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運營期間,一些小朋友化身小志愿者,幫忙整理書籍。
海峽網8月15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文 受訪者供圖)“最好的兒童節(jié)禮物,不是糖果、玩偶,而是讓鄉(xiāng)村的孩子能打開了解世界的一扇窗,用一本書換一道光。”
13日,泉州南安康美鎮(zhèn)赤嶺村,有了村里乃至鎮(zhèn)上的第一所圖書館——赤嶺公益圖書館。圖書館建設的發(fā)起人,是福州大學心理系副教授蘇文亮。他通過眾籌的方式,招募百人月捐50元,在兩三個月內就把圖書館建起來。
10多年前就萌生建設圖書館念頭
這所圖書館位于赤嶺村一棟民房的二樓,面積140多平方米,內設幼兒閱讀區(qū)、成人閱讀區(qū)、青少年閱讀區(qū),還設立一個多功能活動室。目前,圖書館里已有圖書3400多本。
蘇文亮出生于1982年,是赤嶺村人,在福州大學教書。10多年前,還在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讀博士的他,就萌生在家鄉(xiāng)建一個公益圖書館的想法。因為,在他的記憶里,家鄉(xiāng)沒有任何一間書店,更沒有圖書館,每次回老家,總會看到孩子們課余無處可去,很多孩子沉迷于電子產品,令人痛心。但那時他還是學生,要想建一所圖書館很難很難,所以這念頭就暫時被擱置。
在后來的10多年里,他的幾個好友也幫他記著這事,時常給他發(fā)一些關于民間圖書館的信息。“也是朋友們的這種惦記,反復提醒著我不能食言。”蘇文亮說。
不想再等迎難而上 六一節(jié)發(fā)起眾籌
2017年~2018年,作為訪問學者,蘇文亮在美國耶魯大學待了一年。在那里,他看到當?shù)睾⒆拥搅酥苣┒紩D書館?;貒?,他就著手建館籌備工作。“無論多么困難,都要去試一試。”蘇文亮對記者說起他當時的想法。
今年4月起,蘇文亮就和另外兩名志同道合者將想法付諸行動。他們一起調研,思考運營方案,回家鄉(xiāng)選址、規(guī)劃。
蘇文亮算了一筆賬,公益圖書館的建設成本需要8.5萬元,后期每年運營成本需要5萬元,包括館長的工資、水電費以及圖書和活動材料費用等。怎樣才能湊到這筆錢,除了自掏2萬元之外,他選擇在六一兒童節(jié)這天在微信朋友圈發(fā)起眾籌,沒想到,短短十幾天的時間,就籌到6萬多元。
在建設圖書館的過程中,蘇文亮也聽到了一些非議。有人直言“想法很好,但是太天真”,有人說“農村不適合圖書館”,還有人擔心圖書館運營不下去。
而蘇文亮堅信自己的選擇。他在村里租了一處毛坯民房,趁著暑假開始設計裝修,在福泉兩地來回奔波。
蘇文亮的許多朋友、同學、同事,為了支持他送來了不少書籍。還有許多福州、澳門、北京、泉州等地的陌生人快遞來了圖書。
讓蘇文亮印象最深的是從山西臨汾快遞到村里的105本圖書。這些書是臨汾三中老師馬菁晨在網絡上得知他的故事后,號召同學們捐出的舊書。每一本書中,都寫著捐贈者的寄語。
小伙主動應聘館長 采取月捐方式運營
在蘇文亮的設計里,圖書館不僅有閱讀的功能,更是青少年文化活動和親子教育活動的平臺。由于他在福州教書,所以必須找一個愿意奉獻、有熱情的館長。
7月,讓他最頭疼的館長人選問題也解決了。畢業(yè)于長沙民政學院的康美鎮(zhèn)29歲小伙子蘇佳斌主動應聘,成為第一任館長。
目前,在圖書館里,孩子們除了可以閱讀、做作業(yè)之外,周末時還能享受電影之夜。“我們還會邀請大學生志愿者給孩子們講故事,教他們做手工、繪畫,并邀請一些老師、專家給家長們作主題講座。”蘇文亮說。
記者了解到,13日正式開館當天,圖書館就迎來了200人次的閱讀者。
讓蘇文亮開心的是,越來越多的志愿者投入到建設圖書館的公益活動中,連一些孩子也當起小志愿者,幫忙整理圖書。
圖書館是免費對外開放的,自身沒有造血能力,為此蘇文亮探索了一個模式——采取月捐的形式維持運營,除了建設之初接受一次性捐款外,他還招募100名以上愿意每月定期捐贈50元的愛心伙伴。每月5000元,基本夠支持館長的工資和圖書館日常運轉費用。
“我曾以為自己的想法太大膽,以為自己勢單力薄,沒想到真的成功了!”蘇文亮說,截至目前,月捐群人數(shù)已達100多人,上月進行月捐的人數(shù)有84人。
如果你想捐贈圖書給這所鄉(xiāng)村公益圖書館,如果你想成為月捐的愛心人士,可以關注公眾號“赤嶺圖書”,里面有支持他們的方式。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永泰“學霸村”廢棄水電站改建成公益圖書館2018-08-29
- 各界合力建起公益圖書館 成永泰嵩口“網紅”打卡地2018-08-08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