廣?!稊?shù)學通軌》是中國歷史上早期最適用的珠算書,比徽州程大位的《算法統(tǒng)宗》還要早14年。書中制定了算盤圖式:梁上二珠,梁下五珠,十五檔。這個創(chuàng)舉,連同書中的術語和口訣,都被我國、日本以及東南亞各國人民所采用,廣泛流傳,一直沿用。因此,柯尚遷被后人譽為珠算鼻祖。

(16)揆楹聯(lián)瑜颣,梁章鉅可為階由。

揆,測量,度量。楹聯(lián),掛或貼于楹柱的對聯(lián)。又稱楹帖。相傳始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寢門桃符板上的題詞“新年納余慶,佳節(jié)賀長春。” 宋時更用于楹柱,故名。后來演變成一種文學形式,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lián)、對子、桃符、對聯(lián)。對聯(lián)在自身發(fā)展過程中,又吸收了古體詩、散文、詞曲等的特點。因而對聯(lián)所用句式,除了律詩句式、駢文句式外,還有古體詩句式、散文句式、仿詞曲句式。不同句式適用格律不同、寬嚴不同。其中律詩句式平仄要求最嚴,古體詩句式則除了對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瑜颣,瑜,玉的光采;颣,絲上的結。比喻為優(yōu)點和缺點。梁章鉅,梁章鉅(1775年-1849年),字閎中,又字茝林、苣鄰、芷林、芷鄰,又號古瓦研齋,晚號退庵居士、退庵老人等。祖籍福建福州府長樂縣,生于福州府城。其先祖于清初遷居福州市區(qū)。清代學者、詩文作家、書法家、書畫鑒藏家、官員。他是嘉慶、道光期間的詩人、文學家、金石書畫家,也是我國第一位把楹聯(lián)作為專門學問來研究的學者。梁章鉅工詩,精鑒賞,富收藏,喜歡研究金石文字,考訂史料。勤于讀書,學識淵博。博藏群書,聞見日廣。喜作筆記小說,題材廣泛,文筆暢達。精于書法,其小楷、行書,筆意勁秀。因居于福州黃巷,建一藏書樓名“黃樓”,藏書數(shù)萬卷。藏書印曰“芷林珍藏”。所藏書主要用于著述、創(chuàng)作。著有《楹聯(lián)叢話》,共十二卷,分別為故事,應制、廟祀、廨宇、勝跡、格言、佳話、挽詞、集句集字、雜綴、諧語等,收入聯(lián)話600余則。在廣西巡撫兼署學政任上時,梁章鉅花兩年公余時間完成了這部巨著;此后,遠近有相同興趣的朋友先后寄來不少對聯(lián)佳作,遂又著手編撰《楹聯(lián)續(xù)話》。此書一出,各省紛紛翻刻出版。梁章鉅本想把《續(xù)話》之后收集的聯(lián)話附到筆記《浪跡叢談》里去,做個交代,不再編聯(lián)話了。但在友人的鼓勵支持下,他又收集資料,編出了《楹聯(lián)三話》。這時他已73歲了,還想繼續(xù)出《四話》、《五話》。但兩年后,這位楹聯(lián)大師就逝世了。他的兒子梁恭辰曾隨父游學二十年,官至溫州知府,后繼承父業(yè),編撰了《楹聯(lián)四話》和《巧對續(xù)錄》?!堕郝?lián)叢話全編》是梁章鉅父子所作全部聯(lián)話的合集。階由,門徑,路徑,階梯。

(17)及至世逢板蕩,允賴邦有棟梁。

及至,更段發(fā)語詞,等到,到了。板蕩,《板》、《蕩》本是《詩經(jīng)·大雅》中的詩篇,譏刺周厲王無道而導致國家敗壞、社會動亂。后因以指政局混亂或社會動蕩。允賴,依賴。

(18)我鄉(xiāng)邑之長樂,唯鄉(xiāng)賢之仁良?;蚩镂NV琊?,或濟生生之大常。

鄉(xiāng)邑,家鄉(xiāng)、故里。長樂,,長安久樂。鄉(xiāng)賢,鄉(xiāng)里德行高尚的人。或,虛詞,表示列舉??铮m正、匡正、拯救。危危,重重危險,極其危險。社稷,古代帝王、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社,土神;稷,谷神。亦用作國家的代稱。濟,拯救,救濟,幫助,救助。生生,孳生不絕,繁衍不已,世世代代,猶眾生。大常,本性,常道。此處指生命。

(19)陳振龍引金薯解餒饑,功比禹稷神農(nóng)教稼穡; 

