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年前,泥橇作為戚繼光的“抗倭神器”,助戚家軍殲滅倭寇;如今,泥橇作為連江漁民的“海上自行車”,助漁民討小海。記者9日獲悉,連江今年有望重啟泥橇速滑比賽,向全國游客展示省級非遺魅力。
泥橇成為漁民的“海上自行車”。
戚繼光“抗倭神器”
據(jù)了解,泥橇的制作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妒酚?middot;夏本紀(jì)》記載:“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撬,山行乘輦。”
日前,記者來到連江縣馬鼻鎮(zhèn)玉井村沿海灘涂。落潮時分,漁民們頭戴斗笠、挽起褲腳,帶上鋤頭等工具,駕駛著泥橇,滑行在廣闊的灘涂上,收獲貝類、蟹類等海產(chǎn)品。
記者看到,泥橇是一塊前端翹起、形似雪橇的木板,中間有扶手,長約2米,寬約20厘米,高約55厘米,比普通自行車稍長。泥橇也被當(dāng)?shù)貪O民稱為“海上自行車”,在灘涂滑行的時速可達20公里。
據(jù)記載,明朝嘉靖年間(1563年),倭寇占據(jù)了馬鼻海域中的一個小島。退潮時,小島四周都是灘涂,不好行走。連江抗倭名將陳第獻上“平倭策”,提議采用泥橇戰(zhàn)術(shù)。當(dāng)年4月,戚家軍乘坐泥橇在灘涂上痛擊倭寇,大獲全勝。
泥橇比賽有望重啟
如今,泥橇還融入了娛樂、健身、競技等元素,其制作技藝成了省級非遺項目。今年87歲的陳承桂,是灘涂泥橇制作技藝的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有50多年經(jīng)驗。
他說,制作泥橇有嚴(yán)謹(jǐn)?shù)墓ば?,要用?shù)十種工具。泥橇底部的木板要選用一定弧度的杉木,上翹的部分要用墨斗和專門的模具畫線,再用鋸子、刨子等“挖”出來。泥橇的連接處采用傳統(tǒng)的榫卯結(jié)構(gòu),用竹釘固定,不用鐵釘或膠水(容易被海水腐蝕),這樣做出來的泥橇可用10年之久。而且,泥橇有特殊的滑行技巧,初學(xué)者容易摔倒,連蹦床奧運冠軍何雯娜在體驗時也沒站穩(wěn)。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年輕一代已認(rèn)不得泥橇。制作泥橇費時費力,會這門手藝的人也越來越少。
陳承桂已是滿頭白發(fā),掌心留有多處被刨傷的痕跡,但仍在堅守老手藝。在他眼里,泥橇不僅是吃飯的手藝,也是鄉(xiāng)愁記憶的一部分。
從小看著父親制作泥橇的陳可琳,被父親的堅持所感染,堅定地接過了接力棒。“雖然收益有限,但我要把這項手藝傳承下去。”陳可琳說。
“早在1990年,央視便播出了連江的泥橇速滑比賽,讓全國人民一睹風(fēng)采。我們計劃今年重啟泥橇速滑比賽,讓更多人了解這個非遺項目。”玉井村黨支部書記陳本照說。(記者 鄭瑞洋 通訊員 陳成志/文 連江融媒體供圖)
責(zé)任編輯:趙睿
- “乾動2號”深遠(yuǎn)海養(yǎng)殖平臺下水 可年產(chǎn)高品質(zhì)大黃魚200噸2023-04-10
- 福州最美茶山:連江長龍萬畝茶園迎來采摘季2023-04-06
- 福建連江:“茶旅融合”促振興2023-03-30
- 連江打造全國漁業(yè)一二三產(chǎn)業(yè)融合發(fā)展樣板2023-03-27
- 連江:鳳引青年才俊 共謀發(fā)展新篇2023-03-18
- 福州連江:海帶“變形記”漁村“致富經(jīng)”2023-03-16
- 福建連江:6億粒綠盤鮑魚苗迎來“開學(xué)季”2023-03-15
- 連江20億粒鮑魚苗種陸續(xù)入海2023-03-14
- 連江培育2100畝“碳中和林” 可幫6300人實現(xiàn)“零排放”2023-03-10
- 連江5.5萬名志愿者將開展7大項服務(wù)2023-03-0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閩清縣智慧人才服務(wù)平臺本月上線: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 2023-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