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帶領地鐵人創(chuàng)造建設奇跡
福州日報記者 李白蕾/文 鄒家驊/攝
13日上午9點,地鐵4號線池邊站至化工路站區(qū)間項目部,地下22米深狹小的盾構機控制室里,福州地鐵集團副總工程師張華正在了解掘進情況(如圖)。雖然此時盾構機還未開工,但不通風的地下空間已是熱浪滾滾。
“我們的攻關小組就長期駐扎在這里,把攻關力量搬到盾構機前沿,從1號線到2號線一路都是這樣走來的。”張華說。
帶領福州地鐵人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地鐵建設的奇跡,今年“五一”前夕,張華被市總工會評為2019“十大福州工匠”。
攻克過江跨橋掘進難關
張華2002年進入地鐵行業(yè),參與過廣州、深圳、南京、杭州、大連、西安、成都等地的地鐵建設,是國內(nèi)最早一批盾構施工技術人員。說起福州地鐵建設之難,走南闖北的張華很有發(fā)言權。
“穿江,穿山,軟硬地層全覆蓋,江底隧道還是砂質(zhì)土層,真是國內(nèi)罕見。”張華說,地鐵1號線達道至上藤站區(qū)間要穿越閩江,盾構機在江面以下44米,這中間是強透水砂層,稍有不慎江水就可能滲透到地下施工點,風險非常高。而這種問題在此前國內(nèi)任何一個城市的地鐵施工中都從未遇到,無任何經(jīng)驗可借鑒。
“我們請國內(nèi)專家來開會研討70多次,所有上會方案都是我?guī)ьI6人團隊編制的,要將技術安全管控、應急預案、設備適應性等方方面面問題都考慮進來,那段1.7公里長的隧道用了20個月才完工。”地鐵集團安全質(zhì)量監(jiān)察部盾構中心主管丁國盛說。
在地鐵2號線施工中,福州地鐵人又遇到了巨大困難,最后利用“冷凍法”成功攻克,還申請了6項國家專利,并申報省科技進步獎。
“本來正常地鐵左右線距離在7米左右,但為了避讓延伸到地鐵區(qū)間的五里亭高架橋橋墩,必須把兩線距離拓寬至66米,堪稱‘史上最長地鐵區(qū)間聯(lián)絡通道’。”張華告訴記者。
這么長的通道,這么大面積的施工,如何防止地面土層坍塌?利用鹽水將地層凍結起來,然后在被凍住的區(qū)間人工開挖。“這個大膽設想從構想到實施用了近一年時間,至少請專家論證了二三十次。”張華介紹。
僅用3天 安全掘過疊加風險區(qū)
今年4月底,地鐵2號線正式開通試運營,市民體驗到了換乘時代的便利。在換乘站南門兜站施工時,福州地鐵人面臨著1號線在運營,2號線在開掘的困難,而兩條線的隧道最近距離僅1.9米,交叉地層又是淤泥質(zhì)土。如何確保安全,成為負責地鐵區(qū)間安全施工的張華遇到的新考驗。
盾構中心主管程林飛介紹,張華擔任總指揮,組建了專項攻關小組。1號線通過疊加風險區(qū)時適當降速,同時布設完備的通信設備,實現(xiàn)運營和施工人員實時對講。“最關鍵的那幾天,張總帶著我們沒日沒夜扎在現(xiàn)場,最終僅用3天就安全掘過疊加風險區(qū)。”程林飛說。
開啟盾構掘進新時代
作為市政府引進的地鐵建設專家,張華不僅帶領團隊攻克了一個個難關,還開啟了盾構掘進新時代。
地鐵4號線開挖現(xiàn)場內(nèi),直徑6.48米的雙模盾構機,就是張華倡導,由福州地鐵與中鐵裝備、中交集團共同研發(fā)的新設備,為國內(nèi)首創(chuàng)。據(jù)介紹,以前的盾構機都是土壓式或硬巖式單模式的,這臺機器兼具上述兩種模式,效率更高,安全性能更有保障。
記者了解到,張華還在國內(nèi)首次嘗試將原先只用于搶險的衡盾泥新材料應用到盾構區(qū)間施工氣壓作業(yè)。這種工法現(xiàn)已被同行普遍使用。
面對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科學技術特等獎、中國建筑學會科技進步三等獎、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紛至沓來的榮譽,張華表示,有幸參與福州地鐵建設,一條條線路相繼開通就是他最大的欣慰。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地鐵接駁7號專線公交6月3日開通 上街居民有福了2019-05-28
- “好孕媽媽關愛行動”公益活動在福州地鐵啟動2019-05-22
- 福州地鐵假日出行量大 市民乘車“有禮”2019-05-03
- “脫單”首日 福州地鐵客流突破30萬2019-04-28
- 福州地鐵2號線購票、列車時刻表、快速出站指南盡在掌握!2019-04-26
- 兒童繪本漂流進福州8個地鐵站 活動時間截至5月19日2019-04-25
- 26日起福州地鐵這樣換乘 乘客不需要進出站檢票2019-04-25
- 好消息!福州地鐵接駁3號、4號專線公交本月21日開通2019-04-16
- 福州地鐵接駁車獨家體驗!怎么乘坐 線路如何 票價貴嗎?答案都有了2019-04-15
- 福州兩條地鐵接駁公交專線11日開通 本月下旬再開通兩條2019-04-1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閩江師專繁星民樂團舉行專場音樂會2019-06-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