陳振龍引金薯解餒饑,陳振龍(約1543年—1619年),男,漢族,福建省福州府長樂縣(今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qū))青橋村人,自幼吟讀詩書,年未二十即中秀才,后厭倦科舉,棄儒經(jīng)商,移家于閩縣南臺達道鋪(今福州市倉山區(qū)),并隨眾商人赴呂宋(今菲律賓)經(jīng)商。振龍見當?shù)胤N有朱薯,耐旱易活,生熟都可食,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便不顧西班牙政府不許朱薯出口的禁令將薯藤絞入吸水繩中,渡海帶回福州培植。清陳世元《金薯傳習錄》中援引《采錄閩侯合志》:“按番薯種出海外呂宋。明萬歷年間閩人陳振龍貿(mào)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種之法入中國。值閩中旱饑。振龍子經(jīng)綸白于巡撫金學曾令試為種時,大有收獲,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磽確之地遍行栽播。”金在陳經(jīng)綸所獻《種薯傳授法則》基礎上,寫成中國第一部薯類專著《海外新傳》。閩人感念金學曾之功,將朱薯改名金薯,又因來自“番國”,俗稱番薯。并在福州、福清等地建報功祠,專祀金學曾和陳振龍。陳振龍五世孫陳世元又撰《金薯傳習錄》傳世。清代,金薯種植推廣到全國各地。道光年間,福州人何則賢在烏石山建“先薯亭”以為紀念。郭沫若先生曾贊陳振龍“此功勛當?shù)帽壬褶r(nóng)”。禹稷,指夏禹與后稷 。 夏禹、后稷受堯、舜命,整治山川,教民耕種,稱為賢臣。神農(nóng),傳說中的太古帝王名。始教民為耒耜,務農(nóng)業(yè),故稱“神農(nóng)氏”。又傳他曾嘗百草,發(fā)現(xiàn)藥材,教人治病。也稱“炎帝”,謂以火德王。稼穡,耕種和收獲。泛指農(nóng)業(yè)勞動。

(20)陳文龍據(jù)孤城死故國,敕封水部尚書鎮(zhèn)海洋。

陳文龍據(jù)孤城死故國,敕封水部尚書鎮(zhèn)海洋。陳文龍(1232年-1276年),抗元名將,民族英雄。初名子龍,宋度宗為之改名文龍,賜字君賁,字剛中,號如心,祖籍興化。 陳俊卿五世從孫。后承嗣長樂后山(今阜山),少小入學于阜山明教堂。宋寶佑四年(1256年),入太學。咸淳四年(1268年)戊辰科狀元。先后任職崇政殿說書、秘書省校書郎、監(jiān)察御史等,后得罪權貴賈似道,謫回長樂,陳文龍在長樂倡修陳塘港,造福長樂鄉(xiāng)梓。德佑二年(1276年)蒙古兵攻陷臨安,俘虜恭帝及謝、全兩太后并宗室官吏北去。景炎元年(1276年)五月,陳文龍被逃到福建的南宋小朝廷重新任命為參知政事、樞密院使。元兵攻入廣東、福建時,陳文龍先后被加任閩廣宣撫使、知興化軍等職,苦撐殘局。未幾,元軍入閩,長驅(qū)直下,端宗由海路南逃泉州,再轉廣東潮州。陳文龍奉命退守興化軍(今莆田),“毀家紓難”,募兵頑強抗擊。他在興化城頭高樹“身為宋臣”“死為宋鬼”兩面大旗,激勵士氣,屢創(chuàng)強敵,堅守孤城數(shù)月。十二月二十五日,興化城破,陳文龍自殺不成被抓。雖然元軍再三逼迫,他最終也沒有屈服。元皇帝忽必烈聞知陳文龍忠貞不屈,下令將他押往大都,準備親自勸降北上。陳文龍自興化兵敗后一直絕食,羈押途中,于杭州西湖太學附近,拜謁岳飛廟,當晚吞香灰自盡,殉國時年46歲,葬在西湖北山葛嶺南坡智果寺附近。宋端宗詔贈陳文龍為太師,謚忠肅,賜廟號“昭忠”。明初,朝廷下令訪求民間應祀神祇,“凡有功國家及惠愛在民者,著于祀典,令有司歲時致祭。”在上報的名單中,朱元璋特別重視南宋隆名并峙的兩狀元文天祥和陳文龍。于是,在福建境內(nèi)建有“歷代奉旨祀典”陳廟十余座,永樂六年(1409年),朝廷封陳文龍為“水部尚書”,能保佑航運、漁民,加封“水部尚書、鎮(zhèn)海王”;清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皇帝加封陳文龍為鎮(zhèn)海王。明清時期,每三年科舉后,歷朝皇帝都委派新科狀元率冊封團赴琉球(今沖繩)、臺灣冊封當?shù)毓賳T。冊封團在海上行船為祈求平安,將陳文龍立于船中祭拜。由此,就有了“官船拜陳文龍、民船拜媽祖”之說。閩臺及東南亞等地,都將陳文龍比作“海上保護神”。福州人稱文龍為“尚書公”。

(21)古號吳航者,世傳吳王夫差嘗開疆至此,三國孫吳造船更為經(jīng)略。

《閩中記》有“吳王夫差乘船略地至此”的記載,《八閩通志》也有“吳王夫差造艦于此” 的記載,《閩書》和《方輿紀要》也分別記載有“吳王濞造艦于此”“吳越兵入泊舟于此”。三國時孫吳于福州置典船校尉時,故長樂舊時別稱吳航。

(22)江海交融,云天澄廓。望浩洋而涵良港,港曰太平; 

江海交融,長樂地處閩江入??谀习?。澄廓,清明遼闊。港曰太平,長樂是有史記載以來,中國最早的造船地點,它的前身原名吳航頭,與春秋吳王、三國吳主在此造戰(zhàn)艦有著深厚的歷史意義,也因此而得名,別名河陽港,曾是鄭和駐泊舟師、伺風開洋的錨地。“明永樂間,太監(jiān)鄭和通西洋,造巨舶于此,奏改太平港。

(23)出水手而造福船,民風開拓。

出水手而造福船, 鄭和舟師七下西洋,每次都在長樂太平港駐泊,休整補給、招募水手、伺風開洋,所以,長樂成為了“水手之鄉(xiāng)”和造船基地。鄭和下西洋時所乘坐的“寶船”,因在福建建造,謂之“福船”。

(24)昔鄭和出航柔遠,十洋赫喧;候風開洋,七次駐泊。

柔遠,安撫遠人或遠方邦國。十洋,唐上元元年(760年),長樂縣治自古槐遷吳航,在縣治前的沖積平原(當?shù)厝朔Q為“洋”)上填土,營建“五第”、“十八里”等,十洋街始成。

(25)赍中土之物產(chǎn),以遺遠人;交海外之遐藩,而亙長樂。

赍中土之物產(chǎn),以遺遠人;交海外之遐藩,而亙長樂。民國二十五年,時任長樂縣長的孫中山女婿王伯秋言及鄭和下西洋事:“舟師于此集合,船舶于此修造。其未發(fā)也,必赍中土之產(chǎn)物,以遺遠人。其既歸也,必攜海外之珍寶,以獻邦國。其影響長樂經(jīng)濟、實業(yè)、文化,與夫遠大也。” 赍,持遺也。拿東西送人。亙,通也。窮盡。

(26)稽夫長樂之民生,自來開拓以奮志。

稽夫,句首發(fā)語詞,提引后文,有推究之意?;?,考核,核查。自來,由來,歷來。

(27)憶昔改開之初,百業(yè)同契。

改開之初,“改革開放之初”之略語。

(28)起于草根,衍于國際。

起于草根,衍于國際。20世紀80年代,長樂崛起了一批以紡織業(yè)為主的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被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譽為“草根工業(yè)”。

(29)乃今鋼鐵紡織,稱雄其市。

鋼鐵紡織,是目前長樂的主要支柱產(chǎn)業(yè)。在其領域,長樂商幫,可謂稱雄。乃今,而今,方今,如今。

(30)國際機場,巨手擎啟。

國際機場,巨手擎啟。1990年,習近平到福州市工作后,認為福州空港交通問題影響對外開放,外商外資進不來,國內(nèi)物資出不去,人員往來不方便。他下決心解決機場問題,于1991年初提出建設福州現(xiàn)代化大型機場的思路。1991年8月,福州市正式提出由地方籌資建設新機場的立項報告,得到國家民航局和國家計委的支持,于1992年6月3日獲得批準。1997年6月23日,長樂國際機場正式通航。按照習近平的要求,機場設計規(guī)模為年吞吐量650萬人次,參照新加坡樟宜現(xiàn)代化機場的設備,保證機場使用20年不落后,并留下比較充分的發(fā)展空間。(《習近平在福州》采訪實錄)

(31)數(shù)字峰會,濱海福祉。

2018年,首屆數(shù)字中國建設峰會召開并落戶長樂濱海。

(32)唯邑黨之相扶,猶華僑之共濟。

邑黨,鄉(xiāng)黨。

(33)捭闔九域,卓偉行矣而誰何;踔厲四時,吾儕勉旃且猶未。

捭闔,猶開合。九域,猶九州。誰何,誰人能言何。指無人企及。吾儕,我輩。勉旃,旃,之、焉二字的合讀。此為奮發(fā)有為于斯,且猶未,尚且未及。

(34)樂矣哉!樂土烝烝,昊天皇皇。

烝烝,美盛貌,興盛貌。昊天,蒼天?;驶?,昭著貌,光明貌。

(35)逢良朝之穆穆兮,沐盛世之陽陽。

穆穆,肅然恭敬貌。陽陽,壯健貌。

(36)志軒達以從容兮,頌長樂之未央。

軒達,猶言飛黃騰達。未央,未盡;無已。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2025年平潭新春年貨嘉年華啟幕:以舊換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